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百年艰苦创业的大秦帝国,却在铸就伟业仅仅二十年后便土崩瓦解,轰然倒塌,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迷局?是什么导致一个大组织的最终灭亡?
历史学家将秦帝国灭亡归罪于残暴,显然是缺乏常识的。作为新崛起的诸侯国,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手段难道不残暴?为什么曾经残暴的严刑峻法催生了秦国崛起,却导致秦帝国覆没?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坑杀的人何止百万,如此残暴却也没有让六国人奋起反抗,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为何在帝国建设后行不通了?
秦始皇是一位具有强烈制度自信的领导者,几代秦国先祖打下的基业,不断进行制度革新,阶级固化被打破,底层人民渴望价值体现的欲望之火被点燃,让偏居西部一隅的秦国迅速成长为大企业。
郡县制,我的脑海中再次跳出这个词。正是这个开天辟地的管理制度创新,让秦帝国遭受灭顶之灾。
实行中央集权,将地方事务交给职业经理人,代理王室实施管理,这是一次组织管理上的巨大进步。但是,改革必然要触及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些人就是六国残留的贵族。
秦国的管理实践,极度的制度自信,让秦始皇忽视了制度创新所需要的磨合期。他开始上马国家工程,长城在延伸,巍峨的阿房宫拔地而起,军事高速公路从首都一直到边关,气势恢宏的秦王陵也在建设之中,一个个堪称史诗级的国家工程都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调动社会资源又需要庞大的组织管理能力作为保障。
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地方官员忠诚履职,但被剥夺一切管理权力的旧有贵族集团却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如果再多给秦始皇一点时间,如果郡县制能够经过几代人的推行与实践,如果时间能消磨掉旧有贵族集团潜在的反扑能量,秦帝国的大厦可能会得到巩固。
但现实并没有给秦始皇太多喘息的时间。如果说夏,商,周,三个朝代最终死于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的乏力,那么,秦帝国可以归结为死于制度创新在具体实践中缺少磨合,而最终导致了硬着陆。
陈胜,吴广只是星火,大泽乡的暴雨足以浇灭这一支农民起义的火种,真正燃起冲天大火的是旧有贵族势力的反扑。郡县制,让曾经拥有一切的贵族大地主集团沦为无产者,二十年时间短到不足以泯灭心头的仇恨,不足以消耗殆尽反扑的力量。
最终,一个帝国,一个大组织轰然倒塌。
大组织需要管理创新,夏朝建立了国的概念,第一次有意识地开始探索中央集权制。商朝明确了政府职能,中央政权开始查收地方事务,周朝以血缘关系强化了中央政权的巩固,朝代兴盛于制度创新,却又死于制度创新能量的衰竭,死于持续创新能力的衰竭。
而短命的秦帝国,最不缺乏的就是制度创新能力,但死于时间。制度创新的成果转化需要时间,消弭旧有势力的反扑能量需要时间,整个组织成员接受制度创新需要时间,而这一切,秦始皇都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