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 〈五〉
七十年代初,我国从美国凯洛格公司和荷兰大陆公司引进了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生产线13套。赤水有幸由化工部指定建设安装其中一套。
当时运输道路狭窄弯多险恶,设备庞大,公路根本无法将设备运到现场。最后确定走水路由长江经赤水河运往赤水连鱼溪码头。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达,需要对赤水河航道的险恶滩头进行航道疏通。为此赤天化建设由多个县组建成半军事化的民兵团进行突击会战建设。平整场地的团队,建设团队,设备安装团队,疏通航道的团队。几万建设大军云集赤水。
我所在的团是疏通航道的团,团队建制以县委单位,然后分连,排,班各连承接一段河床。我们公社下乡的知青全部分在一个排。吃住全部是零时用围席搭的工棚。
赤水河一条红色的河,中国现代历史的胜利转折,由这条河而迈出胜利坚实的第一步。我们所疏通的河道是离入长江口不到30公里的地段。
需要深挖的险滩,已由专业的航道队将水道改变,然后放炮将险滩石头破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炸碎的石头土石方运走,使航道降低,水位升高。整个险恶滩头在日复一日,历史四个月的人挑肩扛,终于将整个航道疏通。
从寒冷的冬天奋战到夏天,风里雨里,单薄的我无疑于一次练狱。荒郊野岭上搭建的工棚,潮湿而阴冷。青春萌动的我们闲假时分,不时到女生工棚前骚扰,渴望引起她们的注意,唱歌喝酒成了业余的唯一作为。
连队转场到建厂总部所在地,担当起平整场地的任务。每天以泥土打交道,营养和生活的低劣,整个人骨瘦如材,亳无搏鸡之力。加之赤水河谷灼人的阳光,35度以上的高温使整个人随时在桑拿中蒸烤,稚嫩的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
青年人集聚的地方,需要文化生活的充实和活跃,我有幸抽到团部搞墙报和黑板报编排和出刋。战地报道,好人好事,生活指南等等,每周换一期。我此刻体会到有文化的轻闲,不受皮肉之苦,日晒雨淋的幸福。
在工厂即将建成投厂的时侯。76年三月我选择了当兵,结束了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时光。以群力生产队农民的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离开了家乡。告别了知青生活。
人生在不经意中又进入了另一次转身。青春在一次又一次命运的安排中转变角色。又将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和命运的安排。
知青,一个特殊年代的产物,曾经用弱小的身躯,挑战极限顽强的抗争,让父母的落泪到天明,我们并没有历经血雨腥风,却领略了饥饿动荡的岁月,饱尝过无数的艰难历程。铭记可歌可泣的美名一一知青。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