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书和一部电影。
二者试图全景式呈现中国知识分子的百年沧桑。
这套书有三本,这部电影有四个故事,交叉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有点乱,太沉重。
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大动荡直接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的波澜起伏,知识分子也不可能例外。
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国家的命运,民族的苦难,必将折射到每一个人身上。
中华民族的百年变迁
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大师群体和社会精英在国家积贫积弱的苦难岁月,在民族遭遇大灾大难的历史关头,是不应该“乱则隐,治则出”,不可以明哲保身退居山野。
望着那一代大师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万千,只能掩书长叹,长思。
现在的我们忘记了他们也有的“青葱岁月”,在动荡的年代里他们比我们活得顽强,也更精彩。
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根本就不配“知识分子”的光荣称号。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蔡元培主持的北大,梅贻琦领导的清华,张伯苓主政的南开,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长途跋涉,途径长沙短暂停留,南渡到云南的昆明。
三校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在抗战的烽火中不辍弦歌。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电影重现茅草房下静坐听雨的风骨情怀,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一代人的浩然之气。
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顾同心同德而歌唱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满江红》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这是清华百年校庆的命题作文,从百万字的文献和17万张照片中,提炼出来四个章节,感觉还是挂一漏万不能尽兴。
这部总计历时七年多难产的“建校大业”影片,还是给当代的国产文艺片带来了一股清流。
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有了这两点,青春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李芳芳导演
影片突出情怀牌,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点燃了永不熄灭的青春之火,岁月如梦,青春如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读过这本书,演了这场戏的人都会改变点什么
能触动人心灵的作品是大乘之作,朴实叙述的文字和煽情的影片都达到了直击灵魂痛点的效果。
飞逝的青春历久弥新,留下抹不去的芳华,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无悔,最终都归于平静。
勇敢和爱是青春的代名词,敢爱,敢恨,敢拼搏,奏出时代的最强音,这才是无怨无悔的青春。
当然,和其它学校抢女同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谁让咱们是学实科的呢(当时的实业科目就是现在的理工科)。
这几位俊男靓女在拍完这场戏后也都自我感染,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纷纷抛下广大的粉丝,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一个个成家立业步入中年。
书和影片都引发骚动,评价出现两个极端
书写得很沉重,电影拍得很煽情。
能引发关注和思考的作品起码都是有思想的,作者用心读者才会关心。
读完之后我们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这就需要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力量,用信仰来托起灵魂。
电影就是在诠释“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不必太在意评价,顾虑太多就会迷茫,找到真实的自我一路向前。
结尾是什么
历史没有结尾,一代一代地往下延续着昨天的故事。
网友评论
特别喜欢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