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中秋月圆之夜,回想去年写的沈从文的《湘江文集》读后感,已隔一年之久。这一年,我写了很多篇文章。
为了蹭热点,动不动就写一篇没有文学价值,但是和热点有关的一眼而过的文章,看似获取了更多的粉丝,但是自己看过之后,没有任何的文学价值。
所以回头想想,自己确实将读过的书转换成自己想要的干货。只是简单的读完,用红笔和彩笔一一勾画出。
严格按照《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程序来阅读每本书,但是这样读书很浪费时间。但不得不承认很有效果。
我欣赏沈从文,他在西南联大是少有的布衣出身,小学未毕业,凭借少有的文学才华被选中当教授,这在当下的教育体制,肯定是不可能的。
尤其沈从文那段情话,堪称经典: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认为这是说给张兆和的情书,也是说给沈从文心目中最深爱的凤凰城和湘江的。
说到这本书,名字叫做《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整本书有十九篇文章或小说,如今的名家小说或者散文集,都是被商家变着法子把文章整合在一起。卖出去。如今虽然看书的人不多,但是出售的人还是依然坚持着把书卖出去。不管怎么整合骗人,但是能把卖书当做一门生意,我也是对于这样的人深感尊敬。
说实话,这本书的名字我拿到书,半天和沈从文的名字对不上。里面有很多篇文章,都是我以前没有读过,比如《三三》,这篇短篇小说创作于1931年,文章清新优美,意境深远。
从《三三》中也能看到沈从文的影子和心理烙印。创作正处在沈从文对张兆和展开追求而尚未结婚期间,不可避免的。
这个小说创作就带有沈从文向“三三”传达爱情信条,表示爱慕倾心的深意。
小说中的“三三”必然是张兆和的影子,不得不佩服沈从文的暗送秋波的文笔,一个小学未毕业的人,通过特有的文学天赋,把追求自己心爱的女人方式,写成小说,我欣赏这样的男人。
所以最后“三三”是二哥(沈从文叫“沈二哥”)对张兆和的称呼,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自卑情结或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和冲突中直接流露出来,或通过作家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情节的特殊设置和结局的巧妙处理,以一种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个湘西的清贫才子,一个江南的大家闺秀,在命运的安排下,卷入一场一生不得安宁的师生恋。
师生恋是民国大文学家婚姻的常例,比如鲁迅和许广平、巴金和萧珊、杨振宁和翁帆等。
在沈从文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对张兆和和爱的那么痴迷,每天好几封情书,但是却并未打动张兆和,那时的张兆和,是学校出了名的大美人,追求者众多。
沈从文死缠烂打的追求得来的只是张兆和的不耐烦。
张兆和甚至曾经对沈从文说你太顽固,对你没有感觉。但是年轻时的沈从文,凭借文人的一股韧劲,最后竟然将对他毫无感觉的张兆和追到手,成为当时一段佳话。
但现实的生活总是平淡,毕竟恋爱和婚姻时两码事。在北平沦陷后,张兆和有多次离开北平与他团聚的机会,最终她未成行。或许她内心并不愿意离开北平。
沈从文认为张兆和是故意错过的,他甚至怀疑自己辛苦追到的校花很有可能自己成为笑话了,张兆和不爱他,不愿意与他共同生活了。
长期的压抑,使得沈从文精神处在崩溃边缘,无法从家庭中得到应有的温暖和慰藉。沈从文甚至出轨“福建玫瑰”高韵秀。让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但所爱的人,往往不需要更多的语言解释和公开的秀恩爱,张兆和也不会写恋爱虽易,结婚不易,且行且珍惜的话来安慰自己。
1995年,张兆和整理完沈从文生前的遗稿,在《后记》中深切地忏悔自己对沈从文的一片深情的辜负。
她写道:“从文与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答案。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她继续写道:“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觉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除了爱情,沈从文一生虽在北平定居时间较长,但是对于自己的故乡-凤凰城,无论是用文字还是感情,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对于沈从文写的名作《边城》,我无需多费文字来描述。
因为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具有浓郁的凤凰城特色,凸显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而且始终关注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文化碰撞下下乡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虽然只颁发给活在人世间的作家,所以老舍和沈从文很遗憾,但是不能否认沈从文的文笔能力达不到诺贝尔水平。
当然沈从文的获得诺贝尔高评价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边城》,而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这样评价道:要是说中国作家得奖,沈从文头一个就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作家就是他,头一个可以获得。
…… 我觉得他些的那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一部非常有刺激性的长篇小说,最精彩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本书只是选摘了《边城》部分章节,《边城》我说实话,第一次看完,并没有多少精彩,也没有网上评论那么高,但是毕竟有高评价在前,我看不出精彩,只能归类自己的文学造诣水平太差。
但是这段选摘内容,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祖父给翠翠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沈从文在这本书里面,写了很多苗族的故事,在这条湘江的河流下,春夏秋冬,船上的水手和岸上的妓女,在一个很有名的建筑物—-吊脚楼不知发生了多少故事。
有的为了解决生理问题,有的因为一夜情而产生真爱。在《鸭窠围的夜》这篇文章中,沈从文对于这歌建筑物进行了描写,吊脚楼,作为湘江河边最具特色的建筑物,直到如今,你去哪里旅游,这是苗族向导必推的旅游景点。
沈从文是这样描写吊脚楼,在黄昏里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出去水已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这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藉着黄昏的余光,还可以把这些希奇的楼房形体,看得出个大略。
这些房子同沿河一切房子有共同相似之处,便是从结构上来说,处处显示对于木材的浪费。
房屋即在半山上,不用那么多木材,便不能成为房子吗?半山上也用吊脚楼形式,这形式是必需的吗?然而这条河水的大宗出口是木料,木材比石块还不值价。
因此即或是河水永远涨不到处,吊脚楼房子依然存在,似乎也不应当有何惹眼惊奇了。
水手和乘船的客人的疲劳和寂寞是从这些房子中可以一律解除的,地方既好看,也好玩。
沈从文对于吊脚楼的感情是两面的,就像我们对于长城的感情是一样的,既有孟姜女哭长城,痛斥长城的建造是劳动人民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但同时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伟大往往大过它的建造背后的血泪史。这就是历史的无情和残酷。
不管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是屌丝穷文艺逆袭女校花,还是吊脚楼的建造有没有必要,或者沈从文的文学地位有多么的德高望重,我个人更关注他的写作方法和看书心得。
在这本书的开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光看这篇文章的题目,我都有些不知所云。沈从文动情的回忆了自己母亲在他四岁时教他认方字,外祖母一面给沈从文糖吃。
坐在书桌边读书的时节较少,坐在她膝上玩的时间或者较多。沈从文小时候身体非常不好,和弟弟经常生病,但是他的恢复很慢,沈从文因此一病,却完全改了样子,从此不再于肥胖为缘。成了小猴儿精。
好在沈从文的父亲是一个爱读书和藏书的人,动不动带上沈从文去看书,耳濡目染,沈从文对于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童年对于一个人难以遗忘,而童年玩过的地方则是终身刻印在脑子里。所以沈从文此后的文章和小说里深深印上了湘江凤凰城的标志。
他的身边人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沈从文的读书和写作路程,在去学校的路上,沈从文都会拿一个书篮,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记》、《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通常背的通。
何为一本小的书和一本大的书,这让我想起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本小书是百草园,大书就是三味书屋之后的人生。
懂事的沈从文对于家中的爱护反觉的处处受了牵制,因此家中人疏忽了他的生活,反而让他方便了好些。在表哥的带领下,逃出了学塾。
在他的面前,自认为世界已经够宽广了,但他似乎就还得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沈从文觉得自己要用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
今天是中秋月圆之夜,沈从文在这本书有一篇文章叫做《月下小景》中透露着一丝丝伤感,或许在青岛想念自己的故乡凤凰城,并且写了一段诗:
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最终月儿隐在云里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