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虚妄,皆是红尘的苦海。
庄子有一次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幻化成一只蝴蝶,但是庄子醒来之后又疑惑:不知道是庄子梦里幻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幻化成了庄子。
或许人生正是一场虚幻,梦里梦外,有谁知道孰真孰假?
我们不必追究真假,我们的人生,或许也是一场幻化。
在时间的沉沦中,我们幻化而来,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存留了几十年,繁华落尽,从这个世界再次消失。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你追求什么,而是在你追求一些事情的时候,还能不能保留初心,会不会被世俗的观念蒙蔽了内心。
世俗的虚妄是什么?
世俗的虚妄执念是功成名就,是名利双收,是物质的极大满足,所以世俗的观念,让很多人在其中丧失了自我。
同样是生活,同样也是活着,有的人活了一生,一味的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追求世俗的观念,但是最后却越来越空虚。
总以为世俗的一些东西能够满足自己的内心,但是活到最后的时候才知道,那一切不过是一场虚幻。
但是有的人则不同,有的人活得纯粹,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之下,从来不以外界的事物为根本,而是追求内心的一种超脱和精神,永远能够保留内心的一份原则。
这样的人,即便是在短暂的人生中丧失了一些利益,但是从长久的角度来看,他收获的是至高无上的一种纯洁精神。
《道德经》之中,老子说: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长治法则,这叫做玄德,玄德是深不可测远不可及的,和万物一起复归于道的质朴,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
其实这便是“大智若愚,淳厚朴实”的意思,从远的角度来看,人心淳朴,能让天下安宁,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自我的内心淳朴,遵守大道,便可拥有真实的人生。
没有人喜欢生活在伪诈的环境里,也没有人喜欢和伪诈的人打交道,那些只把眼光盯在利益高低,成败得失上面的人,总会让人感觉有一些厌烦。
而返璞归真,在物物嘈杂的环境里保持初心,并非是一种形式,而是心灵的回归,让内心达到和谐统一,这才是悠然自得的真境界。
《割席断义》这个寓言故事我们都听过。
最初,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的时候,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这个时候依旧挥动着锄头,跟除掉瓦块一样。但是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然后才丢掉。
后来又有一次,两个人同时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当时有达官贵人乘坐着豪华的轿子,从门口走过。
管宁依旧安心的读书,但是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于是管宁一气之下割断了席子,与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但是面对着金块和轿子过门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做法却是不同的。
华歆看到了金子,有了世俗之念的举动,但是管宁则有不一样的淡薄和清高,有着视金银如瓦土的精神。
在读书时,华歆因为经不住外界的诱惑而分心,但是管宁却不为所动,这样的差距让他们割席断义。
最后华歆当上了官职,但是管宁则始终如一,甘于淡薄。
人的一生经历无数浮华,对于性情淡薄之人,不会刻意计较名利诱惑,而是持守一份简单纯粹,追求的是内心的一种高尚,内心的一种操守与初心。
《菜根谭》之中说: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听任他人去争名逐利,但是不因为别人追逐名利就疏远他们,恬静闲适,是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但是不因此而夸耀清高,不沉迷于名利的追逐。
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畏一切的事物和道理所羁绊,也不为虚无的道理所困扰”,能做到这样,便得身心自由自在。
其实人生不是苦海,但是人生的世俗欲念是苦海,追逐世俗之念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痛苦。
我们在人间沧海中沉浮,想要获得解脱,其实最重要的是返璞归真,保留初心,不以外物世俗欲念为主导,这样便可脱离苦海,否则被欲念驱使,一切只会显得更加空虚。
不被外物所迷惑,用淡泊名利的心思来受人敬重,这才是自己本性最有意义的力量。
这并不是一种自命清高,而是找寻真正意义上的清静,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不能离开外物,但是也不可完全受外物的摆布和羁绊 。
因为外物一切都是虚幻,人生也不过是一场虚妄,领悟真性,找寻俗世修行最真实的自在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