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路还是那条路,当年泥泞的泥巴路终于都是水泥路了,那一片地方都拆了,建起了新式住宅区。唯一留下的是那一排四层高的楼房,当年可是非常的气派,而如今却显得破败不堪。
当年的荒地、垃圾场、墓地、菜地、木房子、土地庙、水井等等,这一切永远消失了。当时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那时是最快乐的旧时光了。那一片荒地,是小孩的乐园。 杂草丛生,高过头顶,这里是捉迷藏的绝佳地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小昆虫,蚂蚱的命运最悲惨,晚上经常被小孩子抓住,烧起一堆火,就开始烤蚂蚱,记得有一个当时八岁的小男孩,经常吃的津津有味,还会骄傲自豪地说回去给妈妈留几个蚂蚱腿。这里野蛮生长了一些西瓜和香瓜,可能这里距离垃圾场比较近的原因。但是西瓜和香瓜从未长大过,长到能辨别出来的时候,就会被小孩子过家家,真正的吃掉,毕竟那个年代能有一毛钱的零花钱都会很开心。这个地方,经常会有小孩子来这里,从家里偷偷拿一把米,找到一个铁罐,就开始烧火做饭,好在那里没有啥可以燃烧的东西,不然就是灾难现场。再走远一点就是小型的一片墓地,小时候无聊看了墓碑,都是清朝末期明国初年的,大概是家族墓地,墓碑上都是张某某。这里感觉是荒废了,这里被别人种了很多的菜,南瓜藤蔓延的到处都是,有的墓碑甚至直接被别人打烂,拿去铺路当垫脚石了。有次,墓地被掏了一个大窟窿,后来就听说有盗墓的人,在里面挖到了宝贝,拿走卖钱去了。那个年代,没有人会关心这样的事情,再后来,那里建起来很多房子,附近的人说当时这里挖出很多人的尸骨,尤其是附近那个荒地。
那排木房子,现在很多人都不在了。低矮的木板房,住了大概六户人家。每家的命运都是很悲惨。第一户是七十多岁的老妇人,最先走的,门前有一大簇白色的菊花。第二户是一对六十多的老夫妇,这家是比较幸福的。第三户住着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第四户住着一对年轻刚成家的夫妇。第五户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有两个女儿。第六户住着一个酒鬼,也是两个女儿。这里可能是房租最便宜的地方,但是这里条件很差,没有自来水和厕所。
五百米远处,有一口水井,路过很多菜地,水井上有一大棵树,会长出圆圆的红色的果实,每次周围掉得到处都是很好看,周围都是绿色的,这里基本上都是绿茵,经常有人来挑水,洗衣服,洗菜,淘米。水井的水清澈见底,里面有绿色的青苔,看起来绿幽幽的,一个人的时候总害怕里面会出来一个怪物。水井的水冬暖夏凉,早上去的时候,上面会冒着白色的雾气,轻飘飘的随风飘散,这里偶尔传来鸟叫声,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一个人总是害怕会面有鬼,这条路上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远处有一个土地庙,每次路过都会虔诚的祈祷。这里香火很旺,每次这里都会堆满很多好吃的,叫花子都会来这里找吃的,偶尔馋嘴的小孩也会经常光顾这里。
时间真的是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带走一切。唯一不变的是人的内心,总是会在某时某刻想起很多东西。不管怎样,生活就是这样,我们需要往前看。活在当下的我们,保持初衷,热爱生活,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