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膏满黄肥时

作者: 拾荒旅者 | 来源:发表于2023-10-18 13:16 被阅读0次

    又到深秋,每当这时,螃蟹正膏满黄肥,又到了吃蟹的好季节。

    平常人听到大闸蟹,自然而然便想到苏州的阳澄湖。据说那些选择秋天去苏州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那一口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不过,阳澄湖大闸蟹由于炒作和产量有限,据说在阳澄湖镇,各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现象已经是见怪不怪。而市面上出售的阳澄湖大闸蟹,估计其中什么地方的蟹都有,就是很难有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以至于能吃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的人恐怕无多。所以,作为外地的工薪狗,我对阳澄湖大闸蟹确实毫不动心。

    在江西南昌的进贤县,有一个军山湖。军山湖的蟹,此时也已经到了肥美的季节。前些年,每到蟹肥季节,便约上三两好友,驱车前往军山湖,就在军山湖畔的酒家,现捞现做。此时的蟹,最好的吃法便是清蒸,恰到好处的火候,没有太多调料,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大闸蟹原始的鲜甜,黄酒配上一些姜丝经加热后上桌。围桌而坐,黄酒肥蟹当前,便开始朵颐。

    母蟹有黄,公蟹有膏。掀开蟹盖,凸起饱满的蟹黄蟹膏便暴露出来。一口下去唇齿之间,瞬间被蟹黄蟹膏的鲜甜香味裹得严严实实,绵软黏糯的膏、黄入口即化,此时的舌尖与喉咙无疑是最幸运的器官,饱尝至味,回味无穷,更有一丝清甜的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大大的蟹螯更是蟹最美味的部位,剥出的蟹肉洁白鲜嫩,一口蟹肉一口黄酒,让人不由想起《世说新语》里的那位被称为“蟹神”的东晋名士毕卓,他在酒足蟹饱后赋诗:“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在他看来,只要能喝酒吃蟹,人生就足够了!魏晋豪放之风,令人不禁莞尔。

    如论对蟹的美味解读,我对清代李渔的那句话印象深刻:“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李笠翁是清朝著名的戏剧家,还精通诗词歌赋、园林建筑、文玩雅器,是一个文学成就极高的人,却是一位精通饮食之道、嗜蟹如命的吃货,他对饮食之道的理解,主要便集中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他在书中大谈自己对螃蟹的喜爱: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则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名,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自初出之日始,至告竣之日止,未尝虚负一夕,缺陷一时”。他对蟹情有独钟,被人称为“蟹仙”,家人常取笑他为“以蟹为命”。他把每年的九月、十月称之为“蟹秋”,并早早存好了买蟹的钱,并自称其为“买命钱”。他有一女婢,由于特别精通螃蟹的做法,李渔为其改名为“蟹奴”,专门给他做蟹、剥蟹。

    在李渔看来,蟹是天下最精致的美食,他说螃蟹是“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还很讲究螃蟹的吃法,认为要遵循“自然”之道。他在《闲情偶寄》里写道:“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而食。”意思是最好整只蟹蒸熟了,放在盘中,端到桌上,听任客人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吃一螯,只有这样吃,蟹的鲜美,才丝毫不会失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句台词:“上等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与李渔的饮食之道不谋而合。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对贾府吃蟹这件事也有记叙,富贵繁华的大户人家,一次普通却“吃一顿够庄稼人过一年”的螃蟹宴,,自然讲究异常。尤其是八七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中,其中使用的“蟹八件”很是形象地描写了苏州人如何吃蟹。其用心仔细,无不透出南方人对饮食的细心和考究。据说苏州现在吃螃蟹时还会沿用这由蟹盆、斧、钳、刀、针、勺、圆锤、剔凳等组成的“蟹八件”,拆剥蟹肉也有讲究,敲、刮、捻、钩、拉,那份精致,让人叹为观止,

    我等平常人吃蟹,可不像苏州人那样文质彬彬,而大多是“武吃”,直接上手,先爪子后身子,与口舌密切配合,相较于苏州人的精致自是吃相粗放,却也不失先贤们“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洒脱气质,如此朵颐美味,亦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到膏满黄肥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hc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