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那是损伤皮肤的一种疗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误解的原由就是你没有亲自感受过,只是凭着视觉的经验,就像西医对中医的误解一样,拒绝实际的体会,只凭感观的成见。可当你真正刮过一次,且是个懂刮痧技巧的人来操作,你当时就会接纳这种方法,并连呼痛快。
什么时候刮痧,什么时候拔罐,从哪里刮起,拔多长时间等,常常困扰大家。下面的刮痧原理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
刮痧最好使的工具是刮痧板,再配上一瓶刮痧油或一支佑三膏,就全了。
颈椎病极普遍但是很难治愈,但用刮痧法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还有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巧用刮痧法,将会有多少人躲过心脏搭桥或支架的煎熬呀!
有人觉得刮痧只适合热症、实症,这真是“千古奇冤”。其实,刮痧补虚去寒的效果更妙。比如寒邪感冒发高烧,民间常听说的一句话:刮刮痧败败火就好了.就在后背的大椎穴区及膀胱刮痧,痧一出,火就散了,大家认为是泻火了;其实是用体内的积热把后背的风寒赶走了,应该说是祛寒了.说祛火呢也对,但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光热无寒的火。
刮痧最善补虚,但补的不是气血两虚的虚,而是因瘀而虚的虚。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个32岁胖胖的女患者,手指总是发麻,凉水洗手,或者是骑电动车速度快受风吹就更麻了,有时因骑时间稍长手麻得不行,还得停下来搓搓手才能缓解.到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颈椎或者是脑神经的问题.可核磁共振都查了,也查不出个原因.于是经人介绍来到我诊室.
“手发麻说明气脉是通的,只是气至血未至.”但她本人年纪轻轻看起来并不是气血很弱的人,所以必有阻塞之处.于是在她的肩颈及双臂上仔细查找,发现她肩井穴区,上前臂天府穴至侠白穴段,曲池穴区,肘部天井穴上方各有一硬结,点按下去痛不可忍.她说她是移动代办点的老板,各种业务都要在电脑上完成,每天在电脑上工作10多个小时,又疏于运动,有孩子后晚上奶孩子多次起来也受些凉,没想到变成这样.
我在她肩颈硬结及整个手臂刮痧,,并在硬结处刺血拔罐.刮的过程中她说有丝丝凉气从手指滑出,当刮到接近手腕的时,她说手指发热了.经过这样刮了6次,手指麻木症状消失.
如果有的人身体太弱,还是要先培补一下气血再刮,比如先艾炙再刮.否则是不爱出痧的。一定要清楚,痧不是用刮板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顶出来的。所以当用力刮也不出痧的时候,那就是体内的气血没顶到那里,就别再白费劲了。
有人说,出痧就是人为地造成了血管的损伤,是毛细血管的破裂。其实,刮痧是将粘着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刮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
值得一提的是,将血管壁的瘀血清除以保持血管的弹性和空间不会变小,也是西医的梦想,但是西医只能用扩张血管的药或抗凝剂或支架来保持管道通畅,从而来保障供血。为了血管局部的瘀血而使整个血管的血液都被抗凝,这注定造成易出血症状,甚至造成血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
小小的刮痧板能轻易地解决血管的瘀血,这可是世界医学难题,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消灭苍蝇,一只苍蝇拍就够了,你愿意为了消灭屋里的一只苍蝇而用大炮把你家炸平吗?可我们在医院里却经常上演着这一幕而不知不觉,或无可奈何。
刮痧要顺着经络刮,轻刮为补,重刮为泄,身段强壮多用泄法,体质比较虚的多有补法;刮板和皮肤保持45度以下的锐角,比较不痛.刮痧其实自己去体会,手法是最容易掌握的。
仍然会有些人心存顾虑:刮痧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呀?这小心是对的,下面的人群是不适合刮痧的。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严重贫血等病症禁刮,
2.严重心脑血管病急性期、肝肾功能不全者禁刮。
3.韧带、肌腱急性损伤部位,新发生的骨折患部禁刮
4.恶性肿患者手术后瘢痕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
5.妇女月经期下腹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禁刮qk
6.感染性皮肤病患处,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处,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局部禁刮。
那什么时候拔罐呢?
通常我们的肩膀很痛,用刮痧法,只要一出痧症状马上减轻;但有时刮了半天也不出痧,肩膀疼痛依旧,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病灶点很深,刮痧法触及不到;二是气血不足,体内的气血没有顶过来,瘀血就难以出来。这时用拔罐法可马上见效。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拔罐可补可泄。如想补肾,就在肾俞穴拔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
拔罐最棒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有个80岁的老婆婆因膝关节疼,听加盟艾炙不久的女婿说艾灸好,就让他给灸灸.灸完两膝盖上各起了一个5角钢币大小的水泡,没几天就溃疡成一元钢币大小了,快50天了不愈合,使用了各种消炎药,也敷贴了中药生肌散之类,都没有效果。
我先把溃疡面上敷的药膏清洗干净,在溃疡面周点刺拔罐放出瘀血(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如何愈合),再每天在她腹部中脘穴拔一罐,同时在两侧大腿胃经从髀关→伏兔→阴市→梁丘一路拔下来,4个罐同时拔上,连拔4天,每天5分钟,再涂佑三膏,四天溃疡面结痂,一周而愈。为什么?通过拔罐把好血引下来了,破损自然就被修复了。
罐操作方法没什么严格要求,买个枪式的真空罐,省得再去点火。拔前可在皮肤上抹点佑三膏或刮痧油,这样拔皮肤不会痛。拔的时间以觉得舒服为准(一般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气血虚弱的就少拔一会儿。但是湿气较重的人很容易起疱(尽管起疱疗效更好),会影响洗澡和皮肤的美观,所以拔的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拔得太紧。
痧古称"砭法",是中医治疗6大技法之首,中医治疗6大技法包括砭(刮痧),针,灸、药,按硗(按摩推拿),导引(气功),砭为第一法,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应用之频繁,直到现在,刮痧依然是人们所青睐的治疗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