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黄河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约三十里处,距离我的家乡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燕山村只有三四里路。虽然离东庄黄河很近,我却很少走近过她,看到过她。
东庄黄河给我的最初记忆就是,每年到了夏天,具体也不知是哪一天的早晨,村子前面的深沟里就会从远处飘来雾气,那雾气很白很浓,占满了整个沟底。那又白又浓的雾像被天上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似的,慢慢地顺着沟底就上来了,依次罩住大卧牛地、小卧牛地、羊圈窑、六亩地、四亩地,最后把整个村子就给罩住。这时奶奶就会说:“老爷活(河)起雾了”。小时候还不知道奶奶口中的“老爷活(河)”就是黄河,只觉得它很厉害,居然人们都叫它“老爷活(河)”。就这样东庄黄河以“老爷”的形象刻在了我幼小的心里。
东庄黄河在东庄村北边,奶奶的娘家——舅爷家就在那里。有一年,大姐(叔叔家的女儿)、姐姐领着我去舅爷家。刚走到西湾时,我听到了巨大的、震耳欲聋的、轰隆隆的轰鸣声,非常震撼。顺着声音西望,看见不远处的山谷里,一股巨大的水流从里面冲出,撞击着石头,掀起巨大的浪花,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姐姐告诉我说,这就是黄河,那一刻,我觉得黄河特别壮观,特别有气势。从此,即将进入东庄黄河的西湾黄河就很壮观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们又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了舅爷家。舅爷家在黄河南岸边一个很高的悬崖上,院子很窄,背靠着墙挖了几个石头窑洞,院子外面不远处就是很高的悬崖,边上也没有什么阻挡的墙,站在院子里感到非常害怕,有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的担心。院子左侧有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的石头,还有一棵很大的柿子树。站在舅爷家的院子里,就能看到东庄黄河。她特别的平静,像一面平展展的镜子,看不出水的动态,似乎静止在那里;水面比较大,呈深蓝绿色,给人一种高深莫测又极其害怕的感觉;河北岸有一段河岸极其陡峭,整个河岸就是一道呈九十度角完全直立的悬崖,加上那静静的深蓝绿色的河水更让人心里毛骨悚然;南岸是凹下去的山坡,山坡上面长着许许多多的树木,山坡的一个角落挖了几个窑洞,住着几户人家,但他们几乎被掩映在茂密的树木中,让人觉得特别的沧桑。陡峭、险要、沧桑成了东庄黄河留在我心里的记忆。
听父亲说,东庄黄河有一个传说,叫黄金寨,下面埋有许多的黄金。当时就觉得东庄黄河特别神秘,又听人说那黄金是黄巾起义时留在那里的,更觉得不可思议。长大后查了一下资料,没有查到确切的记载,却在一些民间资料中查到了东庄黄河黄金寨的有关传说。
据说黄金寨最初的名字叫抱犊寨,由于它山顶平坦,土壤肥沃,当地农民早在秦朝时候就垦为耕地,而往山顶耕地的山道太窄,连一头耕牛都难以上下,所以当地老百姓将小牛犊抱到山顶搭棚喂养,等小牛犊长大后再耕地播种,抱犊寨因而得名。
到了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终于爆发,为了筹措起义费用,起义军选定抱犊寨为劫持水路(黄河)资财的据点,并改名为黄巾寨。那时黄河上下的官船,凡经此地,多被截掠,官府屡查未果。原来,从寨门到河岸,陆上无路,起义军将士就以寨门口一个山洞为通道,此洞从寨门直通河岸,因此官府很难查处。
随着起义军的发展壮大,此据点离作战地越来越远,供给困难,起义军弃寨而去。起义军刚走,就从山西过来七八十名响马占据了此寨,他们见财眼红,不论官船民船,凡经过此水路,均被劫掠,寨内财物充盈,时人称为“黄金寨”。而且这些响马还不时劫持当地民女,民怨甚大。
数年后关公路经此地,民人告知,遂登上此地最高的一座山峰观看,此时恰好有两只小船从三门峡会兴渡处漂流而下,只见黄金寨寨门哐当当打开,贼人20余名鱼贯而出,寨门随即闭上。贼人一出寨门向下走百米左右就钻进洞内,不一会儿,正在行驶的小船就遭到从水中冒出的水贼的拦截,掠物、翻船,船主也被推进水里,又过一会儿,这些贼人肩扛背驮,满载出洞,寨门再次打开,贼人进后即关。
关公看得真切,咬牙对身后引他上山的民人说:“为害太甚!天地难容!”第二天,关公带着随从周仓奔回会兴渡,命人用柴草装满10只小船,并以破布掩盖。选10个当地有名的水手撑篙而下,他则带着周仓回到那座山头,等10只小船接近贼人出没的河段,果然寨门又一次大开,七八十名贼人涌进洞内。
此时关公飞身上马,直扑寨门。但马狂奔不远就将关公连人带鞍摔下,关公被周仓扶起,他来不及拾鞍,就搂着马脖子向寨门冲去。周仓策马紧跟其后,背上关公的青龙大刀一路寒光闪闪。主仆二人冲到寨门前时,寨门已闭。从石门下的缝隙里能看见贼人的脚在走动,关公当即抽刀从石门缝隙将刀插在守门贼人的脚上,门内贼人惨叫一声,脚已被牢牢地钉在了地上。关公喝道:“开门保脚!”守门贼人不得不把石门打开,关公和周仓闪身而进,周仓卡死了守门贼人,关公将石门半开,只留下一个人的宽度,然后举着大力立于门后。一会儿,贼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归来。他们进一个,关公大刀挥下,人头应声落地,周仓则立即将尸体搬走。一会儿功夫,七八十个贼人便被杀了个净光。他们的血水从寨门流出,一直流到山脚,至今那条被血染过的路还叫红土路。
当日黄昏,当地老百姓涌进寨中,齐刷刷向关公下跪叩头,一位绅士将书有:“为民除害功比天高”的布匾赠给关公。第二天,关公和周仓将寨内所有的财物都分给了百姓,然后才离去。
从此,关公当年搂马而下的那座山被老百姓知名人称为“搂马山”,不知到哪一朝,人们写成了“鹿马山”,现在就在王家后境内。为了铭记关公的奇迹,山腰一个马鞍形的山石,也被后人命名为马鞍石。
这个传说让我觉得东庄黄河在陡峭、险要、沧桑基础上又增添了神秘与厚重的成分,让人心中更加敬畏起来。
东庄黄河是万里黄河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她以陡峭、险要、沧桑、神秘与厚重,与其它地方的黄河共同组成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万里黄河,她虽然是沧海之一粟,然而却又是那里的有分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