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读《观书有感》NO.2

作者: 幽雅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19:20 被阅读0次

    原创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一首深刻的“哲理诗”。

    朱熹在文学、哲学、思想、学术上都有成就,是一个集大成者。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被后世尊称为“朱夫子”,可见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造诣之深、影响之大。他对哲学问题、对心性之学、儒家修身之学,有独特的理解,在文学上,朱熹的诗歌创作,尤其是表达哲理的诗,哲理深刻,形象可爱。用诗喻理,理学家写诗独有的特征。

    诗的背景:诗写于庆元二年,即公元1196年“庆元党争”时期。朱熹名字就叫方塘一鉴。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古诗今译: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白话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有个很小的水塘,池中的水像镜子一样,非常干净;

    “天光云影共徘徊“:指水面反射光,映照出天空和白云的影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问他,这河水怎么会这么清澈呢?

    “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从源头有洁净的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来。

    🧚‍♂️🧚‍♀️🧚‍♂️🧚‍♀️🧚‍♂️🧚‍♀️🧚‍♂️🧚‍♀️🧚‍♂️🧚‍♀️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白话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昨天夜晚的江岸,春天江水涨起来了;

    “艨艟巨舰一毛轻”:巨轮像羽毛一样,轻浮在水面上;

    “向来枉费推移力”:一直以来,巨轮往前行驶,都要费很大的力才能推动它前移;

    “此日中流自在行”:然而今天,巨轮在江中自由自在的航行。

    三、写作特点:

    (一)、文学价值

    朱熹的诗抓住了形象,将抽象道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个明亮通透的大千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如果想要保持原本的洁净与清澈,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吸纳新知识。读书就是这样一个充实和修正自我的过程,只有不间断地读书,我们才能够在格物的过程中,看清世间的善恶是非,找到事物的本真。

    * 格物自知,知先行后。朱熹在诗歌中诠释了自己的理学思想,以小见大,阐发哲理,发人深省,而又不失艺术之美。

    *从内容形式上讲,这首诗语言简练,思维领先,表达哲学道理推陈出新,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诗不追求词藻华丽、语惊四座,而是用朴素平实的字句,从容自然地描摹景象。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池塘虽然只有半亩,很小,但小中见大。天上的光、云彩的影都可以映见。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比喻,把人的内心比喻成一颗摩尼珠。摩尼珠来自西域。它忽来忽现,能照耀一切,映现万物。

    诗句思想深刻。天光云影,比喻明亮的内心,内心的修养。说不要让欲望蒙蔽内心的清澈洁净。

    问渠,渠指他,唐宋时期的第三人称形式。问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因为他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活水是有生命的,积极向上的,是一个明亮通透的世界。知识、学问要想保持充盈的状态,必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源泉活水。朱熹是个哲学家,他无意识地引导读者积极正面地想问题。

    (二)、思想价值

    朱熹诗里强调 “格物致知”。

    1.他用“哲学观点”讲理,写的是“理学诗”。

    外在事物,万事万物都有道理。我们要知道事物怎么是正确的。要有正确认识,慢慢地、渐渐地累积,才能致知,发现事物本质,为有源头活水来。

    2.朱熹强调 “格物致知”。

    人性本善,但人心经常被各种欲望污染遮蔽,所以要不断地修正它,减少欲望,恢复本性,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才能通透理解,才能去除污染恢复本真。就像小方糖永远要有外在源源不断的活水助阵,才能使方塘维持生命力、维持灵性。

    a. 格物致知 是汉语成语,指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

    格,有匡正、纠正之义。

    知,乃智慧、原理。

    格物,还原事物的本相;

    致知,开达智慧。

    格物致知:探究还原事物的本相,才可开达智慧。

    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b.掌握事物风格的能力,通达世事百态。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 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c. "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义:

    “格物致知” 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要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四、现实启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从探察事物中得到知识。

    探察指“实验”。

    格物致知的目的,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实践精神” 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科学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新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检验”得到。

    2.实验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3.实验过程,需要有具体的目标、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目标怎样选,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者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4.“格物致知”需要有主见,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不管研究科学、人文、还是个人行为,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在实践中发现事物真相。我们不能盲目接受真理,不能盲信“学术权威”指示。有独立判断力。

    对格物致知精神有新认识和新思考,使 “实践精神” 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读《观书有感》NO.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js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