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211|社会招聘:像把产品卖给客户一样,把职位“卖”给候选人
概念:社会招聘
激励不解决能力的问题,激励只解决意愿的问题。
“社会招聘”中的“社会”二字,是相对于校园而言的,是指面对有工作经验人群的招聘。
这种招聘的目的,是直接“购买”候选人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
人口红利消失,选择权转移到人才手中,企业要像卖产品一样把岗位卖给候选人。
运用:
第一, 清晰的职位描述。
第二, 明确的福利待遇。
第三, 广泛的发布渠道。
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挑选的人身上。押注很重要,但押注的前提,是挑选。
212|校园招聘:从采集型人力资源策略,到农耕型人力资源策略
概念:校园招聘
什么叫“采集型人力资源策略”?
社会招聘,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采集。肚子饿了怎么办?去捡个果子。可是万一捡不到果子呢?那一家人都要忍饥挨饿。这就是“采集型人力资源策略”。
那什么叫“农耕型人力资源策略”?
人才,可不可以从地里种出来呢?去种子公司,买些优良的种子回来。这些种子不能立即吃,但是只要持续播种、持续耕耘,地里不就可以长出源源不断的人才了吗?这就是“农耕型人力资源策略”。
运用:
招募实习生
把战场前置,从2年级、3年级开始招募实习生,预先锁定优秀人才。
现在的实习生,基本都不是为了勤工俭学赚学费来的。一般的学生,是为了被你面试而来的;优秀的学生,是为了面试你而来的。你要抓住这个机会,让优秀的学生爱上你的公司,在真正的种子大战来临前,锁定人才。
举办一个为期两周的夏令营,免费,但只招募符合你条件、最优秀的学生。教他们责任感、团队合作、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独立的解决问题等等。通过两周观察,找到能力全面、具有潜力的学生,然后定向突破。
213|猎头寻聘:30%的主动求职者,可以“招聘”;70%的被动求职者,只能“寻聘”
概念:猎头寻聘
什么叫“寻聘”?
人才市场中,有个“3:4:3”法则。
30%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悄然起了“换工作”之心,所以会主动投简历、找工作。他们中有大量优秀人才,但也有不少是内部竞争的失败者。
40%的人,他们正在重要岗位上,并且对现状很满意。他们不会主动看机会,但如果有好机会,也会考虑考虑。这40%可能更优秀。
还有30%是最高级的人才。因为太有价值,几乎都被雇主们,用各种奖金、股份、合伙人计划等“金手铐”,铐在重要岗位上,24小时密切看管。
运用:
第一, 回归业务原点,提取核心能力。
记住:你需要人,但你更需要的是人的能力。
第二, 根据能力,定位人才池。
第三, 面试时注意:细节,细节,细节。
不断追问细节,是刺穿表现力强、能力不强的候选人的利器。
第四, 一定要做背景调查。
214|接班人计划:如果有一天你升职了,谁最适合接你的班?
概念:接班人计划
接班人计划,是指公司确定关键岗位的潜在接班人,并对潜在接班人进行培养的过程。
运用:
第一,确定关键岗位。
第二,建立候选人池。
要懂得吸纳能力不同的候选人。
第三,辅导接班人选。
接班人不仅是“选拔”出来的,更是培养,和竞争出来的。给候选人安排系统培训,成长导师,业绩考核,挂职轮岗,拓展人脉,都非常必要。
第四,前后交接适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