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是生命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这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这里的“本”是“根本”的意思,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指“肾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之本”,二是指“先天之本”。肾与人体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肾与人的生长发育:
中医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到老年,实际上就是一个肾的精气由盛到衰的过程。自古以来,长寿的秘诀基本上就是从肾的角度出发的,“肾是长寿的基础”。
2、肾和呼吸:
大家都知道,呼吸靠肺,其实呼吸还要靠肾,因为呼出的气是靠肺,而呼入气除了靠肺,还要靠肾。“肾主纳气”是中医理论,假如一个人肾虚了,不能纳气入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西医称“呼气延长”,因此中医治疗肺心病和呼吸道疾病,除了治肺,同时采取补肾的方法。
3、肾与消化功能:
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脾、胃、肾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如果肾虚了,脾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弱。比如有人肠胃不好经常腹泻,长期服用抗生素,但是一直疗效不好或者不能根治,而用补肾的中药调理,疗效显著。
4、肾与人体水代谢:
当肾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出现水肿。所以一般糖尿病、前列腺炎等,中医都会从补肾入手。
5、肾与生殖功能:
肾与生殖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性的成熟衰退直接受肾的影响,一些不孕不育的中医治疗都会有补肾的方法。
6、肾与人体各部分:
肾负责人体的体力与智力,一个人肾气充足,他的体力就好、智力也强。中医临床补肾,肾补好了往往反映一组症状的改善,这也证明了肾脏的重要性。
衰老是身体功能衰退的表现,肾与长寿、衰老的关系非常密切,衰老以肾亏损为主,因此补肾法是延缓衰老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胃是人体营养之源: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如果脾胃功能减弱,那么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1、吃好三餐:
定量、定食进餐,是保护消化功能的最好调养方法,也是饮食养生的原则。人体的气血运行随昼夜而变化。
(1)、早餐要吃好:经过一夜睡眠,精神最旺盛,一天的活动就要开始,而肠胃空了,早餐让身体得到营养的及时补充,早餐的质量要求就高一些,便于身体吸收营养,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以干、稀搭配为宜,不仅要营养丰富,而且要感觉舒服。
(2)、午餐要吃好:
午饭是承上启下的一餐,上午的活动结束,下午还要继续,上午能量消耗较大,要及时补充,所以数量要满足,同时不能过饱,否则会让肠胃负担过重,最终损害肠胃功能。
(3)、晚餐吃得少:晚餐过后不久就要睡眠,活动量少,因此不宜多吃而使饮食停滞,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
2、饮食要卫生:
饮食卫生是良好饮食习惯的一部分,历代医家把注意饮食卫生看作养生防病的重要内容。
(1)、宜新鲜:新鲜的食物可以带来很好的口感,而且更加利于消化吸收。食物的清洁、不腐非常重要。
(2)、宜熟食:食物变熟的过程也是清洁、消毒的过程,熟食更加安全、易消化。
3、注意饮食禁忌:
避免误食有毒食物,比如河豚鱼、发芽土豆等,误食危害健康,甚至危机生命。
4、饮食因人因时而异:
随四季变化调节饮食,是饮食养生原则之一,同时根据不同年龄、体质、个性、习惯等差异进行合理搭配,不能一概而论。
5、饭后保养:
(1)、饭后按摩:吃饭后,热手摩腹,自左向右或者自右向左,打圈20-30次,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肠胃消化功能,经常这样做,不仅对消化有益,对全身健康也非常有益。
(2)、饭后散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做一些缓和的活动,利于肠胃蠕动,增进消化吸收。
(3)、饭后漱口:饭后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引起龋齿、牙周病。
6、避免不良情绪:
中医养生认为:忧思伤脾,就是不良情绪会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不能消化而送达全身,就会损害健康。良好的情绪,才有良好的睡眠,才能睡得着,吃得香,身体状况才会好。
衰老是脏腑功能的一种退行性变化,是生命不可抗拒的现象,但是推迟衰老的到来是可以通过调理实现的。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脾胃虚弱、肾气虚衰、五脏不调等等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中占重要的地位,脾胃保养是抗老防衰的重要环节。
我是终身学习者张文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下一篇:《花本女人·抗衰老篇(五)——好睡眠抗衰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