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过六个字:欲取之,先予之 —— 想要向他索取,先要对他给予。
齐国管仲也说过类似的一句:“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取之于民,必先予之于民,这就是我为政的法宝。这个道理,是从老子那里学来的,更是鲍叔牙教会他的。 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正是鲍叔牙在他贫寒时施与他钱财,在他母亲病重中成全他尽孝,在他不得志时给他信念,在他有幽囚之境,生死之交,冒死让贤,让他代替自己担任宰相之职。
他用他的生命来了解他,用自己所能做到的极限,来成全他的心志。如果有人这样对你一场,难道你不愿把整颗心都交给他,用余生护他周全吗?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们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鲍叔牙帮管仲完成了自我实现的需要,管仲回报给他的,是从此富贵优游的人生,以及后代十余世都享有的封邑。亲密的友人之间是如此。亲密的爱人之间也是如此。
你的需要停留在哪一层?你想得到的那个人,他的需要又是什么?在你向他提出索取的要求之前,有没有满足他的需要呢?
chapter 02
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你伸手朝对方要,对方就伸手朝你要,最后谁也得不到。若能看到对方的需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把他的缺失都填满,那他一定会以你想要的方式回馈你。遗憾的是,人往往以爱对方为名,行爱自己之实,即便是一个阶段之内的无私付出,也终会图穷匕首见。
张爱玲说,有些人对爱的理解,只是爱。所以一旦你目的显露,胜负心分明,你就已经输了。
chapter 03
我还听说过一个道理,在关系里面,谁的需要多,谁的权力就少,谁就处于弱势。所以你要的越多,依恋的就越深,地位就越被动。你还想控制局面,驾驭得失,怎么可能?
为什么在单位里员工处于弱势?因为他的需要都掌握在领导手里,领导是发薪水的角色。直到他业务精进无可替代。 为什么社会底层的人被称为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对社会贡献无几,只能争取保障,接受施舍。直到他出人头地。
为什么你在关系里处于弱势?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心中所想,不能完成他人生在世的梦想,甚至不能陪伴他走在完成的路上,你并没有真正拥有他,却把自己的索求全部寄托在他身上,那么他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他转身离开,你就被遗弃。
怎样成为关系的主人?学会给,成为主动付出的那个。同时降低自己的需求,自己内心的缺失靠自我来修复,而不是靠别人来填补。
chapter 04
欲取之,先予之。
这不是谋略,不是攻心术,而是一种情之禅。 就像朱丽叶对罗密欧说: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感想:
欲取之,先予之。 我一直不懂这个道理,甚至还觉得,他不给我,我为什么要给他呢。 殊不知,这样的思想往往把关系推入深渊。
我的生活,就像文中所说,我问他要,他也问我要,最后谁都得不到。 不是双赢,而是共损。这样的经验教训实在有太多了。 那么,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换种方式,想要什么,就先给别人什么,看看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不一样些?
"要的越多,依恋越深,地位越被动。" "给予的越多,越富有。"说的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