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孩子的有种哭泣,叫“父母,请稍等等我”!

孩子的有种哭泣,叫“父母,请稍等等我”!

作者: 新家教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11:18 被阅读0次

夜深了,手机发出振动的声音,我看了下,是位好友发来的咨询微信。朋友告诉我,自己上大班的孩子死活不愿去学习游泳了,而且哭着要求妈妈把游泳装备全部扔掉。朋友把孩子学习游泳的视频发我看了下,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教练让孩子站起来之后,一下子就把孩子拽到水中了,这对教练来说是正常的动作。但是,孩子显然内心还没有准备好,突然被拽到水中的感觉有些受不了。于是,游泳课后孩子开始排斥游泳。也许你会责怪孩子,对别的孩子教练也是这么教的,为何人家就不怕呢?问题不能这么想,要是孩子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教育就好教了。问题在于孩子和孩子是不同的,一个是孩子的个性可能不同,另一个就是孩子的成长经历也不同。好友告诉我,孩子曾有过面对水的不愉快经历。有一次,孩子曾经洗头的时候,因为怕水弄到眼睛里,不敢洗,朋友便生气地把孩子的头硬弄到水里去洗,孩子从此不让妈妈再给她洗头。这种不愉快的经历造成的恐惧感会在孩子面对水的时候,被重新激发了出来。这就是为何别人家的孩子不这么怕水,而咱家孩子却怕水的缘故。我们能怪孩子吗?孩子怕游泳,还让不让孩子继续游?


孩子怕游泳,那就不让孩子游泳了吗?这肯定不是的,如果不游了,其实告诉孩子,只要害怕的东西就可以逃避,这不利于孩子适应未来的环境和社会。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能够继续游泳呢?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供大家参考尝试,当然选择某一种方法的时候还是要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

第一个方法是榜样示范法。孩子不愿意去游泳,可以先改为带孩子去观察、观看游泳,让孩子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游泳的,他们是如何面对一些挑战的,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当看到其他孩子在水中快乐地游泳时,孩子可能会慢慢对水的恐惧感降低。然后,我们再慢慢让孩子尝试去接触水。当然,这个过程有点慢,是需要父母耐下心来做这件事的。

第二个方法是父母亲自充当游泳教练。面对恐惧的水池,陌生的游泳教练,令人紧张、恐惧的教学方式,加上水对孩子身体的刺激,系列因素造成了恐惧连锁反应。如果游泳教练换成爸爸或妈妈,自己非常熟悉的人,这时候孩子会安全感大增,当然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缓冲,教孩子练习游泳动作时要适度,给孩子鼓励后再促使其下水。下水后,还要在旁边暗示其勇敢。不要生拉硬拽地教孩子游泳,厌烦了,孩子不再去尝试。

第三个方法是温柔坚持法。父母坚持孩子去参加游泳训练,教练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但可以让教练多些对孩子的鼓励,多些和孩子的接触、交流,让孩子熟悉教练、熟悉游泳环境。这个方法类似心理治疗中的冲击疗法,你如果怕蛇,那我给你找条蛇放在你旁边让你看、接触,直到你不再怕了。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风险性,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孩子更加害怕。在成人的拓展训练中,有种活动叫做高空断桥,我见到真的有人站在高空腿肚哆嗦长时间不能跨越,有人从背后猛推一把,随着歇斯底里的叫喊,那人便到了桥的另一端,之后再过桥就好多了。这就是釜底抽薪、不给孩子退路。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让孩子树立战胜挑战的信心,不再害怕那个场景了。所以,在挑战中信心的树立是关键。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等一等孩子,不要急。


                                                              等待中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有一年春节,跟妻弟一家人外出游玩,遇到广场的一个小石墩子,上五年级的小侄子一下子跳了上去。女儿看了下,也去试了一下,但是没有成功。于是,有点沮丧地离开。妻子注意到这个细节,于是鼓励她继续去跳,但是女儿死活不愿意去跳了,估计是觉得很多人看着,如果跳不上去没有面子。众人再三催促之下,女儿流起泪来。大人们不仅要想,孩子怎么这样对待遇到的困难呢?然后,遇到这个困难就不尝试了吗?要逃避吗?我和妻子当时也感觉有些无奈。

后来,我又带着女儿出门到林海玩,女儿见到一个低矮的石墩,自己偷偷地去跳了,结果跳上去了。虽然她是在我身后跳的,但是我回头时注意到了,于是继续鼓励她尝试更高一点的,然后还跟她交流了跳的技巧。这下可好了,女儿见到石墩子就练习往上跳。跳的也越来越高,那种“我很行”心情自然是流露在脸上。于是,孩子自此不再惧怕跳石墩。我在想,如果第一次硬逼孩子,孩子还没有成功,那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可是当时做父母的心情确实替孩子着急。

看来,有时,我们真的需要稍等等孩子,给他们一些成功的体验,他们会给你一个奇迹


                                                  厌学的孩子也可以等吗?

咨询室里,妈妈很沮丧,因为孩子总是头晕,到处查了身体也没毛病。一问孩子情况,原来早先跟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可以说是孩子的超级保姆,事事操心,包办代替比较多,管理上也比较松。妈妈见状,借孩子升入初中的机会,给孩子转到一个收费的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学校是寄宿的。妈妈心想,这下可好了,让孩子独立,可以不再事事操心了。没想到,孩子进入新学校后三日两头生病,到处求医问药,没上几天学。

怎么办?既然孩子到大医院检查没有问题,我们有理由考虑孩子是由于生活适应导致的躯体症状,当然这种情况心因性比较明显。批评孩子吗?不能,因为孩子很委屈,的确感到身体不舒服,虽然这是主观的感受。让孩子转学吗?这似乎不利于孩子适应新的生活,接受新的挑战。

父母应该等一等,不要着急,不要责备孩子,孩子的问题是阶段性的。原来的生活太过舒适,一下子换个环境要允许孩子表现出不适应来。毕竟小学生活和初中生活差距比较大,老师的要求也不一样,加上生活环境也变了。我们做父母的需要陪伴孩子一起面对他的挑战,一起面对的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责怨,不是打击,而是默默的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等待,而且要有耐心。

请您记住,孩子的有种哭泣所要表达的语言叫“父母,请您稍等等我“,我可能暂时达不到您的要求,您别急,我会努力的,只要你能静心等待我。

欢迎关注简书的“心家教在线”,您的问题是我们的课题,我们会及时帮您解答。

相关文章

  • 孩子的有种哭泣,叫“父母,请稍等等我”!

    夜深了,手机发出振动的声音,我看了下,是位好友发来的咨询微信。朋友告诉我,自己上大班的孩子死活不愿去学习游泳了,而...

  • 有种哭泣叫伤感

    少年不知愁的时候,看过丰子恺的一幅画。是夜晚,在蜡烛下,看到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画面上,新月一钩,钩起芦...

  • 你逃脱了你的原生家庭吗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美】苏珊·福沃德 克雷格 有种父母叫“有毒”的父母,有种孩子叫“中毒”的孩...

  • 别人家的孩子

    有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 有种爸妈叫“同学的爸妈”。 很多时候,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能够...

  • 孩子,请稍等

    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但总算是来了。 小草成片成片的绿了;柳条爆出了鹅黄的嫩芽;松柏也不再是冬日里死寂灰蒙的绿色,变...

  • 孩子为什么爱哭?Day76

    孩子的眼泪对父母的触动通常都比较大,因为父母心疼孩子,有些不理解孩子的父母一见孩子哭泣,心就慌了,其实孩子的哭泣在...

  • 爱父母,有种方式叫信任

    我们对育儿知识的学习乐此不疲。尊重,平等,鼓励这些词语,我们都用在了与孩子的相处中。年轻人越来越懂得科学的,理性的...

  • 有种时尚叫走进“父母课堂”

    在教育内卷、多子女养育、人们普遍焦虑的现实生活中,有种时尚叫走进“父母课堂”。 今天我和十几位爱学习的小伙伴走进惠...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区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区别就是, 父母骂孩子叫教育,而孩子骂父母叫不孝; 父母与孩子的争辩叫雄辩,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叫狡辩...

  • 父亲节快乐,祝福爸妈幸福安康!

    有种爱叫无私,从不计较付出。有种爱叫伟大,从不祈求回报。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只有父母之爱能够让生命中的一切,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有种哭泣,叫“父母,请稍等等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u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