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miǎo)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chén)荏(rěn)弱而难持。
忠湛湛(zhàn)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yùnlǔn)之修美兮,好夫(fú)人之忼慨。
众踥蹀(qiè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字词注释: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当:值。陵阳: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一说安庆南。焉至:至何处。一说,陵阳指大的波涛。这里指波涛不知从何处而来。淼:大水茫茫。焉如:何往。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曾不知:怎不知。夏:同厦,大屋,这里当指楚都之宫殿。孰:谁。一作何。两东门:郢都东向有二门。大门,二门。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怡:乐。相接:连续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惟:发语词。郢路:通向郢都之路。辽远:遥远。江:长江。夏:夏水。涉:渡水。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忽:时间过得快。若:好像。信:不被信任。复:指返回郢都。根据此句“九年”的计算,屈原在顷襄王时被流放是在顷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至白起破郢的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首尾正是九年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郁郁:郁积的样子。不通:心情不通畅。蹇:发语词,楚方言。侘傺:怅然独立,形容失意者的茫无适从(失魂的样子)。戚:同戚,忧伤。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外:表面。承欢:承君主之欢。谌:诚,实在。《说文》,诚谛也。荏弱:软弱。荏:柔弱;怯弱。持:同恃。难持,即难以依靠。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湛湛:厚重的样子。进:进用。被离:犹披离,纷乱的样子。被:同披。鄣:同障,阻碍,遮蔽。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尧舜:上古的两位圣明的君主。抗行:高尚伟大的行为。杳杳:遥远。薄:近。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谗人:进谗言之人。被:覆盖,这里犹言加在身上。不慈之伪名:不慈爱的虚假的恶名。不慈:不爱儿子。尧、舜传位于贤人,不传儿子,又传说尧曾杀长子考监明,所以战国时有人说他们不慈。《庄子·盗跖》篇曰:“尧不慈,舜不孝。”又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憎:憎恶。愠惀:不善言辞。修美:高洁美好。好:爱好,喜欢。夫人:彼人,那些人。忼慨:同慷慨,指装腔作势地发表激昂慷慨之言辞。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踥蹀:小步行走貌。美:美人,指贤人。超远:远。逾迈:犹愈迈,越发远行。
乱曰:乱:乐章最末叫乱,辞赋最后总结,全篇内容的收尾。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曼:眼光放远。流观:四处观望。冀:希望。一反:即一返,返回一次。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反:同返。必:必定。首丘:头向着所居住生长的山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信:确实。弃逐:指放逐。之:指故乡郢都。

2022-10-09 泉城居士白头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