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是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当我第一次被小孩子喊“阿姨”的时候,也可能是当我再也收不到爸爸单位和学校发的儿童节大礼包的时候,还可能是再也没听见有人问我“你读几年级呀?”的时候,不管是哪一种,我都发觉自己渐渐地越来越期盼儿童节。
就像很多同龄的大孩子一样,我们这样一群九零后男女青年,似乎变得喜欢在这样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到来之时,发信息向小伙伴们嬉闹着或者是在网上发文字嚷嚷着:“我才不要过情人节呢!我要过儿童节!谁不给我买儿童节礼物,我就再也不跟谁世界第一好!”
耳机里播放着SHE的《不想长大》 ,歌词和旋律早已烂熟于心,哪怕许久都没有点开听过——“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我就会失去他。我深爱的他深爱我的他,已经变得不像他。”
我们都不想长大,你也期盼可以永远像个孩子一样,过好多好多难忘的节日,收到好多好多漂亮的礼物,身边有好多好多朋友的陪伴,十分乐意将自己的果汁和糖果统统拿出来与对方分享,相信王子和公主最终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相信这个世界纯净无瑕没有尔虞我诈,相信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能够长长久久永不分离。
可你还能孩子多久呢?你终归是要长大的,这种“长大”并不只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是心里上的成长。你不但要身体强壮健康,更要同步更新升级自己的心智。你可以揣着二十多岁的身躯,一直以“宝宝”自称,但却不能再用孩子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他人和应付身边发生的事情。
在父母的眼里,无论你是一岁、十岁、二十岁还是更大,你也终究是他们心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父母总是像照顾你小时候那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咛、嘱咐和唠叨着:“你这孩子,一定要记得带钥匙,记得带雨伞,记得按时吃饭……”
明明知道你早就做的很好,也早就不是孩子了,但在父母的世界里,你也依旧是让他们操心的主儿,不求回报。你可以向他们发脾气和撒娇,并且这个期限是一辈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父母,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爱人的眼里,你也可以是孩子,连瓶盖都拧不开的那种。都说找老公就要找一个他把你当做女儿来宠爱的人,而不是让你成为他的第二个妈。走到哪里他都会主动紧紧牵着你,生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把你给弄丢了,像哈士奇一样撒手没。
坐公交车的时候,他既可以是你的人肉把手,也可以是你的人肉安全带。无论是换灯泡还是找路线,总是让你在旁边等着就好,陪你过儿童节,给你买儿童节礼物,带你去吃麦当劳儿童套餐,一起度过很多很多。他就像是superman,似乎没有不会的事情,就差没有为你写诗了。
然而,在公司、单位的上级和同事的眼里,你就是一个成年人,没有人会把你当成孩子来看待,你既不是公主也不是千金大小姐,自然也不容许你有那么多娇生惯养的“臭毛病”。“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的无奈,也不是空穴来风。不会有人迁就你的迟到和你的失误,更不会有人因为你完成不了任务,一个人加班忙到夜里而忧心忡忡。
职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说一就是一,你的孩子气可能会让你在同事看起来很幼稚,在领导眼里也不会留下好印象。“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走人”的职场定律,也并不像儿歌那样动听。
压力太大的时候,我会选择下班回去抱着小熊自言自语,或者同父母视频聊天吐槽一下,看着父亲抱着家里的龙猫娃娃和我天南地北地瞎聊天儿,就会感到舒心许多,元气满满,然后好好睡一觉,第二天继续上班。
【这里插一句:父亲现在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依旧是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人,就像是个老顽童。家里大大小小的我的玩具他都很喜欢,并且会和我一样愿意跟它们说话,把它们当做是有灵性的东西。
一直到现在,父亲每年都会送我儿童节礼物。时间长了,这个习惯也就成了家中的一项优良传统和保留曲目。不过,父亲也对我郑重其事地说过:“你结婚之后,礼物可就没有了哦!你自己考虑清楚哦!”哈!为了礼物,我也不能太早嫁人呢!】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故事,更没有理所当然,讲的是规矩、人脉和实力。那些美好的故事情节,就像是阳光下的泡沫,在现实生活的触及之下一碰就破。
一开始,你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也全然没有百毒不侵之功。你所拥有的全部装备,只是一副父母给予的健康身体、一个装载着从小到大一路下来各种知识储备的大脑、一套需要全方位培养学习的思想和不断修正完善的三观。
毕业后,你被推进社会这个大熔炉,在职场打拼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你试图历经磨砺,最终百炼成钢,摆脱稚嫩的孩子气,不断变幻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地位和人生定位。
这个过程很痛苦,令你很不情愿。它消耗着你的时间和精力,逼得你抱怨和不安,一个劲儿地想往父母的避风港里钻,想像小时候一样,躲在妈妈温暖的怀里,骑在爸爸宽厚的肩膀之上。然而你也知道不能这样,因为这个程序一旦启动便无法暂停,你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终于有一天,不想长大的你,变得游刃有余,从职场新人小白菜变成了职场资深老油条。面对任何事情,你不会再像个惊慌失措的孩子一样,只知道哭闹着大喊“这可怎么办啊!”,随后两眼一抹黑。而是身经百战之后,安慰自己“总会有办法的!”,波澜不惊有条不紊。
有得必有失,或许你也在这个磨砺的过程之中,变得不再有孩子时的天真和纯粹,大胆放肆的笑容少了,不自然的微笑多了,再也不会轻易地就能够说出小时候闹了矛盾,争执地面红耳赤之后,“我们和好吧!”这样的话。在一次次领教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那一套之后,你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戴上了越来越厚的面具。
那副面具,当然不是儿童节联欢会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假面玩具,摘下之后,大家哈哈大笑,无所顾忌,毫无保留,甚至是互相嫌弃一番,指着小伙伴的面具说:“你的猪八戒一点儿都不好看!我的是孙悟空的!我的最酷!”。
那副面具,是日积月累迎来送往的人情世故给你贴上的重重的假脸,并不是不管见着谁你都会主动愿意为他摘下的。或许,当你某一天愿意为某个人打开心门,勇敢地摘下它,对方忽然看见真实的你,说不定会被毫无保留的你给吓走了呢,“啊,没想到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也许潜意识里会觉得这个世界都是你的,大胆而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但当你脱去了这些幼稚的想法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其实真的很渺小。无论前一晚自己哭得多么泣不成声,多么歇斯底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可是等到了第二天,太阳仍然会照常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这座喧嚣的城市也依旧是车水马龙。
后来,你也明白了,就像地球不只绕着你一个人旋转一样,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就为你而停下脚步。感情也不像是小时候玩的丢手绢游戏,丢给谁了,谁就得追着你一直跑。当然,也并不是谁离开了谁,就不能继续好好地生活。这样一想,虽然有点无可奈何,但心里还是敞亮了许多,不会再迷恋狗血剧的玛丽苏情节,不再成天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知道了要顾及他人,努力变得成熟起来。
成人的世界太复杂,无情地把天真烂漫都没收。我们都不想长大,可你还能孩子多久呢?或许,只要有父母的爱,你就还是他们心目中最宝贝的孩子。又或许,只要有爱人的爱,你就还是他怀抱里最珍惜的孩子。
可抛开这些来思考,你终究是一个人格独立的成年人,一个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一个要为父母保驾护航的成年人。而在未来的时间里,你还或将发生重要的角色升级。你会成为他的妻子或她的丈夫,会成为孩子的母亲或父亲,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所以,如今的儿童节,对于我们这些大孩子而言的意义,我想也显然远远不再是单纯的为了送礼物和收礼物,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
我们期盼在这一天,哪怕只有这一天,找回一丝丝停留在儿时记忆中的那一份最初的纯真的感觉,然后卸下所有成人化的伪装,伸出双手,笑着向对方说出那一句:
我还是个孩子,给我个拥抱好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