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寒假,觉得身体不适,便到医院小住了六日,感触颇多。
觉得医院已不再是一泓清水,“救死扶伤”也不再是医生第一要务,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扭曲了医院和医生的天职。
菜市场买菜割肉可以质论价,甚至可讨价还价,而医院看病似乎无质可论,更无价可讲,是典型的“霸王条款”、价格垄断。但凡进了医院,就任医院摆步,任大夫宰割,就像牲畜进了屠宰场,自主权在屠夫手里。屠宰场主宰的叫“屠夫”,医院里主刀的叫“大夫”,都叫“夫”。屠夫宰猪羊,大夫宰病人。过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现在是“新时代”了,大夫看病靠机器,病人进了医院,医生不问病情,不管小病大病,亦不管个体差异,先做一大堆检查、化验再来见大夫。还未下药病人兜里二三千块大钞没了,待检查结果出来,凡得“小病”的就开一大堆药效相同的同类药(因医生开药有回扣),反正吃多吃少也不会死人。凡得“中病”的尽量动员住院(住院的人多了医院效益就好),其住院的药费、诊疗费、检查费、注射费、问诊费、床铺费、空调费……应有尽有,连量体温、测血压都是按“次”计费的。
有个患糖尿病的患者,住院时本来就不发烧,但只要他在病房,护士逮住一次就测一次体温。起初我还以为是护士服务态度好,后来才知道每测一次都是要收费的。有一次一个病号外出,有个来看望我的朋友坐在病榻上与我聊天,一护士小妹拿着一个电子测温枪对准朋友的额头“呯”就是一枪,吓得朋友抱头不知所措。更可笑的是病房里有不少能吃能走能跑的”病人”,有的甚至一个晚上都没住在医院,竟然没有医护人员来“干涉”,可是每日医院送来的计费单上却有“一级护理”甚至“特级护理”的费用。于是有个病友找医生论理,大夫反说“这钱医保可报销,不要你出”。简直岂有此理,宰了病人还不算,还要宰国家(医保中心)。得“小病”、“中病”的尚且如此,至于得“大病”的不宰你个三五万,医院又岂肯罢休呢?
如今的医院市场化气氛太浓,哪有什么“救死扶伤”可言啊?,简直是个宰“患”的场所。难怪人们感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进医院就回到解放前。”
我在医院小住六天,只降了个血糖,花了六七千元。哎,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有,但不能有病,尤其是平头百姓。
富者看病不在乎的金钱的多少,因为他们手中的钱足可以把医院买下;贵者看病亦不在乎钱的多少,因为他们是特权阶层“实报实销”;而百姓看病是在乎钱的多少的,尽管他们也有“医保”、有”农合”,得个“小病”“中病”问题的确不大,但如果倒霉得了”大病”,医院又大开“杀界”,不断推荐你使用所谓“疗效好”的自费药、进口药,其自负比例足以让他 们咋舌甚至倾家荡产啊。
是以为记,希望为官者体察民情,遏制医院过度逐利之风,适度提高底层患者“医保”“农合”的报销比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