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猪场
作为主持工作的副组长,刘莫上任的第一件事情,仍然是继续坚持“生态猪扶贫”的思路。毕竟,已经被行业和地方政府广泛报道的项目,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当然,刘莫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是黄仁达,没有“黄大仙”的演技,更没有“黄大仙”的神通。不过,好消息是黄仁达已经升任深南市局(公司)副局长,扶贫工作也是其分管工作之一,黄仁达作为这一项目的总导演,他不会放任这出戏穿帮或者演砸。
刘莫做的第一个调整,就是将产业扶贫的思路真正落地。他找来了黄仁达的小舅子朱常鄂,商量能否由朱常鄂投资在南坡村建厂。朱常鄂起初坚决不同意,毕竟南坡村交通不便,又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所谓“穷乡僻壤出刁民”,去年的扶贫猪项目仍然让他心有余悸。
为了说服朱常鄂,刘莫又是托黄仁达的关系做思想工作,又是三番五次地上门晓以利害,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一份“生态猪场”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运用自己所学的营销学专业知识,不仅分析了“生态猪”的市场前景,在项目合作上进行了精巧设计。在新的“生态猪场”项目下,扶贫资金和猪场老板朱常鄂是现金出资方,村委则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资,帮扶对象可以优先作为生态猪场的工作人员,获得劳动报酬,此外,扶贫资金所占份额的利润分红还可以作为扶贫资金资助帮扶对象。
“猪哥,在这个方案中,您占4成,扶贫资金占4成,村委占2成。”刘莫在最近的交往中已经和朱常鄂打的火热。朱常鄂比刘莫大6岁,尽管没读过什么书,但生意做的确实相当精明,而且人情练达,豪爽,讲义气,尤为重要的是,朱常鄂相当敬重读书人,这让刘莫相当感动。
“刘老弟!单凭你这个方案,如果是你个人的项目,老哥我肯定投你,支持你!”朱常鄂吐出一口烟,把方案书放在沙发的扶手上,眼睛看着刘莫,继续面露难色地说道“但南坡村真不行!那属于烂泥扶不上墙,前后扶贫多少年啦,越扶越穷!我这80万真投进去了,就跟前面的扶贫资金一样,绝对是石沉大海!”
“猪哥!这次不一样,管理人员、经营人员都是咱们定。而且,现在政府领导也很重视,村里面的干部也不敢乱来。村委那边已经谈妥了,他们出猪场的山地,整个大南山阳面的那一片地都归猪场用,才占2成股份,而且绝对保证不干预猪场经营。”
朱常鄂去年去过几次南坡村,他知道大南山阳面的山坡有多大,那地方保守有800亩地,而且环境也不错,山泉水源丰富,确实是养猪的好地方。
“刘老弟,这样吧!你再去跟村委那边协调一下,他们那两成股份能不能让出来,咱们以租金的形式向村委每年支付场地租金,这样就可以确保猪场为我们完全控股经营。”朱常鄂给刘莫续上一杯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莫起初并不理解朱常鄂的用意,也是在很久之后才觉得朱常鄂这个方案的精妙之处。
简短直说,刘莫很快与南坡村的村委进行了协商,并敲定南坡村以大南山向阳坡山地每亩年租金500元的价格向项目方出让土地使用权,每年的租金以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结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黄主任尽管同意了这一方案,却坚持要自己出资10万元参与“生态猪场”项目,并且承诺自己不干预猪场经营。
最终,“生态猪场”项目确定的出资方为:朱常鄂的朱氏投资公司出资100万,占50%的股份;扶贫配套资金80万,占40%的股份;黄主任以其儿子的名义出资10万,占比5%;作为项目发起人,刘莫以父亲刘慈安的名义出资10万,占比5%。
在黄仁达的疏通下,项目很快便得到了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同意,一路绿灯,朱氏生态猪场拿到相关环评和注册文件,不到1个月就正式挂牌成立啦。如此小的投资项目,原本是惊动不了市领导的,但只因为是扶贫项目,市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亲自参加了猪场的奠基仪式,还承诺要求交通部门尽快拿出专门资金解决南坡村的“交通难”问题。朱常鄂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暗喜,心想着当时要不是刘莫坚持,自己说不定就错失这个机会啦。
生态猪场尽管规划很大,但第一年只是进行了小规模的尝试,只拿出5亩地,首批投放了1000头猪仔,主打散养、谷饲慢养、零添加剂的生态猪。
尽管项目初期规模不大,朱常鄂还是给予了高度重视,挑选了老练的饲养师傅负责养殖。刘莫则组织帮扶对象参与日常饲养,并在猪场成立之初就开始着手品牌规划和建设问题,确定以“南山牌”作为生态猪肉品牌,并将目标市场定位于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
经过了300多个日夜的苦苦等待,第一批南山牌生态猪终于在2010年“五一”隆重上市。如刘莫所预想的一样,南山牌生态猪一炮打响,尽管定价高出一般猪肉近一倍,但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甚至还出现了假冒南山牌的生态猪肉。
朱常鄂自然也是喜出望外,破天荒地在南坡村开了庆功宴,并当场给参与猪场工作的帮扶村民派发了奖金。那一天,黄仁达、朱常鄂、刘莫和村里的黄主任在猪场旁边搭建的简易办公房一直喝到深夜。尽管不远处仍有飘过来的猪粪臭味,但众人依然吃的津津有味,他们畅谈着下一步的规划,最终决定当下最紧要的是赶快在这里建一个像样办公房,也好方便接待上面下来的视察领导。
生态猪的开门红,让众人信心倍增。很快占地近50亩,年规划8000头养殖规模的生态猪场继续得以扩建。众人都在期盼着一场更大的丰收。然而,在山坡脚下一场危机却在悄然酝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