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记忆法:听什么,记什么,目标要明确。
一只老鼠在“迷宫”中寻找出口,当它看见一个看似出口的目标时便会不顺一切地向那儿冲过去。等到了跟前,发现是死湖同时,它双成了速度,重新寻找出口。很快,当他又看到一个类似于出口的目标时。又一次不顾一切地冲过去,而且越接近目标时,速度越快。这就是心理学的“目标的斜率”。
“目标的斜率”很好理解,你看一个球体从高坡的顶端往下滚,北速度是越来越快的。同样的道理,当你记忆某些知识时,越是到了快记住时,你的干劲越足,效幸越高。这就是目标的驱动力。在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每个学生都需要目标的驱动,有了目标,知道听什么、记什么、记什么,才能高效地学习。
关于目标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同一篇1400字的文章,规定时间结束后,第一组学生要进行测验,而第二组不需要测验(实际上还是要测验的,只是事先不告知他们,让他们没有心理准备)。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的记忆效果好得多,第一组学生记忆效果明显好于第二组。这个实验说明,有明确的记忆目标,比漫无目标地记忆效果好得多。
在课堂学习中,确定听课目标,给大脑以明确的驱动力,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得以巩固,从而在大脑皮层留下的印记更深刻,更持久。在其能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记忆的效率就越高。弗洛伊德曾这样说:“意图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想要记忆的事物;所忘却的事物,应该是自己想要忘却的事物。”
从记忆的材料数量来说,有目标、有意图的记忆越多,盲目的记忆就越少。有目标的记忆,就是有意识的记忆,由于事先有预定的记忆目标,并且能够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所以记忆效果自然好得多。
从材料所保持的时间来说,有目标、有意图的记忆越持久,目标模糊的记忆就越短暂。经验证明,记忆的持久性越长,对学习越有利。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具有长远学习目标的学生往往学习比较扎实、成绩比较稳定。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远大学习目标的学生,虽然一定时期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时间一长,成绩肯定会下降。
宋代有个读书人名叫陈正之,他看书的速度特别快,拿到一本书,就一目十行地往下看,读完一本又一本,看了很多书,花了很多时间,可是看完之后,没有什么效果,读过的书只是过眼云烟,很快就忘记了。这让他很苦恼,疑心自己的记忆力太差。
有一天,他有幸遇到当时著名的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朱熹了解他的读书情况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能只图快,而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读书,这样哪怕每次只读50个字,重复读上多遍,也比你一味地赶速度效果好。”
朱熹的忠告让陈正之明白了,原来自己记不住所读的知识,不是因为记性差,而是因为读书的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对头,把多读书当成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这样就无法将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和才学,记忆的效果自然不会好。
后来,陈正之改正了以前读书的陋习,开始有目标、有意识地读书。
每次读完一段,他都会想一想这段讲了什么,有几个要点,并留心重要的内容。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
课堂之上,也要有明确的听课目标。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没有多少同学做得到。很多同学课前预习没有目的,仅凭兴趣,或为了应付老师检查;课学上,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没有主动思考,不能有意识地发问;遇到疑问时,他们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解答。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所讲的知识他们很快就忘记了。
对于每一次的有效学习,都需要自己总结出重难点。每个人对重难点的理解都不同,书籍资料或老师口中的难点也不一定是你的难点。也许那些难点你很容易理解,而书上一笔带过的知识点,你却模棱两可。对于这种情况,你要做的是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如果你还在校园的话,还可以请教老师,把自己疑惑的地方搞明白。这样你就可以掌握这些知识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