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纪律流程
早上7点50分,我怡怡然往教室走。果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孩子们的晨诵已经在向前和欣悦的组织下如期开始了。
第一节课结束,我回办公室放完书再回来,孩子们已经站好了队,有序地下楼。接受了够多的防踩踏培训后,虽然他们还是习惯性去抓扶手,不能做到靠右行走,但是已经能做到不推挤,不奔跑,遇到拥挤的情况就停下来等一等了。
慢慢下了楼梯,在可能会和一二年级同学们冲突的小操场继续慢行,孩子们到达了篮球场附近的空旷地带,开始加速朝着跑道奔去——绕着操场跑两圈,这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跑完,孩子们开始站队。右边一列踩着操场上打好的黄点控制间距,左边一列向右看齐,辅助调整自己的定位。前面半个班的孩子们已经在带操员的示范下有点模样了,后排同学动作堪忧,我挨个指点俊皓、郭豪、鑫睿、浩辰,让他们动作更规范些。昕怡和雅希动作越来越标准了,下星期应该就可以上岗带操,领取“岗位工资”啦。
子强细心,主动把长绳带了下来。做完操,其他班开始散场,我班孩子分成两拨,开始练习穿龙跳。
身为一个行政,我似乎永远都在忙碌中。开会、培训、迎检、整理材料……这些纷繁冗杂的事物,使我总是不能安于书桌前,不能泡在孩子们身边,凡事亲力亲为地替他们做。于是,我就只能努力用这样日复一日的常规去约束孩子们,帮助他们形成习惯之后,再一点一点地退出,保证我在与不在,孩子们都能按照这样自动化的纪律流程学习和生活。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昨天上完习作,布置孩子们回去先写作文草稿。今天上《语文园地7》,还是有交叉的内容,我们先温习本单元中每篇课文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接着,我们打开书上的练习,学习把一个句子写得具有情景化。“一只狗在草坪上玩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一只什么品种的狗?不同的犬种,颜色和大小有区别吗?性格有区别吗?它们玩耍的时候,动作和玩的方式有区别吗?可以玩什么?可以和哪些人或者小动物一起玩?孩子们先想出了画面感,笔下自然就有了场景感。
最后,我们取出草稿本,对照检查自己作文本上有没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加以修改。
这次习作的主题是《xx即景》,要求写出一个场景的变化,需要涉及大量的动态描写,很难。这次作文书上给出的例文也不怎么好。不过,在看孩子们的文章时,我依旧发现了一些不错的作品。欣悦写春天的花园万紫千红,写出了花朵上的水珠怎么摇,怎么滚,相当有画面感;晓雨仿照着萧红的《火烧云》,写下了自己观察到的日落的场景;婧涵从朱自清的《春》里摘抄了描写春雨的句子,化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顿时就生动起来了。文涛这次的作文也很认真,写出了雨从小变大最终停歇的过程,可惜文字太简短,大多不够具体。我给了他一些建议,问了问题,文涛若有所悟,不知道会改出什么样的文字呢?
温故而知新
今天两节课,每节课课前我们都用几分钟到时间去做默写。两分半钟的时间默写《枫桥夜泊》,三分钟默写《长相思》。
这一次再默写,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少,不再总抬头看时间,听到我报时也不会再抬头确认或左右互看了。所以,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能成功写完。
还是有不少同学有错误的。赶着排队来批改的孩子们,有不少都因为写错被扣了分。在经典的古诗文方面,总得这样反复诵、经常默,才能保证不丢分,总不能跟小熊掰棒子,捡一个丢一个。
冬日暖阳
下午去教体局开会。
余老师帮忙去看了刺绣班的孩子们。童老师帮忙放了路队。这些我总是忘记去打招呼和致谢的老师们,总是毫无怨言地帮忙做事。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待我如亲人的同事们,即使在冬天,我也倍觉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