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日月
1.
高铁枣庄站看到一对70多岁的老人上车,皮肤黝黑,头发花白,走路都有点蹒跚了。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老头想把东西放到行李架上,举了又举,怎么也够不到,有些尴尬,脸上写满了焦虑。我旁边的小伙子,站起来,帮他一件件放下。
老头又把票拿出来问我,你给我看看,座在哪?我指给他们,他们才安心的往前边坐下。
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第一次做高铁,他们这个年纪,对列车显得是那么陌生。看他们的样子像是家里普通的农民,可能顶着大太阳卖了好多西瓜,烈日炎炎之下还在田间劳作,难得有机会可以坐火车去看看在外地的孩子。
他们拎着那么多东西,会不会是家乡特产?带给在城市工作的儿子。我想起妈妈在弟弟来上海时,老远的,非要他带两串家里长的葡萄给我。在上海也能买到葡萄啊,我明白,父母想带给我的,其实是家的味道。
不管怎么讲,一次出行可能是欣喜的,也是艰难的。两个古稀之年的老人,相互搀扶,一路奔向陌生的城市。看到他们,给我一种想象。若是我的父母年纪大了,出一趟门,是不是也会像这两个老人一样?我不愿看到,我多想陪在他们身边。
2.
火车飞快的向前驶去,一站又一站,停靠,出发。两个老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列车员开始检票了,到老人那里,问,泰安站已经过了,你们怎么还没下车?你们到哪?老人有些慌张的说,我到天津西下车。列车员告诉他,要去几号车厢补票。后来,那两个座位就有人上来了,他们只得另找座位。
火车上补票的事很常见,可与这两个老人对应起来,我很意外。
但凡这种,一般都是经济能力不太好,想省点钱,也有一些是因为买不到票或是怎样。一张小小的车票,却能阻拦好多人回家的路。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没有人再为一张车票发愁。
3.
还有一次,我和男友过年时坐火车回家,好不容易买到了中铺和下铺的票。车厢里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不到1周的孩子,从我们上车就看到孩子一直在哭闹。她是上铺,自己很费劲的先爬上去,再让别人把她孩子递上去。上铺根本坐不起来,只能躺着,她侧着身哄孩子,孩子哭闹的更厉害了。车厢里都是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根本没法睡觉。她实在没办法,只能下来,在窗户那边坐着。
她无奈的问列车员,有没有下铺?列车员说,没有,都是满的,你看有没有人愿意跟你换。
谁也不愿换到上铺啊。那个年轻妈妈,唉声叹气,也没有办法。孩子一直哭闹,她自己急的都快哭出来了。
孩子再这么闹,谁也睡不了觉。当时,我和男朋友一个中铺,一个下铺,那是我第一次睡中铺,以前一直是上铺。男朋友就说,你睡中铺,我和他换睡上铺吧。
我正感慨这样一个年轻妈妈,独自带着孩子坐火车,没有人照料,好辛苦。男朋友似乎懂我,小声对我说,我以后不会让你这样的。
火车上根本没有老人孕妇还有孩子特殊群体的候补床铺和座位。到了春运,长假的时候,人山人海,都是一种煎熬,可能支撑人们的就是回家的信念吧。
4.
每到八九月份,车厢里有不少是父母送孩子上学的。从一张张稚嫩的脸上,一眼就能看出高中生的模样。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远或近,都少不了父母的牵挂。一家人一起享受火车上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最后时光。
也有人,独自拎着不多的行李赶路,脸上写满了迷茫。他可能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没有亲人朋友,只能靠自己,前途未卜。也可能会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去旅行,放空一下自己。
也有一些人,他们穿着朴素,拎着大包小包,满脸笑容。只有回家,才能让人耐得住所有旅途的疲惫,心情像花一样绽放。他们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礼物,带着好多家乡没有的特产,急切的盼望着回家团聚的那一刻。
也有人穿着阔气,金戒指金项链分外显眼……
还有很多很多。
车厢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缩影。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尽相同。
车窗外,一路风景,车厢内,人生百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