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儿子和妈妈通电话,在通话过程中感觉自己表达挺好的,跟儿子一副说教的感觉,认为这样的表达是再教儿子如果做到有效的表达,然而我却忽略了他到底能否接受的这个问题。
暑假期间他来南宁跟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去跑业务后来谈的那个项目谈下了,我答应他给他买乐高作为奖励,昨天一早就在网上给他购买了,晚上很开心的把这个事情跟他说了,而他奶奶听到我给他买了东西,心理就不开心了,总是觉得我乱花钱,尽是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就开始在我儿子旁边说些负面和拒绝和抱怨的话,还老是说买这些有什么用呢?因为孩子跟在奶奶身边,她的情绪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也干扰到他的原本状态了,整个人就不开心起来,而且情绪低落也是有情绪的,他甚至都没有勇气继续坚持去要这份礼物了,没有了那份幸福感,当时我意识到问题所在了,就告诉他我给他买这个乐高那是因为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奖励他值得拥有,而且还鼓励他跟他奶奶表达出来,并告诉他写什么要买乐高而不是其他玩具,玩乐高可以训练专注力,耐心,细心,如果家人有时间可以一起拼图,这样是家人具体活动是互动非常好的方式,不是为了玩而购买,乐高有它独特的功能,告诉儿子奶奶不支持给他买乐高那是因为奶奶不知道乐高背后带来的礼物,更加不知道乐高有什么意义,你有必要告诉她解释给他听,之前你可能也不懂,我今天跟你讲,你需要做的就是由你亲自去跟奶奶讲解释给她听。
然后孩子就说,奶奶就已经在旁边了啊,她听到了,我说不行让他需要亲自去跟奶奶讲,这是训练他的有效沟通能力,需要去表达清楚,然后也是因为这样他就又不愿意跟我再说话了。虽然他表面上说好的,他会去做,但是更多的时候就仅仅是一个回应而已,这不仅是他回应的方式,也是现实中许多人共同的通病,我自己也是从这这样的阶段成长一起来的,这是认知和沟通的障碍,我很幸运进入社会后遇上了好的领导和老师非常耐心的训练和教我带领我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沟通障碍,到现在才有勇气做到真实表达和有效沟通,这个过程很难我花了近10年的时间在学习,而面对孩子我却显得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反而有些急躁会觉得他怎么不愿意接受和愿意去做呢?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去沟通因为他还没有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效沟通,有担心有怯场,害怕说错,担心被骂,担心被批评这都是很正常的,成长教育道路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的,反观自己直到现在依然还有很多需要去调整,还有很多沟通不到位,而为何要求孩子能够做到此刻你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呢?这样的沟通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孩子是没有错了,如果还没有做到那是是因为教育还不到位,沟通还不到位,所以哪怕是同样一件事情,需要多方面去沟通,而且在沟通方式语气口气上态度上都需要做出调整,更为平和的回应对待,所有的沟通前提是先处理好彼此情绪,然后方可达到有效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