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说去哪里都离不开关系,就像俗话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今天看到朋友分享的内容《怎样做一个精明的家长?》很受启发,标题也许看起来功利了一些,但是内容却很值得各位家长学习。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和照顾,因而许多人都会想要在家长群里多表现,于是,在“家长群”里频繁发言,迎合老师,在入学时发欢迎班主任的言语等。
其实多是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发了,我能不发吗?
但如果从班主任的角度考虑,本来入学时事情就非常多,除了要发通知时看手机,其他时候都忙事情呢,这时候不断的收到家长群叮叮叮的声音或震动,心理多半没有一点高兴,而是觉得有点烦。
人在忙碌的时候会很讨厌别人打电话和发信息。当然,这是自然反应,因为一个声音就会打断手中正在处理的事情,接完电话或看完信息再做回之前处理的事情会非常花时间,这种不同事物间的切换也非常消耗精力。
所以聪明的家长并不会在这个时候和别人一样去刷屏,而是在老师发了通知后询问一些细节,在收到回复后加老师为好友。
在群里的关系依然是陌生人,真正能够建立关系的还是私交,第一步就是加好友。老师回复你说明他目前有空,这时候加他,他看到过你的头像知道你是家长,会容易通过。
想要留下更好印象是发一个对自家孩子的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某某家长某某,以后麻烦您多费心了,我的孩子擅长哪些才艺,到什么水平,对什么过敏,身体有哪些问题等。
这样给老师透露的信息是让老师更了解你的孩子,以后有相关机会老师可以考虑孩子,提前知道孩子的问题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老师想要大家记住的有三点:1、我说的话一定要记得;2、孩子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先跟我沟通;3、一定别给我制造麻烦。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琐事老师并不会多关心,所以那些群里的恭维,群里的活跃分子未必就能够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也可能会相反。
如果对学校制度、教育等有什么疑问一定要私下用请教的语气问老师,别在家长群质问,这样会让老师的无法很好的回应你,态度软了,其他老师怎么想他,态度软中有硬,其他家长必定维护老师,群起而攻击你。
你想煽动家长们起义?对不起,那是造反,聪明的家长都不会笨到附和你,因为你们之间,说白了就是陌生人,而他们想要建立关系让孩子获得关注的是班主任。
其实说来说去核心内容就是换位思考。想要拥有好的人际关系都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是别人在说什么做什么,也不是一心想着我想要做什么,而是对方在想什么,对方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再给出相应的行动。
这一点工作中也一样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