如果你时常感到休息不好,想知道如何克服睡眠障碍,获得高效地休息。
如果你总是没时间运动,想知道如何养成每日运动的好习惯。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适合那些运动方式,想知道最简单、最实用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每周运动多长时间是科学健康的,想对运动和休息有更多了解,那么赶紧往下读。
精确休息法
睡眠一.短休息攻略
要有定时的短休息,也就是所谓的“break”,有研究说最佳间隔时间是每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也就是52+17。对我们而言,差不多是工作不到一小时,就休息是十来分钟。对于我们现在考研来说,学习两到三个小时,可以休息十来分钟。
休息的时候就不要想工作和学习的事情了,有一本书叫《科学休息法》,其中最关键的研究结果就是凡是看电影、看书、玩手机这种消耗精力的活动都不叫休息,它们只会让你更累。
休息的时间,建议走到室外动起来,最好找个有树的地方,接近大自然。对于经常呆在空调屋里的我们来说,更加需要这种调节。如果选择在室内,可以通过窗户眺望远方,或者把这个短休息用于社交,找人随便聊聊天比独自一个人休息的效果好。
这种break应该在一天的工作中随时进行。而到了下午,特别是2点55分这个最困的时候(这是大数据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而言,可能一点到两点是最困的时候),你也许需要小睡一会了。
小睡的关键是一定不能超过25分钟。万维钢老师讲过一本书《巅峰体验》,书中说一般的睡眠是有惯性的,睡着了不愿意醒,整个昏昏沉是沉的时间很长——但是20分钟之内的小睡就没有惯性。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下面这张图表示
好好学习的两大法宝—精确休息法和碎片化运动这张图的横坐标是从睡醒开始的时间,纵坐标是认知能力相对于睡觉之前的变化。两条虚线分别代表1小时以内和超过一小时的睡眠,我们看到醒来以后认知能力是先下降,等过一段时间,睡眠的好处才体现出来,这显然就太影响学习和工作了。
而图中的实线代表20分钟的小睡——小睡没有睡眠惯性,醒过来马上就特别精神。所以平时建议设定25分钟定时,你用5分钟睡着,然后正好睡20分钟起来。
研究表明,小睡20分钟,大概能带来3个小时的清醒时间。
当晚上来临二.关于晚上的睡眠
分享张遇升老师的几条方法:
1.睡多久合适?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基于很多专家的共识,推荐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至9个小时。对考研党而言,晚上七个小时,中午半个小时足够了。
2.遇到睡眠障碍怎么办?
四条经验分享给大家:
(1)没事别上床,就是说建立上床和睡觉之间的条件反射。平时除了睡觉,其他活动最好不在床上,包括像看电视、看视频、玩手机,不让我们在床上玩手机,这实在太难了,可是做到之后,效果会非常显著。你要刻意训练自己,如果干这些事情,就到沙发上或者到椅子上坐着,你上床就是为了睡觉。
如果你躺着床上20分钟,还是没有睡着,就起身离开卧室,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些比较难懂的书。
另外设置闹钟,在每天早上同一时间叫醒自己,包括周末。醒了之后也不要懒床,一定要起来。因为懒床并不能让身体得到休息,反而会破坏身体休息的节奏。
(2)户外多运动。白天日照下的运动,能够显地提高睡眠质量,因为日照能够刺激我们的视神经,进一步作用于松果体。松果体是位于我们人的间脑和丘脑的一个豆状体,会合成和分泌很多的褪黑色素。褪黑色素是帮助我们睡眠的激素。
(3)睡前做准备。上床一小时前,要创造适合入睡的环境和心情。
比如让屋子保持黑暗的状态。因为黑暗能够刺激下丘脑分泌褪黑色素,引发睡意。睡前一小时,也不要对着手机、电脑看,因为它们发的光会降低褪黑色素的分泌,扰乱我们的生物钟。
(4) 小心酒和鼾。科学研究发现,酒精的确能让人快速地进入浅睡眠,但是它会扰乱人的深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还有就是对于晚上打鼾严重的人,尤其是打鼾过程鼾声停顿比较长的时间,如果超过五秒钟,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
运动那些事
大爱梅西1.为什么要运动?
我们都知道经常运动会让人精力充沛,身体更健康。我们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看看运动带给我们更直接的好处。
首先,人在运动的时候,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都大量的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身体分泌大量的激素,比如肾上腺激素和生长激素。我们每天用脑时间有9个多小时,刚好运动能够给大脑提供充分的氧气和养料,促进新陈代谢。
2.合适的运动量到底是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给出的推荐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就是每天如果半小时的话,每周要五天。
如果要达到最优的健康的效果,需要300分钟,也就是每天一个小时,每周五天。
3.为什么人本性是懒的?运动这么难坚持?
从基因进化的角度来看,那些热爱运动的人早已经被自然选择淘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衣食无忧,可回顾历史你会发现,人进化了一百万年,有99.9万年都是吃不饱的,而且我们每天必须出去打猎或者采集,才能填饱肚子。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天性通过自然选择,就要尽可能地多吃,吃高热量的,多消化、多储存,以防备将来的物资匮乏。而且在安静的时候要多休息,减少热量的消耗。这样才能增大我们活下去的概率。
所以我们的祖先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这种好吃懒动的基因。从这个角度看,当你犯懒不想运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责备自己哦。
relax4.怎样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1)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其实,运动和读书一样,书籍有千万种,总有你喜欢的哪一类题材。同样,运动项目也有几百种,不依赖任何器械的,至少也有几十种。花一些时间找到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运动,绝对是一项值得的投资。
目前在考研阶段,最简单且效果最好的可能是跑步,我个人比较喜欢球类的运动,每天会对着足球场旁边的台阶打网球,30分钟下来,畅快淋漓。一天的疲惫瞬间全无,再也不用担心久坐对身体不好了。
(2)设立明确目标,建立反馈机制
每天给自己设置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且有具体时间的运动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置目标的SMART原则,感兴趣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成长就是背叛》,详细解读SMART原则。
建立正反馈,游戏行业把这招玩的淋漓尽致,效果大家都有亲身感受吧,应用到我们的习惯养成上,就是一定要给自己快速的反馈。
比如宿舍放一台体重秤,每天称一下体重,看体重是否达标。有行为科学的研究发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你更容易减肥。
我自己常用的是记录运动时间和运动群每天打卡,达标给自己各种小奖励,比如每周一部电影,每餐加一个菜,其实对我而言,保持高效的精力就是最好的反馈,也是让我持续坚持的动力。
(3)碎片化运动
如果你工作特别忙,或者最近学习压力特别大,抽不出整段时间运动,我推荐你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也叫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T。
有研究表明,哪怕每天做一分钟的高强度自行车的间歇训练,每周坚持3天,一个月12次,也能让人的血水平降低15%。想要进行这种高强度运动,你可以去各种APP上搜索“HIT”,然后选择一种去做就好了。
还有医学研究表明,三个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能让人的海马体增大、记忆力加强。所以只要你留心,每天其实有很多碎片时间锻炼。
那我自己为例,早上起床以后就会在床上做搓脸、梳头的练习,并且做几个简单的拉伸,走路去自习室,学习期间,站着和做着交替进行,两个小时休息十五分钟左右。这段时间我喜欢做冥想练习或者站起来找同学聊天。
5.关于健康科学的运动,你必须需要知道什么?
(1)关于韧带拉伸
说到韧带拉伸,我们首先会想到在单杠上压腿,这种方式叫静态拉伸,不建议运动前做。因为最新的研究证实,静态拉伸动作如果在你运动前做,不仅不能防止损伤,而且还会降低运动中的肌肉力量和反应度。
静态拉伸在运动之后做,才会有很好的效果。那么运动之前应该做什么呢?动态拉伸,动态拉伸不要求你保持一个拉伸动作静止不动,而是连续地做一些拉伸动作,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马上换下一个拉伸动作。
关于动态拉伸的具体方法,请看下图,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的《动态拉伸训练》这本书,有助于你了解该怎么做。
好好学习的两大法宝—精确休息法和碎片化运动 好好学习的两大法宝—精确休息法和碎片化运动(2)最简单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走路。
改善心肺功能要靠走路,控制你的体重要走路,提高大腿柔韧性走路也有帮助,练习肌肉耐力还是要靠走路。
关于走路的姿势,很多人可能会有外八字和内八字,这样的姿势走时间长会出现疲劳性损伤。正确的姿势就是,走每一步的时候你一定要留意你的每一步脚尖都是要向前的,肚脐的位置也一定要向前,然后加大步幅,加大摆臂的幅度。
关于心情和散步的关系,科学家得出一个精准的数字,走到10500步,愉悦心情的效果最好
以上是我最近学习、整理出来的笔记,亲测有用,分享几个我实践过的感受。
1.午休精确休息25分钟,当我看完去实践了几次之后,宝宝惊呆了,效果和我平时睡1个小时是一样的。那一刻我几乎是崩溃的,扳起手指计算睡觉浪费的时间,再想想这些时间可以写几百篇文章、读几百本书,顿时想哭。
之前总以为多睡,自然精力旺盛,殊不知科学的休息不仅效果更好,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无知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2.每日运动半小时,每周运动五次,每次运动后做拉伸,每天早上一杯温开水。坚持了一个月,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是最近一年最好的,这个习惯要陪伴我一辈了,希望和大家一起哦。
3.冥想,很早就知道冥想的好处,一直没坚持下来,最近尝试下午休息的时候冥想10分钟,刻意锻炼自己掌控注意力的能力,等我坚持1一个月,给大家反馈。
4.关于晚上睡觉,自己一直有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大脑总是很兴奋,导致入眠时间过长,第二天状态不好。学习了张遇升老师的方法之后,我把床边的书全部拿到书桌上,上床之前手机放下面,上床之后只有一件事——睡觉。
读书的意义是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行动,愿考研路上,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好学习的两大法宝—精确休息法和碎片化运动文章引用:万维刚的精英日课、丹尼尔.平克《见机》、张遇升《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张展辉《有效管理你的健康》、《新科学家》、《聪明的运动指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