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多数时候伴随的是迎接,和某一阶段告别迎来新的阶段,熙熙攘攘间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悲不喜。
急促的铃声让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曾经特别不喜欢的时代,可所有的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时间才会让它回想起来各种感受交加在一起,悲吗?喜吗?不悲不喜,只是有笑有泪,有遗憾,有欠缺,可这正是多数人的故事。
清醒且明白的活着,理智大于感性的人,感觉缺少了一点冲动,有人说冲动是魔鬼,我觉得端看个人是如何看待的,在某些事上我们欠缺的就是这一点点的冲动,如果一开始在理智中夹杂着一丁点的感性是否所有的故事结局都会改变,至少缺憾会减少一点。
既定的结局已无从改变,一眼望到底,越走越远。仓促间的告别,各奔东西里的时光,总算明白了三尺讲台上讲过的,遇见就是缘,一旦告别,日后恐难再相见。这座城,这么多年和每个阶段告别的人竟然基本没有相见过,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城不大,却在告别之后再无相逢。
到了一定的时间听见的声音看到的故事,基本都一样,就如同有模板复制粘贴。可时间真的会磨平一个人的棱角。有人说后来,自己变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模样,既已知,何必讨厌了?反正都是自己。变与未变,看对面的人,而不是众说纷纭。他人语,过耳即可,择其忠言而听之,即可。
心亡为忘,忘与记,自己的话自己忘,自己的心自己亡。藏在故事里的琐碎,在某个时刻会自己复苏。
故事似断未断,闹钟响起。过去似梦非梦,醒来,惊觉,是缺憾入梦,梦补缺憾。终究只是梦会到的地方。
忆
往昔
如梦
入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