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象中,过年俗称春节,泛指小年到元宵这段时节。这段日子正处于学校放寒假的时候,小时候常常玩得不想开学。所以,开学后第一个星期往往是“收心周” 。年味就是这段时间的味道吧!回忆起儿时的年味,确可以形容为:无忧无虑,乐之盛矣……

80后的我,记得儿时快要过年的前奏就是妈妈带我去买新衣服。一年当中也只有过年时买新衣服让人觉得隆重,有仪式感。买完新衣就开始置办年货,买鱼,买肉,买鸡鸭,买糖果、鞭炮……慢慢买得差不多时,也就到过小年了。
小年就开始有渐浓的年味了,这天各家各户会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以迎接新年。过年那几天不能往外倒垃圾,说是会倒掉家中的财运。

其实儿时年味最重的就是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是要拜祭祖先的,记得父亲带着我跪在祖先牌位面前的感觉,那种庄重感让我感受到了男子膝下有黄金的责任感,使命感!中午全家团圆,一大桌好酒好菜,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不限量,个个吃得酒足饭饱……吃完晚饭后就是春晚,守岁。农村里守岁时还会烧一堆柴火,寓意来年红红火火。有的人家在屋外将柴火堆成小山,直烧得火光冲天。周边人家,彼此斗焰,好不热闹!

如果说儿时的年味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其实还有一种年味更令人难忘——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游戏。首先就是放鞭炮,我们小时候大多是将一挂鞭炮,拆成一个个小鞭炮,装在口袋里,然后点一根长香慢慢放。我一会将鞭炮插入墙缝里放;一会将鞭炮放入小瓶内放;有时还恶作剧的丢到其他小朋友的脚边。如果手里拿到了几个“雷鸣炮”一定会去找一伙小伙伴一起放的。有时候扣上一只旧碗,让雷鸣炮炮的冲击波将碗掀翻到半天云里;有时候将雷鸣炮丢入池塘内,炸起冲天水柱,等水花全部落下后,看有没有鱼儿浮起来……还有滑雪,溜冰等乐事,让小时候的年味乐趣纷呈。

儿时还有一种年味,是仪式感十足的,那就是拜年。大年初一贴完对联后,就要去各家各户拜年。我们都是沿街一路拜过去的,目的地就是外婆家,因为所有亲戚中,外婆家最远。相邻们互相恭贺新禧,小朋友们也获得不少红包。这是最能体现语言的价值的时候。一句恭喜发财,就有红包拿来。小朋友们拿到红包后是欣喜若狂。因为可以一下满足自己一年来不能满足的物质欲望了。
儿时的年味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今天随便说了几点,聊表回忆。春节又要来临,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