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亲子教育想法
还在享受孩子对自己依赖的父母,现在看这个还不晚……

还在享受孩子对自己依赖的父母,现在看这个还不晚……

作者: 简慧爱家长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8:58 被阅读5次

很多父母常为孩子争风吃错,认为孩子的依赖,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阅读今天的文章前,简慧爱邀您思考:

● 您的孩子是否有过独占父母其中一方的行为?

● 孩子的独占行为给你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

最近,我家喜提小醋坛一个。女儿一直对我很依赖,但是最近她的这种依赖程度再一次惊着我了。

周末在外婆家,女儿和暂住外婆家的小表哥玩得很开心。

玩着玩着,小表哥的手不小心被刮了一下,有点疼,他举着手过来找我,我捧着他的手想看看伤哪里没有。这时,一旁玩耍的女儿看见了,立马过来把小表哥的手从我手里推开,同时嘴巴里发出不乐意的声音。

我没在意,轻描淡写地安抚了她一下说:“没关系的,妈妈帮哥哥看一下手手有没有受伤。”

我重新抓住小表哥的手看,女儿这下直接哭了,更加使劲地推开小表哥的手,嘴里同时喊着“妈妈”。

这是第一次,没过多久又来了第二次。我坐在沙发上,女儿跑过来说:“妈妈,抱!”我抱她坐在腿上。

谁知小表哥也觉得好玩,跑过来说:“大姨我也要抱。”

我将他抱上来坐在另外一个腿上。女儿又不乐意了,推搡着小表哥要他下去。无论我怎么劝说,她都不肯让小表哥坐在腿上,最后小表哥无可奈何下去了,她才作罢。

很明显,女儿觉得妈妈是她一个人的,谁也不能和她分享。包括同样亲近的爸爸,也不能和她分享妈妈。

之前有一组展现一家三口关系的漫画,就是我们家一家三口的真实写照。

平常队友靠一下我的肩膀,或者抱一下我,女儿都会表现出不同形式的不高兴,有时候会朝着队友吐口水,有时候会打他。

2

女儿之所以有这种行为,原因不难找。

(1)对父母的占有欲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0-3岁是儿童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在三四岁之前,孩子与母亲的依恋最为强烈,这是由于强烈的安全需要,适度依恋是孩子发展正常的表现。

根据墨西哥的一项研究发现,宝宝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出现“吃醋”的行为,在2岁左右会慢慢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复杂心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难以容忍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疼爱别的人,即便这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或爸爸妈妈。

亲子间的强烈依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智成熟,孩子会慢慢离开父母,变得更加独立,更加自信。

(2)我家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就是女儿最亲近的那个人。

从出生到现在,我是女儿最固定的看护人,也是陪在她身边最多的人。

在她尚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每次女儿因为一些危险而发出信号,我总是第一个去保护她,这决定了我就是她的安全感来源。

我走到哪里,女儿都要跟在我后面,和我在一起能够让她感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愉快。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会一直黏在我身边;当她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我。

(3) 我自身对孩子的依赖。

我们俩之间的这种亲密接触,让我将自己的大部分情感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每次我看见女儿因为队友亲近我而不乐意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都会有一丝的窃喜,仿佛这是我和女儿之间亲密联系的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我对我们之间这种亲密关系的依赖,导致有时候我会对女儿过度的宠爱,剥夺了她学习独立的一些机会。

结束产假上班之后,从全天候陪在孩子身边到只能在上班和家务活中间挤出时间来陪孩子,让我总觉得自己陪孩子陪得太少,以至于有时候孩子可以自己独立玩耍的时候,我还屁颠屁颠地陪在孩子身边,让她失去了学习独立玩耍的机会。

3

上次带着女儿回外婆家,做医生的妹妹说要给我把把脉,她只是轻轻地将手指搭在了我的手腕上,站在旁边的女儿看见,居然哇一声哭了。

妹妹说,你要做你女儿的思想工作了,要不第二个出来你怎么办?

二胎出来之后,女儿必定要和小宝宝分享妈妈,到时我的大部分精力都得放在小宝宝上。她必定会有一个很明显的落差。届时,我将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对于女儿现在的这种独占心理,我得提前给她调整过来。

(1)要改变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首先妈妈得自己独立起来。

有时候做一个太尽职的妈妈对孩子来说也不全然是好事。

妈妈需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时间,在保证了给孩子的时间之外,还需要给自己安排一些独处的时间,将自己的精力从单纯带孩子中分离出来,慢慢地找回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样便不会对孩子产生过度的依赖。

(2)增加孩子对其它人的信任感。

多放手让孩子与其它家庭成员接触,慢慢地培养孩子对其他人的信任。

可以从妈妈陪着孩子与其它家庭成员一起相处,慢慢过渡到孩子单独与其它家庭成员一起相处。这样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孩子就不会对妈妈过于依赖。

(3)让孩子学习独立。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放手让他们单独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会使得他们知道,即使没有妈妈的陪伴,她也可以做好一件事情。

(4)走出家门,多与外界接触。

多带孩子出去与其它人接触,同龄小朋友之间往往更容易产生共鸣。

女儿每次在和小表哥见面的时候都会和小表哥打成一片,这时候,妈妈在不在她身边她都不介意了。

多与同龄人接触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和社交能力的提高也有好处。

适当的依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刚需,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但我们也要对这种依赖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孩子能够获得足够安全感的同时,形成一个独立自信的人格。

相关文章

  • 还在享受孩子对自己依赖的父母,现在看这个还不晚……

    很多父母常为孩子争风吃错,认为孩子的依赖,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阅读今天的文章前,简慧爱邀您思考: ● 您的孩子是...

  • 为了成为父母而成为父母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依赖的人就是父母,在这个世界上对孩子付出最多的也是父母,所以孩子最该感恩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从...

  • 关于选择

    关于选择 我们会对生命中的某些人产生依赖感。对自己的恋人、丈夫、孩子产生依赖,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会产生依赖。...

  • 你做父母幸福吗?

    为人父母的人既疲惫于孩子拿走了太多时间,又享受为人父母被全心依赖的感觉;一方面希望孩子长大,一方面又怕孩子长大;看...

  • 如何不让孩子留下早年的创伤?

    如果父母在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方面有失误,比如让孩子过度依赖或者没办法依赖,孩子可能会停留在口欲期。——曾奇峰 ...

  • 关于孩子跟父母顶嘴的一点思考

    孩子在小学的时候会比较听父母的话,因为他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还不成熟,只能依赖自己的父母,这个阶段的父母一般自我感觉...

  • 【男女生高级课程】最不容易弄丢的人是亲人

    课程背景: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对朋友的依赖逐渐增强。很多孩子甚至认为朋友比父母好,朋...

  • 父母与孩子是一个分离的过程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已经断奶,已经开始有主见,独立了,已经开始不在依赖父母了。而有些父母还没有断奶,还沉浸在孩子依赖...

  • 精神依赖

    一般我们说的精神依赖指的是子女对父母,夫妻之间的依赖,但还有一种依赖是父母对子女的。 随着父母年岁日长,对孩子的依...

  • 【测一测】 你是一个依赖性重的人吗?

    许多人觉得自己的依赖心理太强,而生活中依赖性重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如果哪天父母不在身边就会无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在享受孩子对自己依赖的父母,现在看这个还不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cl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