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给教师
全人之美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 | 今日演讲

全人之美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 | 今日演讲

作者: 魏智渊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14:00 被阅读216次

这是今天上午(2018年3月17日)我在全人之美课程联盟会议上的演讲,演讲稿同步发出,敬请批评。

我们总是习惯于给人贴标签。例如,我身上就有一个标签,叫「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最近五年,我研究过许多领域,唯独没有研究过一个叫「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所以,我经常被迫回答一些我认为问错了的问题,例如——

一个老师,究竟要做怎样的准备,才能适应全人之美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呢?

1

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检讨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个逻辑前提。

在刚才的表述中,至少隐含了一条假设:

只有教师准备好了或足够优秀,才能执行全人之美课程。概括一下,叫「教师先于课程」。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修正一下假设,不是「教师先于课程」,而是「课程先于教师」。课程先于教师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课程比教师重要」,一层是「教师通过课程发展」。

为什么说课程比教师重要呢?

我举个例子,如果把教师比喻成厨师,那么,如果你的材料只有土豆(课文),然后,厨师们天天聚在一起研究土豆的作法,研究一辈子,进展甚微,出现了两个结果:一是学生营养不良;二是学生厌恶土豆。然后,摆在我们面前就有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尽可能地通过烹饪保持土豆的营养?二是怎么在不损失营养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土豆的风味?换句话说,怎么通过一篇篇课文完成语文训练,怎么让孩子喜欢语文课?

在这里,提问方式是不正确的,问题成了:怎么烧好土豆,尽可能保持土豆的营养与风味?

实际上,正确的问题可能是:怎么确保学生身体的营养需要?

这样,我们就能够跳出土豆思维,引黄瓜进来,西红柿进来,大大地增加菜品的数量和品种。菜品丰富了,营养均衡了,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你会发现,厨师不只会做土豆了,他还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做各种不同的菜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会不断地迭代,进化。

应试教育是什么?是以削弱学生生命的丰富性为代价的。

全人之美课程有可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它可能蕴含着两次解放,或者说两波红利。

第一波,是以品种和数量为特征的。有人问我,怎么把晨诵上好?怎么进行整本书共读?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要首先要问的是,每一周,每一个学期,每一年,你们学校或班级的孩子,晨诵了多少首诗歌?读了多少本书?在这里,教师发展的关键,不是如何深刻地理解一首诗歌或一本书,而是让孩子们爱上诗歌,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并通过研究一些技巧,促成数量上的突飞猛进。怎么解决数量和热爱的问题,就是这一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以新港实验学校为例,最近几年,每一个一年级,都发展得越来越好,为什么?不是因为教师越来越优秀,因为每个一年级都是以新教师为主,而是课程整体上越来越成熟。很自然地,是课程推动着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而不是反过来的。因为反过来意味着,等教师成熟了,学校才能进步。

第二波红利,则是在精确写作、审辩式思维、名著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突破,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深度学习。第一波红利重在课程的宽度,这一波红利重在课程的深度。这一轮课程,相对而言,比较依赖老师的个人素养,但在课程中修炼,仍然是专业发展的最快的路径。

在今天,运城国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释放第二波红利的问题。而全人之美课程刚起步的学校,则面临的是第一波红利如何释放的问题。

2

概括一下刚才的意思,我的观点是,不是「教师先于课程」,而是「课程先于教师」。我是澄清一下问题可能隐含的前提,那么,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

一个老师,究竟要做怎样的准备,才能适应全人之美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呢?

有人很自然地说,多读些书吧!

所以,经常有人留言给我:魏老师,请给我推荐几本书吧!

很少有人意识到,以阅读来促进专业发展,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相当于你生病了,给医生留言说:

「请给我开一点药吧?」

医生说:「我怎么知道开什么药?」

「你不是医生吗?你感觉到什么药比较好,就给我开什么药吧。」

我们总觉得,一个人要读很多很多的书,才会成为一名好老师。现在当然又加了一条,要读经典的书,所谓的「根本书籍」。为什么呢?因为根本书籍,会形成更好的知识结构啊。如果我这样讲给你,你当然会觉得非常有道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你不知道要读什么书。

给你全世界最好的书单,多数人也坚持不下来。

勉强能坚持的,发现许多书根本读不懂,读不透。

好不容易读懂了一批书,却发现在实践中,没有什么用。

有时候,好不容易获得了一把锤子,周围却没有钉子。

以博览群书、研读经典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一种学院派思维,根植于人文时代的贵族传统中。

打个比方,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暴力街区,时刻面临着被欺凌的危险。这时候有人告诉你,你要修炼中国武术来保护自己。怎么修炼呢?先要练好基本功,从挑水劈柴开始吧,先来个三年左右;然后,再修习内功,调理气息,这好歹得五年吧……问题是,你能活到那个时候吗?恐怕,水还没挑完,你就已经怀疑人生了。

老司机会告诉你,别傻了,你先要确保自己活下来啊!所以,第一步,你得学会如何识别和防范危险,君子水立危墙之下。第二步,一旦躲不过,就要有抗挨打的能力。第三步:你要学会一些基本的防身术,甚至携带必要的哪怕是辣椒水这样的工具。这以后,你再考虑怎么长远打算。怎么长远打算呢?你要练习的,不是中国武术,那是修身养性用的,你真正要学习的,是对抗技术,从一对一到一对多,这叫「无限制格斗」。

新老师上岗,这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暴力街区」,那么,他首先要做什么?是扔一堆书让他读吗?

当然不是。

他首先要活下来。

哪些事不能做,哪些风险要防范?这是首先要学习的。例如,你做哪些事,有可能导致家长的投诉?你不做哪些事,有可能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等等。

你还要考虑,应该建立怎样的程序来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致富,先修路」,解决了上述问题,你接下来要修炼的,仍然是无限制格斗。换句话说,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自我练习。

这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所谓的教师发展,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自我进化。

不是以阅读为中心,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然而,你知道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吗?

3

对问题的定义,将决定你是一个经验型的问题解决者,还是一个专业型的问题解决者。

(大多数人两者都不是,而是「路径依赖者」,循常规而行,不加反思。)

例如,你要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那么,你就要对你面临的问题进行定义。例如,我们通常会认为自己面临如下问题:

1.学生缺乏写作动机,怎么办?

2.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3.学生写作时情感虚假,怎么办?

……

然后,我们会生成一些解决方案。

那么,南明写作课的研究,提出的是如下问题:

1.当学生离开学校后,在漫长的一生中,他究竟需要怎样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2.这种写作能力究竟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以怎样的方式组织成了他的经验?

3.怎样设计有效的训练,帮助学生构筑这种经验?

……

显然,这背后涉及到一组专业知识:课程与教学论、认知心理学、写作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等。

这背后更涉及到你处理这组专业知识的思维框架,尤其是反思性思维水平。

最后,还涉及到你的知识观、信念及价值观系统。

经验型的问题解决者,高度依赖于情境;而专业型的问题解决者,则会依赖情境而超越情境,进入到形式化思考,以此来提升经验的深度程度。就像无限制格斗,如果只是拘囿于情境,那么顶多是个街头小混混,要成为格斗家甚至大师,就必须在形式化的层面研究格斗本身,这就是一种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科学训练。

一位老师,他知道怎么跟家长沟通,能让家长很舒服;他知道怎么跟孩子打交道,能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同时让他努力学习;他知道怎么讲课有意思,能吸引学生;等等。一般情况下,这已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了。但是,六年下来,他的班级,可能比别的班级发展得好一些,但是,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一个专业的教师就可能不同。

那么,究竟怎样摆脱经验主义限制,迈向专业主义呢?

我想,这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摆脱经验的限制,本质上是摆脱自我的限制。而摆脱自我限制的唯一办法,就是与外部环境交换能量。

用一句话来概括:寻找并建立高价值的连接

例如,有意识地追踪相关领域的最优秀的成果,就是一种高价值连接。与相关领域出色的专家或教师建立关系,哪怕是单方面的聆听关系,也是一种高价值连接。与同事、学生不断地建立共同体的关系,也是一种高价值的连接。

 全人之美课程联盟,其本质就是一种高效且高价值的连接方式,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如何建立起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每一个教师,如何利用这种网络以及各种可能的连接,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获得飞跃,可能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任务。

最后,预祝全人之美联盟大会获得成功,期待全人之美联盟最终能够成人之美。

谢谢大家!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全人之美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 | 今日演讲

    这是今天上午(2018年3月17日)我在全人之美课程联盟会议上的演讲,演讲稿同步发出,敬请批评。 我们总是习惯于给...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说第一天全人之美联盟学校教师和南明旗下学校教师的教育叙事让人酣畅淋漓地领略了全人之美课程的多样性、创造性和生...

  • 全人之美课程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南明教育 ...

  • 教育,要为生命奠基

    十多年前,窦桂梅老师就提出:语文教育,要为生命奠基。今天阅读《高手教师》,书中介绍的"全人之美"课程体系下的教育,...

  • 魏智渊

    北辰教室 薛翔中 魏智渊是我们运城南风学校一直主张的“全人之美教育”的提出者之一(全人之美课程就是:舒展其身...

  • 向往“南明”

    我还是沉浸在前两天的直播课程里。虽然我不是“全人之美教师联盟”中人,但心向往之,但高度认同。所以忍不住自我宣誓了《...

  • 西安之行的粗浅感悟

    很荣幸能够跟着导师参加为期两天的全国第二届全人之美教育论坛暨全人之美教师联盟成立大会。这两天,很快,快到我...

  • 关于暮省 2017.5.6

    1.暮省不应该成为焦点,人格课程在“全人之美”中是最后一项。 2.人格课程要以道德发展图谱为基础,引导孩子向上攀登...

  • 全人之美课程思想溯源

    语言皆有其源泉。 南明教育(或曰全人之美课程)的话语和思想,有中西两大源泉。 中国本土这边,主要是《论语》《大学》...

  • 全人之美提名奖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有全人之美奖,每个班还会有一个全人之美提名奖,这个学期我被评为我们班的全人之美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人之美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 | 今日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kj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