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孩子,就让她依恋你,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孩子,就让他依赖你,因为,那里是地狱。
我们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分“依赖”和“依恋”的概念。
依赖是靠彼此恨来建立联系。
依恋是靠彼此爱来建立联系。
依赖是指孩子对父母所拥有的物质或者品格的需要,比如,依赖父母的金钱,依赖父母的保护能力等,而“依恋”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本能决定的对某些重要人物的亲近的需要,一种获得情感上安全感的需要。比如,婴儿天生的需要去拥抱母亲,孩子遇到危险天然的会想到要去找妈妈,甚至,成年人遇到危险或者生病了,第一个反应也是想去找亲人或者朋友获得帮助。
所以,如果,我们在孩子遇到危险而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推开他,然后说:“你不要这么依赖我,好不好?”,那么,我们可能就造成了孩子的依恋创伤,日积月累,孩子的内心就会出现混乱。
比如:Catherine刚上一年级,她学习遇到困难,总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她回到家渴望妈妈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来帮助她知道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但是,妈妈却严厉的告诉她:“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要什么事都想着依赖妈妈。妈妈是不可能永远帮助你的。”接着,Catherine开始有了羞耻感,感觉自己就是不好的。或者有了内疚感,感觉自己总是做错事情。于是,她开始不想去上学,总是害怕老师布置作业,开始慢慢出现了针对上学的焦虑情绪。于是,她的母亲也开始着急,更多的指责和批评给予到catherine,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了。
但是,假如,catherine的母亲能够学习一些有关依恋的心理知识,那么,她就可以很好的区分,catherine对她的需要只是一种依恋行为,而不是依赖行为,那么,她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去帮助catherine了。因为,按照依恋的规律,catherine在学校体验到了危险,她害怕了,她跑向母亲求救,这时候,母亲如果可以给予安全感,那么,catherine就有机会消化危险的感觉而继续学习了。比如,她的母亲可以说:“哦,你可能因为记不住作业而担心老师指责你是不是?不要紧张,你还小,你也聪明,妈妈会帮助你发展些方法来记住作业的。比如,我们可以问同学,妈妈也可以问老师。等到你记忆力再成熟一些就可以记住了。”或者,妈妈什么也不需要说,只是抱抱catherine,然后说,“你很聪明的,你放松下来,妈妈相信你会找到解决方法的。你需要妈妈帮助的话,妈妈一直在这里的。The door is always open. ”
其实,这里有个关键的“四两拨千斤”的窍门。就是母亲需要摆脱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而是去关注孩子的情感。从心理咨询的意义而言,就是从“父性功能”转移到“母性功能”。从直接的知识教导,转移到情感培育,让孩子自己去反思发生了什么。等于说,从给孩子喂食,到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让孩子自己去给自己喂食。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这里只有思想,而没有思想者”的悲剧。
许多研究证明,依恋是持续终生的行为,这也就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感交流的需要,都渴望情感充电,对于孩子来说,母亲就是他们的“安全基地”可以让他们在充满了安全感后,去快乐积极的探索外界环境(比如,学习任务),母亲也是他们的“安全港湾”在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返回来继续充满安全感,这样可以反思和学习发生了什么,积累经验避免下次出错。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也都需要亲密对象来对我们表示理解,认同和赞美,类似无条件的接受一样,这些情感上的支持甚至要大于人际间金钱或者地位带来的愉悦。
这也是为什么亲子沟通中,孩子往往会感到委屈和愤怒的原因,“自己明明不是妈妈说的那样的啊,怎么妈妈就这么理解我了呢”。这也是有的夫妻间总是感到无奈而爆发冲突的原因:“明明不是钱多钱少,谁聪明谁笨的事情啊,怎么就扯到这上面去了呢?”。其实,这个沟通过程中,依恋动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发起沟通的人,要的往往不是你的具体帮助,比如,奶水,食物,知识,金钱,权力,性等,往往要的只是你存在,你倾听,你共情,你接受就好了。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内心规律,就仿佛我们理解了重力的存在一样,那么,按规律去顺势而为,必然改变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会越来越聪明健康。
上世纪50年代,很多科学家还相信,婴儿的依恋行为是因为婴儿依赖母亲的奶水。但是,随着一系列动物实验的展开,有效的驳斥了这种依赖理论,而证明依恋行为本身就是强大的本能需要,甚至,依恋本能要大于对饥渴的需要和性的需要。比如,哈洛在50年代做的有关小恒河猴的实验。一个是提供现实奶水的铁丝妈妈,一个是提供情绪安全感的毛皮妈妈。结果发现,从生存上讲,情绪上的安全感远远大于奶水的价值。颠覆了所有人的判断。该实验清晰的说明了,灵长类动物天生的有对母亲依恋的需要。如果,剥夺了这些小猴子对母亲的依恋行为,比如,不让小猴子去抱母亲,那么,小猴子在长大后会在猴群的社交性活动中会出现,退缩,攻击等行为表现,如果是雌性小猴,长大后,在生育了自己小猴后,会去忽视和撕咬自己的后代。
简单说,就是不曾被爱过,就不会表达爱。
哈洛猴的依恋视频_腾讯视频
这是有关动物的,那么,有关依恋的理论能不能扩展到人类呢?答案是,可以的。
这个视频是鲍比和斯匹兹在上世纪50年代对于收容所中对被迫和母亲分离的幼儿所做的研究。之后,一些类似研究都展示了早期养育中如果剥夺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需要,那么,对婴儿的心理发育都是创伤性的。后来,英国政府废除了医院对新生儿的襁褓政策,之前都是出生了就襁褓起来,按时奶瓶喂养。随后,改为母亲自然的拥抱并按需喂养。
鲍比依恋剥夺实验_腾讯视频
综上所述,很多时候孩子对父母的需要都是依恋性的需要,只是想要我们提供给内在的安全感,就仿佛需要父母不断的提醒他们:“你是安全的,爸爸妈妈在这里,没有人可以伤害你,就算有危险,爸爸妈妈也会保护你。现在,你可以放松下来,准备学习了。来,让我们一起思考回忆下,刚才发生什么了,我们可以怎么办”。
这样处理,一般会给到孩子内在安全感,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放松下来,安全的去加工信息,从而变的更聪明,更加减少依赖行为。否则,他们会被强烈的负面情绪所占据,无法放松下来去加工信息,长此以往,会遇到事情,不再会主动的去加工,去思考,也就变的更被动和更加依赖父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