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
执教者:肖培东
师生问好。
师:这节课学习外国文章,看过的举手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写字,下面同学合上书。 词语听写
形容高原没有水的一个词,两个字。
说这个地方是一个不长庄稼的地方,四个
形容建筑物或堆积物倒塌,两个字。形容悠闲散步的两字词语,类似方言。有种树叫山毛榉,怎么写?
明确:干涸,不毛之地,坍塌,溜达,榉树。这几个词在文中都有注释。
:请一位同学朗读预习提示二,老师提示要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师:牧羊人和我见了三次面,最后一次写的最少,从19段开始,最后三个段落,请默读课文(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速度快。)
师:你画出了哪个句子?生1:最后一段.....
师:他做到了上天才能做到的事情。你为什么勾画这段?
生1:内心感受,表达敬佩。师:说说你怎么没画这段?生2:因为......
师:对老人的评价与赞美的句子画出来,这叫抒情议论,批注。生3:19段最后两句师:为什么?生3:对比
师:种树后的变化,批注:高原变化生4: 20段.....比.....贡献之大。
师:同是高原变化,二十段都是。那么有的地方勾,有的圈词。
生5:笑声飘荡...牲活变化.....师:高原变化,评价赞美。生6:19段第一句,赞美老人
师:植树时间长,交代时间人物事件,这句话引出第三次见面。批注:行文思路,生7:19段,那年已经87岁了,年老,贡献之久之大,我很久没来,但老人的贡献一直在.....
师:说话简洁,这是他的相关特征。批注:老人特征。总结:
行文思路,高原变化老人特征,评价赞美。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高原变化
车当牛军娜事华塔翠乡华华光师:请用这四种方法读前文,迅速勾画。高原变化: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学生分享句子,老师强调关键词。
1这里海拔千二三百米,一 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些野生的熏衣草。
2.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千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切都变了, 连空气也不样了。
老师指导朗读,一女生朗读。
师:牧羊人创造了奇迹,奇迹归功于什么?
生1:最后一段
师:体力和毅力。找证据的时候要具体,请找。
生2:读句子阐述。师:这是时间角度。
生3:第五自然段,生活一丝不苟,热爱生活.....
师:穿着,居家环境,这是个?
生4:是一个爱干净,对生活要求的人。师:热爱生活,注意细节。小细节见大智慧。再找找毅力。
生5:有三块,最大的一块.....师:数量词的角度。类似的句子?
生6:十万.颗....两万棵...将近一半
师:最有表现力的词?生7:一直!
师:要种下十万棵树,要撒下多少种子?生8:一百万!
师:毅力之坚! ...一个人说明了什么?生9:坚持,孤独。
师:世界上很多奇迹与孤独有关。还有?生10:双手。十五段.....师:体力。
生11:十段,橡树.....无......师:内心纯净的人
生12:十四段,种类多...战....专注师:很单纯。....为什么还种白桦树?生13:十六段,谷底湿润.....师:聪明会思考的老人。生14:信念!
师:从未动摇,坚定!
生15:树密牢固...不张扬!师:沉稳。
学生看板书齐读。
牧羊人靠体力创造奇迹牧羊人靠坚持创造奇迹牧羊人靠孤独创造奇迹牧羊人靠无私创造奇迹
师:这就是老人的奇迹。其实作者也创造了奇迹,文章是虚构的,作者又用了什么方法?
生:真实的时间
师:文章中还出现了谁?生:我!
师:这就是第-人称的好处,增加真实
师:可否用老人为第一人称?生:太过张扬自夸
师:我来到高原上,不走了,陪他种树,可以吗?
生:一波三折
师:可惜不太恰当。这样写才会有变化。师:最后我们齐读最后一句话。学会方法,有体力有毅力,这样你也可以创造奇迹。
收束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