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14,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9,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6,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8,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7,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2,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3,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5,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1,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4,蝴蝶与石头的日常
这是今年拆的第四本书,这一次的拆书要比上次有哪些进步呢?既然要定目标,何不好好从《成功,动机和目标》这本书里找找办法呢,同样的读书,不一样的收获与积淀。
拆页十六
选自《第13章 给予适当反馈》
P212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使他相信成功仍可触及的反馈是关键。没什么比自我怀疑更使人泄气了(尤其对进取型个性的人来说。用“收获”眼光看待目标的人对悲观批评最敏感)所以当你给出负面反馈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以确保听者受益。
首先,你要尽可能具体地提出问题环节,以避免你和听者过于概化地理解问题。当我们把欠佳表现归咎于广泛能力(“我对数字不在行”)而不是具体技巧(“我得重温统计学”)时,我们更容易失去信心和进步的动力。不要说你的交流技巧太差了,而应告诉他们具体该从哪些方面改进(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怎么说等)
别说:鲍勃,你真是不懂得沟通。
请说:鲍勃,我想知道你项目上的进展以及你对时间的安排。我们以后建立一个每周面谈,这样你能让我更好地了解情况(鲍勃也许早就知道自己不善沟通,提醒他这点除了强化这个感受以外毫无他用。但如果你指出提高表现的具体行动方式,他会感觉到更多自主权。这是他能做的具体改变。)
还请记住一点,自信程度低的人更容易笼统地理解负面反馈。有次利哈伊大学邀请一位客人到我们系里演讲。此人虽然名声显赫却缺乏安全感。讲话结束前,我的同事为弄明白演讲中的一个内容而提问,这人竟然盛怒离开了教室。后来被问起时,他竟然认真地说我的同事侮辱了他。他的大脑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把“你在那项研究中是如何测量自信度的?”转化为“你是个白痴!”。这种事情你无法避免但对那些明显信心不足的人提出负面反馈时,你要尽可能地具体化。
当我们觉得事态不在控制之中时我们会悲观甚至抑郁,反之,有控制能力时我们会更自信、更乐观。所以当你提出批评时,千万确保不要剥夺对方对自身表现的掌控感。当对方表现不理想时,别让他脱离了干系——不论这样做是多么容易。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失败感受到责任,从而才能感受到我们还有改变的能力。别怕告诉别人他不够努力或需要尝试新方法——如果这才是实话。不过请具体指出职员或学生力所能及的改变,从而保护他们的自信。
别说:简,别担心化学不及格的事了,你生来就不是科学脑子,不过看看你的写作多棒啊!
请说:简,我不觉得你为化学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你没有拿出对写作的专注劲头来学化学。我们来谈谈你用多长时间学化学、用的是什么方法,看看在下次考试中能不能提高。
很不幸,有时学生或职员真的很努力却还是未能达标,此时我们尤其容易称赞他们的努力,试图安慰他们:“别难过,你尽全力了!”
虽然这种反馈的意图是好的,但你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首先,研究显示,在努力没有带来相应的结果时听到对付出的赞赏更会让人觉得自己笨——与你的意图恰恰相反。当认真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效时,避免任何赞赏的话语,把反馈焦点集中在纯粹的信息上。哪里能够做得不同?如果努力不是问题,那么往往低效策略是罪魁祸首。更好的计划是否能帮得上忙?当你的责任是给予反馈时,请你记得:帮助学生或职员找到改进方式与意识到哪里出错同样重要。
「I,重述知识」(可选)
当你给予他人负面反馈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具体,给予负面反馈时保护对方的信心的关键
1)尽可能具体的提出问题,以避免双方概念化的理解问题。2)对那些信心不足的人提出负面反馈是,要尽可能的具体化。3)要具体指粗力所能及的改变,确保不会剥夺对方对自身表现的掌控感。4)对那些非常努力仍未能达标者反馈时,找到改进方法与意识到哪里出错同样重要。
「A1,激活经验」(必选)
下属工作遇到了难题,尤其年底繁忙中屡屡出岔子;孩子学习遇到了难题,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一年还有8天就结束了,而这一年你的目标还差着呢;你曾经对他们、对自己怎么说的,现在用拆页中的负面反馈,你准备怎样说。
:因为粗心而丢分的孩子——“试卷上的题目你平时做作业时都做对了,这次考试之所以会做错是因为检查的还不够仔细。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做完试题后不要急着交卷子,多检查一遍,这样就能避免因为粗心丢分了。”
:粗浅分析数据的同事——“数据就像是冰山,水面之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数据真正的秘密都埋藏在水下。以这组数据为例,不同课程浏览量的数据差别就是冰山上的部分,想要揭开数据外面的面纱,需要问一个问题:这些差距是怎么形成的?首先,上线时间不同浏览量积累的不同;其次,开放权限不同学习人群的基数也会不同;第三,课程受众的宽度不同学习人群的基数也会不同。这样分析下去,还会找到更多影响数据的因素,结合发布时间、开放权限、目标人群等条件才能更加有效的分析数据。”
拆页设计:李真71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c4a13ea3686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