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多篇文章里,提到过婶子。在农村,婶子大娘满天飞,今天我所说的婶子是我的亲婶子。
我家人员构成简单。姑姑们出嫁后,我记得奶奶教小堂弟,说,“咱家十口人。”
哪十口呢?我家五口,小叔家三口,加上奶奶,可不十口吗?
我家小孩子的构成也简单。我们姐弟仨,加上堂弟,三男一女。虽然我是女孩,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却得到了最多的爱。
父母之爱孩子,来自本能;祖父祖母之爱,是隔辈亲。叔伯之爱,源于血缘。
婶子之爱,出于什么呢?爱屋及乌吗?出于她的善良,出于她的仁心。
婶子是90年代初进门的。兄弟两个的人家,有两处宅基地。父亲身为老大,结婚早,分开单过,我家有独立的院落。
小叔是小儿子,他结婚有独立的房间,却没有自己的院子。对于婶子来说,院子里除了公婆还有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子。
农村建房,坐北朝南,一般是五间房。堂屋三间,东西各一间连着走廊。
奶奶家的砖房没有走廊,西边三间是堂屋,东边两间。小叔结婚前,爷爷奶奶住堂屋,东边的两间房是爷爷的修车铺。
如果没有多余的院子,农村娶儿媳妇时,一般是把堂屋让给儿子住。奶奶也是这样。
小叔结婚,爷爷的修车铺搬到了厨房旁边连接院门的一间小屋,东屋就成了奶奶的堂屋。
娶了媳妇就相当于成人了,成人当然就得独立。独立就是分家。没有多余的院落,一个屋檐下怎么分家呢?
婶子不是住了西边的三间堂屋吗?那就给他们在西边盖间厨房。于是,平了猪圈改了厕所,厨房盖起来了,家分了。
物质不富裕的年代,儿子和父母分家,真的是分不出去太多的东西。除了居住的房屋,媳妇陪嫁的家具,睡觉的大床,吃饭的灶台,哪里还有其他财产?看着满满当当的,其实口袋瘪瘪。相比于现在小青年们结婚后小家庭的富裕,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小叔分家后的窘迫,一点都不过分。
分家了,奶奶在东边原来的厨房做饭,婶子在西边新盖的厨房做饭。饭熟后去各自的屋里吃饭。田也分开了,各人干各人田里的活,谁的田里收的庄稼归谁。
田里的活小姑都能干,爷爷还开着修车铺,奶奶的日子过的要比婶子的日子宽裕。宽裕不是表现在饭菜上,是表现在腰包里的钱上。
人穷是非多。五十多岁的奶奶可不能用慈祥来形容。我奶奶勤劳能干,散事却也不少。虽然分了家了,我奶奶却还是一家之主。她说啥是啥,她说啥大家就得听着。她不找茬,但挑儿媳妇毛病的事,她也是干出来的。
人多是非也多。婆媳关系本就难处,何况一个院子呢?更何况家里还有个未出嫁的小姑子呢?那时候乡镇成衣很少,人们穿的衣服大部分是自己买布做的。所以家家都会有台缝纫机。缝缝补补,做些普通的衣物。
如果要流行的,就得去村里或镇街的缝纫铺了。人穷,可那个时候还偏偏容易流行这流行那。
记得有一次特别流行女士马甲。就是一块布,剪裁成好几个布片再连缀起来,叫几开几开的。小小的马甲,穿在褂子外边,收身效果特别好。一件漂亮的小马甲,成了大姑娘小媳妇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了面子的象征。
奶奶有钱,小姑做了一件,穿了出来。对门小媳妇的男人做点小生意,手头有钱,也做了一件,穿在了身上。农闲时,小媳妇们热衷于在村街上拉呱。拉什么?无非是东家长西家短,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呗!你这件衣裳真好看,在哪里做的?你怎么还没穿上马甲,快让男人给你做一件!
越没有啥越怕人家问啥!可有些人就是不顾及人家的自尊,偏要戳人家的痛处,显摆自己的优越感。眼看着和自己同年结婚的媳妇们都穿上了小马甲在当街比美,婶子都不好意思出门去。尴尬呀!抬不起头来呀!她也想穿,可她没钱。分了家本就穷,何况小叔还去济南读技校,学摩托车维修呢?
小叔不在家,不知道她的尴尬。奶奶有钱,看不出她的尴尬。她不能给小叔诉说委屈,也不能张口给奶奶要钱,怎么办?只能回娘家和自己妈说。最后是亲家外婆出资给她做了一件。
马甲事件当然不能算我奶奶的错,但从此件事情可以看出我婶子的处境。那就是在我奶奶眼皮子底下她出不开身。
后来,小叔修摩托车,也需要场地,就把他的小厨房扒了,改成了敞亮的棚子。叔叔家三间屋,最西边那间就做了厨房。好在有了煤气灶,不需要烧地锅了。
修车生意还好,婶子的手头宽裕了,可小叔也忙起来了,除了特别农忙时小叔帮帮忙,平时田里的活就全落到了婶子肩上了。对于一个五大三粗的健壮女人来说可能没啥,可她是个小个子呀!80来斤,个头小,婶子弱,干起活来就更费劲。同样的活,就比人家累很多。可她偏偏很要强,从不叫苦叫累,也不催小叔去田里帮忙,能干的自己一个人全干了。
她胆子小,特别怕蛇。天黑了,河坡里的田里,打棉花杈时,密密的棉花棵底下,特别容易趟到蛇。可是我也就只见她早回来一次,对我说“吓死我了!我特别怕那东西!”
生理期,每次她都痛的死去活来,浑身发冷,额头冒汗。可是遇到农忙,她也不能在家躺着。我说,“你歇一晌吧!这样怎么能行?”可她都是硬撑,没歇过一次。去诊所拿药,继续下田。农忙时干的可都是重活累活呀!
忙完了田里回来歇一歇吧,她又特别心疼我小叔。洗衣做饭,忙个不停。所以,结婚三十年了,我小叔至今不会做饭。
我奶奶善良,可脾气大,特别能嘟囔。爷爷不说话,小姑不说话,娶了媳妇的小叔不能说话,婶子更不敢说话。遇到婆媳斗嘴,我婶子绝对是处于下风,无招架之力。
我妈神经衰弱,动不得气,全家人谁都不敢惹她。从婶子进门,奶奶就交代她要让着我妈。忍着婆婆都够憋屈的了,无论对错还要忍着大嫂。
田里的活不比人家少干,家里的事不比人家还要操心,婆婆厉害,嫂子清闲,一大家子人,谁都有脾气,谁也不省心。这样的日子煎熬吧?真煎熬!
婶子是老大,有两个弟弟。我也是老大,也有两个弟弟。有时,我给妈说:人家的妈也就一个闺女,娇生惯养长大,你看看累的!你也是只有我一个闺女,我要是这样你心疼不?
那就说:是呀!有什么办法呢!
我眼见着人家妯娌吵架,兄弟反目,成为仇人;我眼见着婆媳吵架,婆婆被撵出院子,在村口盖两间小屋,漏雨又漏风。我奶奶的脾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泼辣,我很怕婶子有一天会发作,和我妈大吵一架,我们两家不搭腔。我也很怕她和奶奶大吵一架,把奶奶撵出来去村口住小黑屋。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从小跟着奶奶睡觉,耳闻目睹了家长里短。我见识了奶奶的得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却没见到过婶子的反驳没见到过她生气。我小学毕业,家里相安无事。初中毕业去了县城,家里也相安无事。不仅相安无事,还相处的特别好。
我高中每月回家每顿要吃三次饭。怎么个三次呢?我家吃一次,奶奶家吃一次,小叔家还要再吃一次。知道我回家,婶子喊我吃饭,我如果不去,她就会端着盘子把好饭菜送一点到家。我每月回家拿的生活费也有三份。爸给一份,爷爷塞给一点,婶子也会塞一点。上大学后,更是这样。
所以,虽然我家孩子多,父亲种田挣钱艰难,我们姐弟的吃穿用度倒并不太拮据。
我婶子不仅没有和我妈吵过架,和奶奶一个院子也住到了今天。
爷爷去世后,奶奶就不种田了,也不单开火了。她和小叔家一起吃饭了。
小叔婶子脾气好,不善于计较,修车铺的生意越来越好。摩托车不流行后,小叔改修电动车了,也卖新车。原来的棚子不够存放货物,在院门处又盖了新棚子。
堂弟结婚了,婶子的三间堂屋装修后给儿媳妇做了歇脚处。虽然堂弟两口子住在县城从不在家住,婶子也给他们留着,她和小叔住进了新棚子下的小屋里。
人心换人心,上了年纪的奶奶特别慈祥。婶子做了奶奶后,要经常进城照顾孙子。这时候奶奶就成了家里的大总管。她喂喂鸡鸭,做做饭,帮小叔拾掇拾掇工具。谁喊她去家里住几天,她都拒绝,“我走不开!”我婶子也劝她去姑姑家住两天,串串门散散心,她也不去。她不是不想去,她是不放心家里。有时我婶子在家,她也不去。她要给他们烧烧汤,喂喂家畜,让他们轻松一些。
我赚钱后,买东西,只要是有我母亲的,也必然会有婶子的。堂弟结婚后,堂弟媳妇孝顺,经常买衣服给她。堂弟媳妇比我有眼光,买的衣服得体又好看,我的孩子们一多空闲时间很少,我也就很少买东西给她了。
奶奶年纪大了,虽说身体硬朗,但按理说也得由兄弟俩照顾。婶子却从来没提过。出钱出力仍是她一个人。姑姑和我回娘家,都是在小叔家吃饭,她买菜做饭忙前忙后,从来没抱怨过一句。
每次返乡,我带礼品回家,她还总是嫌我乱花钱。逢年过节,我塞点钱给她,她总是不要。好不容易收下了,却以孩子压岁钱的形式还回来了。
老太今年八十五岁,和婶子一个院子住了三十多年。正月里下雨,摔了一跤,骨盆骨折,只能躺着了。
大姑从小伺候孙子,家里一大摊事,离不开。小姑家孩子不大,也一大摊子事,不能常住。我妈神经衰弱,不能熬眼,伺候奶奶的重担就落到了婶子肩上。喂药喂饭,擦洗按摩,端屎端尿,任劳任怨。
清明节我从临沂回来,在家小住。亲眼目睹了婶子的辛劳。奶奶白天躺着,迷迷瞪瞪一会儿一觉一会儿一觉,晚上却精神大好。白天不怎么尿尿,晚上睡不着,就老是想尿尿。从傍晚折腾到凌晨,一会儿要拿尿盆一会儿又要拿尿盆,一晚上七八次小解,让伺候的人怎么睡觉?往往刚迷瞪着,奶奶喊了。
我体谅婶子辛苦,白天让她去休息会,我来伺候老太。她才不去睡觉呢,伺候老太及时吃饭,空了帮小叔修修车子,去田里打打药,忙个不停歇,让人心疼。
我晚上要陪着奶奶,奶奶不许,说:“你身子伺候的好,有工夫!”婶子也不许,说:“你带着小宝,伺候不来!”我说我醒睡,奶奶叫,我肯定能听得到,她心疼我,还是自己陪着。
奶奶解大便,我拿了便盆给她。婶子说:“你别在跟前看着,她紧张。让她慢慢地解!”
我就走开,在房间另一旁等着。在奶奶旁边,也臭的呀!
一会儿后,我问奶奶:“解完了吗?”
奶奶说:“喊你婶子,你不会弄!”
我说:“还喊她干啥?我会!”
我抱起奶奶的腿,小心翼翼的抽出便盆,接着给她擦屁股。擦大便真的比擦小便麻烦多了。臭不用说,关键是一次擦不净,要擦好几次,擦不巧还会弄到手上。擦完要用湿巾再擦一擦屁股周围,要用纸巾抹干,还要抱起上身重新换个新垫巾。一通下来,累的我腰酸背疼。
我是一米六几膘肥体壮的年轻人呀,想想婶子一米五几的小个头八十斤的体重,她怎么能抱得动身高马大的奶奶?虽说奶奶上了年纪,瘦了不少,但她左胯骨折,用不上力气,抱起重的要命!
奶奶摔伤两个月了,还能配合点,一个人伺候大小便尚且如此累人,刚摔伤时不要更累人?婶子的辛苦可想而知。我原本想着婶子的辛苦,却没想到如此的劳累。
想起这些我心里就酸酸的。她可是没有享过奶奶的一天福,这么多年受了那么多的委屈,自己的亲娘都没伺候一天,却任劳任怨地把婆婆伺候的笑逐颜开。
亲家外婆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没用着伺候。二十多年,婶子总是个心事。如今伺候奶奶如此用心,真是让人感动。
都说婆媳难处,在奶奶和婶子的和谐关系中,婶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她善良,不计较,心疼人。疼小叔,疼堂弟,天经地义,可是她疼我疼弟弟疼奶奶。这就是大爱呀!
我们的大家庭和谐友爱,婶子待我们如同亲生,我们待堂弟亲如一家。兄友弟恭,妯娌和睦。长辈是这样,小辈也是这样。在婆媳关系难处的今天,媳妇的实力占了上风,然而兄弟媳妇们都和婆婆相处愉快,我和三个兄弟媳妇相处的也和亲姊妹一样。
外人都说,如此和睦的一家归结于奶奶的英明领导,只有我知道这个大功臣其实是婶子。
没有她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哪会有如此团结的大家庭?没有她几十年的不计较,哪会有我们姐弟的今天。
是她成就了我们,是她成就了我们的大家庭!
感谢婶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60881/dd10b3637647a30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