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借不能读?

作者: Hera0417 | 来源:发表于2015-11-15 09:46 被阅读1393次

这是一句让我怀疑了很久的话。

其实,袁枚在《黄生借书说》写下这句话是有其用意的。要理解这句话,估计还得联系起后面几句:“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然而,我还是不太喜欢读借来的书。

虽说现在出于课程需要和个人兴趣,我不得不经常去校内图书馆借一些书过来看。

即便借到的书是自己想读的。一触碰到那不知被翻了多少次,渐趋磨损甚至脏污的封皮和内页,心里就不是滋味。不知是否有人与我同感。

谁让这本书是借来的?早在我拿到它之前,便已有不少人阅读过它。在这些人里,自然还有一些不懂得妥善保护书籍的、待书随意的人,这些人往往又比真正的爱书者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书在借来之前就不知要被糟蹋多少次。耐着性子小心翻一本有明显损毁陈旧痕迹的名著,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尴尬,极别扭的。

何况读书时,人所处的状态并没有那么轻松,因为我们总想着那似乎近在眼前的还书期限。一旦读完这本书,还得及时将它送还,让它落到下一个陌生读者手中。从此与它形同陌路。

一次次匆忙而紧张的借阅,简直像一场场露水情缘。如果不作些摘录,估计我会很快将每一本借来的书遗忘干净,就像从来没有打开过它们一样。

所以我会更喜欢买书,读自己买来的书,是惬意而又郑重的。因为它已然归你所有,是个人书架上标有“某某存阅”的藏品之一,轻慢不得。

书非借不能读?

我不怎么爱读借来的书,也就不太愿意把书借给别人了。

从以前到现在,总会有不少人找我借书。从报刊杂志到各种精装书籍,他们似乎都打算向我直接索取。然而我迟迟没给他们答复。只因太珍惜已有的藏书,结果竟开始不信任每一个打算从我这里借走书的人。弘一大师曾说过的一句“敬惜字纸”,我始终铭记在心,而这一点有几人能做到?如果别人把你的书借走,却将书弄皱或直接忘记归还,未免就太没心没肺了。这些倒霉的事,谁也不想碰到吧。

   事实上,书痴们在某些程度上几乎等同于吝啬鬼——他们打心眼里不喜欢随便把书借给别人。试想一下,把一本心爱的书借给一个不那么熟识的人,不知何时才能收回,有哪个爱书者愿意?

记得《书情书色》里亦有这样的感触:把书借给陌生人,犹如看着女儿被陌生人带去各种乱七八糟的聚会。等待这本书,就像等待深夜仍不归家的女儿,

这种等待实在不好受。

所以只能对那些企图借书者们说一句,如果真的有想读想借的书,何不直接去买?

或许,把“书非借不能读”改为“书非买不能读”,才更妥当?

相关文章

  • 每月阅读10本书,其实我的书都是借来的

    1 最近简书发起了一个话题“书非借不能读也”,评论多达968条,热闹非凡,我也来凑个热闹。 “书非借不能读也”出自...

  • 分享阅读是一种乐趣!

    “书非借不能读也”,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

  • 书是实践的灯塔

    书非借而不能读,读书的意义在于充实自己,

  • 书非借不能读

    以前真没觉得书非借不能读的真正深意,今天我算真体验了此话的深意。 至从我办了张借书卡,开始借书回来看,书非借不能读...

  • 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吗?

    “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来源于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

  • 书,非催不能读也!

    古语曾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初始甚以为然,但后来却改了看法,觉得应为:书,非催不能读也。若说缘由,自身就是例证。 ...

  • 书非借,不能读

    非常认同“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说说我自己的读书经历吧! 最早开始接触课外书是初中,开始大量如饥似渴的想读课外书...

  • 书非借不能读

    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现在似乎已经不适用了,但是这个春节假期快速、完整的读完了几本书,且这些书都是借来的,是不是真的...

  • 书非借不能读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腹有书香气自华”,于是就迫不及待的跑了三四个书店想找一本有眼缘的书,来提提自己的气质。 ...

  • 书非借不能读?

    这是一句让我怀疑了很久的话。 其实,袁枚在《黄生借书说》写下这句话是有其用意的。要理解这句话,估计还得联系起后面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非借不能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jk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