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梅庐往事》二.

作者: 梅庐_黄碧琴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0:29 被阅读229次

二.南洋归来

母亲姓谢名赛娥,人叫逸娥 ,1925年1月17日出生于穷乡僻埌的桥东乡卓坑村。

上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的外公在闽江边的大安码头开了一家杂货店,因为经常受到土匪的抢掠和骚扰,母亲三岁那年,外公带上她兄妹和外婆飘洋过海投靠在马来西亚的舅公家。

初来乍到,寄人篱下,一家四口人处处小心谨慎,勤勉做事。母亲小时候长得乖巧可爱,父母兄长对她疼爱有加。长到八岁时上了两年学就辍学帮助父兄管理一个橡胶园。

橡胶园里密密的橡胶树高大挺拔,树底下杂草丛生,毒蛇时常出没,蚊虫蚂蝗嗡嗡作响,条件很恶劣。

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橡胶乳才会出得多流得快,因此橡胶园的工人每天都是凌晨趁着太阳还没出来就早早去割胶。

10岁的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头上包块花头巾,脚穿长靴,手提马灯奶桶小刀,揉着惺忪睡眼,屁颠屁颠地跟在外公舅舅后面,踩着荒草沐着晨露来橡胶园里劳作。

每当她看到那浓稠的乳白色胶奶从树干里汩汩地流淌进小桶时,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高兴。有一次,她不小心走了神,锋利的小刀一下子划到了大拇指上,顷刻血流如注,从此留下了一道小小的疤痕。

(图片来自网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拉让江畔,许多个寂静的夜晚,在橡胶园的草寮里,兄妹俩依偎在父母亲的身边仰望着家乡的方向,眺望着天空中明亮的圆月和闪闪的星星,轻声朗诵着外公教的古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聆听外婆讲述家乡里的趣闻轶事;倾听外公娓娓道着《西游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许多美丽的传说与故事。

连载《梅庐往事》二.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多挣点钱早日回国,一家人每日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劳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国櫵风椰雨,烈日炎炎,蚊虫叮咬,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练了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丰硕甜美的稻米果浆滋养了她健康的身体和红润的面盘;

不同的地域人情丰富了她的见识,开阔了她的视野;与素不相识的外邦人接触,培养了她待人接物的良好品行。

母亲的贤淑温良恭俭让,除了天生的秉性外,则离不开与勤劳善良外公外婆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

时间如过隙马驹,屈指一算来南洋不觉十年。

母亲说在这期间外公外婆经常念叨,被他们扔在离家乡二十里地的小箬村给人当童养媳五岁的姐姐,每当想起站在码头上与他们告别哭成泪人样单薄的女儿身影时,两位老人总是泪流满面,唉声叹气,夜不能寐。

一日,一家人终究逃不过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归心似箭,买舟归旋。经过一路舟车劳顿,一家人终于回到魂牵梦萦阔别十年的家乡。

外公在平原地带桥东乡古街桥头处买下一块地皮,建店铺经营杂货生意,取名《公和号》。

与店铺咫尺之隔的桥头有一棵百年老榕树,枝干遒劲,盘根错节,髯须飘飘像架竖琴,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树上鸟儿啾啾,蝴蝶翩翩;树下溪水清清,淙淙流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生意兴隆,一家人暂且过着平淡而安静的生活。

由于刚回来一时不适应,水土不服,母亲害了场伤寒病。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时好时坏病怏怏的竟拖延了两年。后来在老中医的精心调治和家人的细心护理下,身体才慢慢康复。

大树底下好乘凉。恢复了身体的母亲经常跟邻居少男少女们一起在大榕树底下玩耍,摩挲着皱巴巴的老人筋脉似的根须,攀着沟壑纵横的老树干爬上又爬下。

深秋,捡着红豆豆似的小榕果吃得满嘴流“脓”;炎炎六月天,在树荫底下卷裤管捧簸箕,噗通噗通地踩着凉飕飕的溪水摸鱼虾,击水玩水漂……

母亲愉快地过着一段难得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生活。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连载《梅庐往事》二.

    二.南洋归来 母亲姓谢名赛娥,人叫逸娥 ,1925年1月17日出生于穷乡僻埌的桥东乡卓坑村。 上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

  • 连载《梅庐往事》二十.

    二十.人各有命 都说人各有命,富贵贫贱,天注定。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也许人生的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

  • 梅庐往事(连载合集)

    一 深夜出走 二 南洋归来 三 逼婚 四 出嫁 五 八抬大轿 六 拜堂成亲 七 贞洁牌匾 八 骗婚 九 二娘回家 ...

  • 连载《梅庐往事》十三.

    十三.夜里挑灯 1.上夜校扫盲 解放初期,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扫盲运动,俗称办夜校。 那时,母亲白天跟着互...

  • 连载《梅庐往事》十一.

    十一. 二娘回娘家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自从那个夜里父亲没说一句话匆匆离家出走,当了...

  • 连载《梅庐往事》十二.

    十二.独撑一片天 1.搬运工 二娘携儿女走了,家里清净了许多,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的流逝,在渴盼和期待中我们...

  • 连载《梅庐往事》十四.

    十四. “火要虚心,人要实心。” 我叫阿花,小时候长得很瘦弱, 下巴尖尖的,身子板薄薄的,头发枯黄稀疏,扎着两条羊...

  • 连载《梅庐往事》十五.

    十五.夜半碓(dui)米 以前农村没有粮食加工厂,没有碾米机,家家户户吃的大米都得自己弄。 先是把晒干的谷子倒到“...

  • 连载 《梅庐往事》十七.

    十七.大跃进二、三事 1.大炼钢铁 1958年大跃进时,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大炼钢铁运动,那时我在小学念三年级。 每次...

  • 连载《梅庐往事》十六.

    十六.不忘童真 1.做游戏 我们小时候,唯一的亲人母亲白天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干活,无暇顾及我们。三个半大不小的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梅庐往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sa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