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年的会试,王守仁与唐伯虎同时在北京参加
试卷一发下来,王守仁很快就发现,有一道策论题目相当困难;一些人只是看了题目,就当场两眼一黑,被抬了出去;另一些人瞪着绝望的双眼,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依然无从下手;还有一些人则干脆草草写完,就此放弃
王守仁尽管有话可说,也感觉相当吃力,对于能不能中进士,他已经不敢抱太大希望了
而才子就是才子,在悲伤与烦恼气氛笼罩的考场上,在别人的一张张愁眉苦脸映衬下,唐伯虎自信的表情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当自己已经做完全部科目,甚至还有时间回头检查有无错别字之时,看着满世界的其他人悲伤逆流成河,这种感觉是何等美妙
出了考场,与其他考生一起喝酒时,唐伯虎也丝毫不掩饰得意之情,显得信心满满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酒后一句多余的昏话,却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那他到底说了什么呢?
他看着同学们那一张张苦瓜脸,轻描淡写地说:“本年的会元肯定是我,不可能是别人!”
很快,这俩先进分子就被锦衣卫请去了,当然不是喝茶聊天这么简单,而是让他们品尝一下各种自行研制和引进的刑具
两个书生哪经得住这个折腾啊,很快就被迫承认,自己事先得到了考题,是徐经从主考官程敏政那里买来的
既然招供了,朝廷很快也就做了处理:这两人被贬为小吏,终生不得为官
有人倒霉就有人受益,因为取消了前面两个人的资格,王守仁的名次也提前了,第三次参加会试的他顺利过关,并在接下来的殿试中取得了二甲第七名(总排名第十)的成绩,赐进士出身;纵然和老爸王华的当朝状元荣誉相距太远,但毕竟取得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十余年寒窗苦读后,终于金榜题名
————《王阴明传》节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