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知名哲学家赵汀阳认为:“天下”这个概念包括三层意思:一、世界大地(包括海洋湖泊)属所有人共有,是最大的公物。二、人,人是天下核心存在者。三、制度,制度是世界成为世界的存在条件。要创造世界,需要有合法的世界观,中国历史上叫天下观。以天下观观天下,就是中国人政治的政治论。
(2)
赵汀阳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不仅要在经济上超过别人,“知识生产”上也要超过别人。为了成为一个知识大国,中国应停止从西方输入观念,要充分利用本土的“传统思想资源”。因此,他著书的目的是通过“重思中国”来“重构中国”。并根据中国的天下观,来重思和重构世界。
赵先生的言外之意:别光听汉奸的!
(3)
人生要立最大的志向,效仿最伟大的人物。即便这样,我们做到最好,才有可能“仅得其中”。《论语.泰伯》中,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勉励士人要“仁以为己仁”,而且要“死而后己”。
即使我们不求那么伟大,也要期许能担当重任,规划远大事业。最后如果“仅得其中”,也不枉此生了。
(4)
世界上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是两院制,一个上院,一个下院,但各国的名称不同。上院代表地方,下院代表民众。但在这些国家,要想区分开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是很难的。因为最高行政长官本身也是议员,议员同样也是行政官员。各个议员所代表的实际上是各个不同资本家的利益,根本代表不了劳苦大众。
(5)
后凉国王吕光病重,立吕绍为国王,立另外两个儿子吕纂为太尉,吕弘为司徒。然后告诫说:境外有强敌,内部人心未定,你们兄弟要团结呀!“若内自相图,则祸不旋踵!”
后凉果然因兄弟内斗亡于后秦。
“祸不旋踵”是说祸在眼前,“祸至无目”是说祸来的比想象的要快。“祸起萧墙”是说祸在内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