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脑科学情绪 记忆 抑郁
别不信!也许所有人都在基于自我中心偏见而误判他人的情绪

别不信!也许所有人都在基于自我中心偏见而误判他人的情绪

作者: 壹脑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11:28 被阅读0次

    无论年龄或环境如何,情绪理解中的自我中心偏见都会发生,并且这种偏见在幼儿中更为强烈。

    神户大学人类发展与环境研究院副教授林肇(Hajimu Hayashi)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倾向于基于自我中心偏见而误判他人的情绪。该研究结果于6月1日发表在《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上。

    图源:thewallpaper.co

    虽然最终结果都相同,但是如果行为是有意为之而不是偶然发生,那么行为接受者通常会有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比如,我们可以比较两个场景,一个是B故意在A面前破坏A心爱的东西,一个是B不小心破坏了A心爱的东西,我们假设,如果行为是故意的,A会更难过。在这种情况下,A看到B的行为,所以A知道B的意图。如果A不知道B的意图,A会在两种情况下感受到同等程度的难过。

    但如果我们以第三方的身份断定,如果B故意破坏了A心爱的东西,A会更难过,那么我们就是在根据我们所拥有的知识(B的意图)来解读他人的情绪,此时,自我中心偏见便发生了。

    该研究考察了自我中心偏见是否出现在情绪理解中,以及基于年龄和积极或消极情境的潜在差异。研究对象包括106名8-9岁的儿童,108名11-12岁的儿童,122名15-16岁的儿童和154名成人。

    研究小组准备了四组故事每组故事之间的唯一区别是这些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见图1)

    • 其中两组处于消极情境,故事主角受到“演员”的伤害并感到难过;

    • 另外两组处于积极情境,故事主角接受“演员”的帮助并感到快乐。

    根据故事主角是否知晓行为意图的情况,研究者区分了两个场景

    • 在知晓情况下,两个故事中的主角都看着“演员”,因此知道“演员”是有意或无意地伤害或帮助。

    • 在不知晓情况下,两个故事中的主角都看不到“演员”,因此不知道他们的意图。

    在进行了一些故事真实性核查后,研究人员向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关于情感理解的问题,比如“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哪个女孩更难过?”根据这些问题的结果,研究者对分数进行了分配,并计算了消极和积极情境中的两组故事的平均分数。

    +1:研究对象认为,当伤害是有意的(消极情境)时,故事主角更难过;当帮助是有意的(积极情境)时,故事主角更快乐。

    -1:研究对象认为,当伤害是偶然的(消极情境)时,故事主角更难过;当帮助是无意的(积极情境)时,故事主角更快乐。

    0:研究对象认为,故事主角是同等程度的难过(消极情境),或同等程度的快乐(积极情境)

    在知晓情况(故事主角知道“演员”的意图)下,两种情境里的所有年龄组的平均得分都显著大于0。这个结果证明了一种普遍趋势,即,当行为是有意而为时,研究对象认为行为接受者的情绪更加强烈。

    在不知晓情况(故事主角不知道“演员”的意图)下,无论行为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他们应该感觉相同,所以平均分数理论上应为0。然而,两种情境里的所有年龄组的平均得分都显著大于0,这表明研究对象根据故事主角不具备的信息来判断其情绪。

    研究说明,任何年龄的人在判断他人情绪时都可能表现出自我中心偏见,尽管这种偏见在年幼的孩子身上更为强烈。在消极和积极的情境下,得分都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情绪类型不会影响偏见的程度。

    在这个例子中,故事主角是一个女孩,“演员”是一个男孩(在另一组故事中,性别相反)。每个研究对象被分配到知晓情况或不知晓情况中,并判断哪个故事主角在最后更难过。这张图片来源于神户大学。

    理解他人的情绪是社交行为的关键,如顺利沟通和帮助他人。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对他人情绪强度的理解可能会被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所影响,从而导致沟通不畅,并对提供帮助和安慰等行为产生影响。

    让我们把自己置于本研究中“演员”的位置: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即使他/她不知道我们的意图,我们可能错误地认为他/她的难过程度更低。由于这种自我中心的偏见,孩子们之间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这种偏见在小学年龄段的儿童中尤其强烈,因此成年人可以在教育和指导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使用这种意识 

    资助:感谢神户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帮助协调数据收集。该研究由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KAKENHI[基金号码15K04065, 18K03065] 向林肇(Hajimu Hayashi)提供资助。

    参考资料:

    “Egocentric bias in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and adults”. Hajimu Hayashi, Mina Nishikaw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doi:10.1016/j.jecp.2019.04.009


    作者信息

     

    资料来源:神户大学

    作者:喵君姐姐

    校审:Simon


    你愿意别人夸你聪明还是努力?


    你的情绪只是无意识受到他人影响吗?

    探寻梦中的“情绪”,噩梦或可提前预知


    青少年学会了这一点,可降低抑郁风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不信!也许所有人都在基于自我中心偏见而误判他人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og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