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物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为什么能够胜过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

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为什么能够胜过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

作者: 崔浩畅谈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3:00 被阅读151次

    看到这个标题,想必各位读者肯定会大惑不解:前几天你这个大言不惭的作者还写文章迷惑善良的我们,说心怀正义的朱允炆斗不过心狠手黑的朱棣,并据此来搅乱我们的品性、价值观和成功理念,怎么今天你这个厚颜无耻的作者,又写文章迷惑纯洁的我们,说阴险狡诈的朱高煦斗不过宽厚仁慈的朱高炽呢?

    难道这位作者是出尔反尔、趋炎附势的墙头草吗?

    难道这位作者是泯灭人性、听风是雨的骑墙派吗?

    咳咳……尊敬的各位读者,请你们切莫抛白眼,少要拍砖头,且看本作者细细写来。

    先大体介绍下与标题有关的这两人: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虽然身体残疾但为人宽厚仁慈;

    虽身体残疾但宽厚仁慈的朱高炽  

    而朱高煦呢,是朱棣的次子,他虽然骁勇善战但行事阴险狡诈;

    虽骁勇善战但阴险狡诈的朱高煦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不久,朱棣登上皇帝宝座;两年后,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之后的十余年间,朱高炽屡屡被弟弟朱高煦阴谋暗算、排挤诬陷,同时父皇朱棣也对长子朱高炽频频警告、打压恫吓,其储君之位甚至险些不保。

    不过,公元1424年,皇帝朱棣驾崩于榆木川后,太子朱高炽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不动声色地挫败朱高煦之同时,一跃成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既然心狠手黑的朱棣能够打败心怀正义的朱允炆,进而夺得大明天下,那为什么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却斗不过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呢?

    本人认为,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能够胜过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作战勇猛战功累累,朱高炽守城有方保障后勤,在朱棣心目中虽然偏向次子朱高煦,但在百官心目中,两位皇子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数次拼死作战,多次扭转了战场局势,朱棣最终能够打败侄子朱允炆继而问鼎帝位,朱高煦建功颇多。

    而相较于英武强悍的次子朱高煦,长子朱高炽不仅身材肥胖品性宽仁,而且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甚至连走路,都需要侍从搀扶,这让身强体壮、老谋深算的朱棣在选择继承人时,自然更青睐与自己一样威武雄壮、相貌堂堂、驰骋沙场建功颇多的次子朱高煦。

    不过,留守后方保障后勤的功劳亦不可小觑。

    因主持后勤被刘邦尊称功人的首席功臣萧何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后,在封赏功臣时,他视保障后勤的萧何为功人,并大加赏赐使其居功至伟,而亲临战场玩命拼杀的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则被刘邦视为功狗,虽然他们也被刘邦大加赏赐,但其功劳地位却都屈居功人萧何之下;

    因主持后勤被朱元璋封为第一功臣的李善长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在大封功臣时,同样负责后勤的李善长被皇帝列为第一功臣,并被授予韩国公的高爵厚禄。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等同样亲临战阵作战勇猛的名将们,虽然与李善长同为公爵,但却被朱元璋列为二等功臣屈居李善长之下。

    这样一对比,虽然朱高煦的战场拼杀确实功勋卓著,但朱高炽的坚守后方保障后勤明显更胜一筹,不过由于朱棣更加偏爱英武类己的朱高煦,所以在建立功业方面,驰骋沙场浴血拼杀的武将们支持朱高煦,保障后勤理政繁剧的文臣们支持朱高炽,综合对比起来,两位皇子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其二,支持朱高煦的武将们难得易失且日渐凋零,而支持朱高炽的文臣们易得难失且长期幸存着,这使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朱高炽一方倾斜。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与诸多武将们互相配合作战、一起出生入死,双方在肝胆相照的征战岁月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沙场情谊,这种铁与血的情谊,比朱高炽因为是长子且喜爱儒家思想而被文臣们推崇的情怀要更加深切厚重,所以,朱高煦获得的武将们之支持,也最为强有力且至死不悔。

    然而,越是珍贵的情谊,越是难以持久。正因为那些将领们经常上战场,经常遭遇残酷血腥的枪林箭雨,所以他们要么殒命于靖难之战和北伐蒙古的疆场(如张玉、邱福),要么浑身伤痛动辄病亡(如朱能)。

    而文臣们呢,他们不需要上战场与敌人拼杀,不需要面对沙场上的枪林箭雨,所以他们没有战死沙场之忧,且浑身伤病而亡的概率也远小于武将们(如道衍活到八十四岁、杨士奇活到七十八岁、杨溥在锦衣卫诏狱甚至能坚忍十年不死)。

    清心寡欲、寿命长久的道衍和尚

    所以,在双方职业危险系数大相径庭的一般情况下,支持朱高煦的武将们日渐伤病战亡凋零殆尽,此外,国家极难通过沙场实战磨炼出新的接替武将们;而支持朱高炽的文臣们则老当益壮硕果犹存,此外,他们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源源不断地选拔出来。

    这样一来,在武将文臣的此消彼长情势下,支持朱高煦的武将势力越来越弱小,支持朱高炽的文臣势力则越来越强大,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朱高炽一方倾斜。

    其三,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这使朱高炽又胜一筹。

    历史事实证明,祖孙之间的隔辈亲,往往能够对祖辈统治者确立子辈继承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魏武帝曹操之所以愿意立自己不喜欢的儿子曹丕为继承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曹丕有个儿子曹睿深得曹操喜爱。

    而晋武帝司马炎之所以愿意立自己现存的弱智长子司马衷为太子,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司马衷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司马遹,且深得司马炎喜爱。

    深得祖父朱棣喜爱的朱高炽之子朱瞻基

    同理,身体肥胖且残疾的长子朱高炽能被垂青次子的朱棣立为继承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朱高炽有个聪慧异常的儿子朱瞻基,此人深得朱棣喜爱。

    总之,与曹操选曹丕、司马炎选司马衷动机类似,朱高炽有好圣孙,而朱高煦没有,所以朱棣在确立继承人时,更倾向于虽身体残疾但后继得人的朱高炽,这使朱高炽又胜一筹。

    其四,朱高炽品性纯良与民休息使朱棣放心,朱高煦暗怀机谋喜兵好武令朱棣担心,在这种父皇放心与担心的鲜明对比下,朱高炽已稳操胜券。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他品性宽厚仁慈善良,喜欢阅读儒家书籍,推崇轻徭薄赋的仁义治国政策。

    同时,洪武年间,面对祖父朱元璋的检阅任命,朱高炽能够体恤下属待其饭后再接受检阅;靖难时期,面对堂兄朱允炆的挑拨离间,朱高炽能立刻将未拆封的离间书信送给父亲以示清白;靖难胜利时,面对父亲朱棣大肆屠杀建文帝遗臣,一向敬重父亲的朱高炽敢于将爱才惜才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永乐年间,面对弟弟朱高煦的蛮横无理幸灾乐祸,朱高炽能够无声隐忍且耐心包容下来;监国期间,面对弟弟朱高煦、朱高燧阴谋陷害式的谋夺储位之举,朱高炽在获得杨士奇数次袒护得以稳固储位的基础上,能够为弟弟们说好话维系父子、兄弟之情。

    试问,这样一个体恤下属、品性宽厚仁慈、待父恭谨自守、爱惜人才、友爱兄弟、得臣拥护、与民休息的太子储君,朱棣将江山交给他治理,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反观朱高煦,作为朱棣的嫡次子,他生性残忍弑杀,喜欢舞刀弄枪,推崇穷兵黩武的国家方略,此外,他经常大庭广众地声称自己以杀兄屠弟、囚父屠侄的李世民为榜样。

    七下西洋的郑和

    作为抢得皇位的国家元首朱棣,他不仅想通过编撰《永乐大典》、派郑和组织大规模船队下西洋、征讨安南、五次大规模征讨蒙古等丰功伟绩,来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来证明自己配得上父亲没给自己的皇位,来为子孙拼搏出一片四海安宁的周边环境,而且,朱棣还想通过确立一位合格的继承人,来确保百姓的和谐安定及明帝国的长治久安。

    毕竟,虽然有朱元璋三十一年的休养生息,但是,四年的靖难之役导致明朝北方尸横遍野,永乐时期的穷兵黩武导致明朝南方财政枯竭,正所谓天下百姓已苦明久矣。

    在这种情势下,与朱棣一样喜欢大兴刀兵的次子朱高煦做不到与民休息、确保不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反,这位好大喜功的次子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的秦二世和隋炀帝,所以,若把江山交给次子,明朝岂能不重蹈秦隋覆辙以致三世而亡?

    总之,朱高炽品性纯良懂得与民休息,这样于私,他能团结友爱兄弟,于公,他能安定百姓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朱高炽使朱棣放心;而朱高煦暗怀机谋喜兵好武,于私,他可能会效仿李世民阴谋造反,也可能效仿秦二世、隋炀帝那样杀害兄弟祸乱宗室,于公,他可能变本加厉地穷兵黩武以致祸乱天下败家亡国,所以朱高煦颇令朱棣担心。

    正是在这种父皇放心与担心的鲜明对比下,朱高炽已稳操胜券。

    其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朱棣驾崩,国家最高权力出现真空的关键时刻,支持太子的杨荣能够及时通知朱高炽迅速登上皇位,继而确保朱高炽压制住朱高煦,杜绝了类似赵高、李斯等奸邪之徒的阴谋窃国之患。

    公元1424年7月,六十五岁的朱棣在征讨蒙古的归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一时间,明帝国进入最高权力交接时的险恶时刻。

    在这一时刻,是会出现类似李斯、赵高那样的阴谋人物来篡改遗诏废长立幼进而纵容皇帝祸乱天下呢?还是会出现类似陈平、周勃那样的国家栋梁来选拔优秀皇子继承帝位进而大治天下呢?

    值得庆幸的是,陪伴朱棣到死的大臣杨荣、金幼孜是类似后者那样的社稷之臣,他们在秘不发丧地封锁皇帝驾崩之消息后,便紧急通知朱高炽准备登基以防止朱高煦趁虚作乱。

    朱高炽闻讯后,便立刻登基称帝,没有给弟弟朱高煦浑水摸鱼作乱称帝的机会。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儒家亚圣孟子

    正是因为朱高炽的长期得道和朱高煦的长期失道,所以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关键时刻,朱棣的近臣杨荣才会义无反顾地帮助朱高炽打败了朱高煦。

    至此,登上皇位的朱高炽终于彻底击败沦为藩王的朱高煦。

    综上所述,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能够胜过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作战勇猛战功累累,朱高炽守城有方保障后勤,在朱棣心目中虽然偏向次子朱高煦,但在百官心目中,两位皇子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其二,支持朱高煦的武将们难得易失且日渐凋零,而支持朱高炽的文臣们易得难失且长期幸存着,这使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朱高炽一方倾斜;

    其三,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这使朱高炽又胜一筹;

    其四,朱高炽品性纯良与民休息使朱棣放心,朱高煦暗怀机谋喜兵好武令朱棣担心,在这种父皇放心与担心的鲜明对比下,朱高炽已稳操胜券;

    其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朱棣驾崩,国家最高权力出现真空的关键时刻,支持太子的杨荣能够及时通知朱高炽迅速登上皇位,继而确保朱高炽压制住朱高煦,杜绝了类似赵高、李斯等奸邪之徒的阴谋窃国之患。

    说完了这些,再探讨一个问题吧,为什么我要研究朱高炽与朱高煦之争呢?

    因为,很多年前,我就有一些永远深埋心中但怎么也无法实现的梦想,那就是:

    我想穿越时空去见见一些人,去看看一些事……

    仁慈宽厚信人奋士的秦朝皇长子扶苏

    想见见秦帝国那仁慈宽厚信人奋士的皇长子扶苏,想看看扶苏在秦始皇病死于沙丘时会怎么识破赵高、李斯的阴谋,进而联合蒙恬率领数十万秦军南下咸阳主持父丧问鼎帝位,想看看他怎么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和风细雨地与民休息,怎么以父皇为鉴戒如履薄冰地开创天下黔首安居乐业的大秦盛世……

    不畏强暴杀身成仁的汉武帝长子刘据

    想见见汉帝国那不畏强暴杀身成仁的太子刘据,想看看刘据如何在诛杀江充后,仍能突破重重险阻与父亲汉武帝尽释前嫌,进而在霍光、桑弘羊、金曰磾等名臣的辅佐而非摄政下,以父为鉴励精图治地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

    舍己为人献马救父的长子曹昂

    想见见曹魏帝国那拼死求生献马救父的长子曹昂,想看看他怎样突破重围回到父亲曹操身边,继而忠孝两全地跟随父亲平定天下,最终天下在曹昂的统治下,得以尽展曹冲的聪明才干、尽展曹植和曹丕的诗歌才华、尽展曹彰的用兵武略、尽展天下寒门子弟的施政才华和用兵将略、尽展……

    编撰《昭明文选》、人品贵重的南梁太子萧统

    想见见南梁帝国那人品贵重文学功底深厚的昭明太子萧统,想看看他如何长命百岁地孝顺父亲梁武帝萧衍,想看看他如何谏阻父皇莫贪小便宜以防侯景之乱,想看看他如何兄友弟恭地爱护弟弟们防止他们兄弟阋墙、大肆焚书,想看看他如何身正影从地领导南梁朝野上下矫正为政作风、求本务实地振兴大梁…

    想见见大明帝国那外柔内刚的皇太子朱标,想看看他怎么有效防止父皇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想看看他怎么体恤百官地增加他们俸禄以高薪养廉地防止官吏贪污腐败,想看看他怎么友爱诸藩王兄弟们以防止靖难之役式的家族子弟同室操戈,想看看他在继承父业后怎么兢兢业业地将大明洪武盛世治理得更上一层楼……

    而今,这些梦想虽然仍不可能实现,甚至永远也实现不了,但是,能看到仁慈宽厚爱民如子的长子朱高炽在战胜心狠手辣喜兵好武的次子朱高煦后,继而友爱兄弟和大臣们、为建文帝遗臣们平反、开创国富民丰的仁宣盛世,我就打心底里为自己坚持的这些梦想能以这种方式间接实现而高兴万分。

    亲爱的各位读者们,想必你们已经理解我了吧。那么,我想请问,你们有什么深藏于心中还没有实现的梦想呢?你们有想见的人和想看的事吗?

    欢迎各位读者们有了答案后在文末处留言与我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残志坚宽厚仁慈的朱高炽为什么能够胜过骁勇善战阴险狡诈的朱高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tj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