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过期废柴·美文集散文
西方审美意识探源:何者为美?

西方审美意识探源:何者为美?

作者: 若愚谈白 | 来源:发表于2020-01-20 10:55 被阅读0次

    何者为美?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问题尚未完满解决。

    在西方,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第一次发出对美的提问:美是什么?美有没有普遍标准?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和希腊诡学者斯庇阿斯讨论了美的问题。

    苏格拉底问斯庇阿斯:美是什么?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马,美是一只陶罐等等。苏格拉底后来纠正他:我们讨论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么?通过一番辩论、推理,苏格拉底最后认为:美的是难的!苏格拉底的意思是说,美的本质难以界定。

    苏格拉底以后,西方思想界一直讨论美的问题:美到底有没有本质,如果有的话,美的本质如何?如果没有的话,其原因又是什么?

    从文化学层面说,苏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讨论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在希腊文化早期,美的事物没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价值交织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这是早期人类文化的普遍现象。

    比如中国文化也是如此。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讲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实存在——诚实不欺。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讲的“美”是指宇宙真理与万物的和谐。孔子通过欣赏《韶乐》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在孔子看来,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合乎艺术标准。所谓“善”是指符合儒家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所谓“美”是指形式优美、悦耳动听。孔子的看法代表了中国儒家美学的基本立场:美的事物不仅和内容有关,也和形式有关。

    在希腊文化中,美的事物往往和功利性、实用目的或宗教意义有关。

    比如希腊悲剧。希腊悲剧又叫命运悲剧,悲剧主人公一般是指希腊贵族,如国王、王子。希腊人对悲剧的定义是:好人遭到厄运的故事叫悲剧,如著名的《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国王,他为人正直,勤政爱民,深受民众爱戴;但由于命运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终杀父娶母: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并且生下一对儿女。俄狄浦斯的行为违反道德人伦,得到神灵的惩罚:整个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真相后,羞愧不已,刺瞎自己的双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作者是索福克勒斯)是希腊悲剧的代表,揭示出希腊命运悲剧的本质:道德高尚的人遭到命运女神的摧残。正如鲁迅先生对悲剧的界定,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根据希腊审美标准,悲剧主人公必须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剧艺术的价值是给人道德教益和思想启发,而不是提供单纯的快感,如娱乐消遣。这是希腊道德主义艺术观。换言之,在希腊人看来,真正的悲剧必须包含道德意义,具有社会作用,而不是仅仅供人休闲娱乐。这是希腊悲剧美学的重要内涵。

    显然,希腊人的审美意识不同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在现代人看来,一个好的影视剧故事应当具有休闲娱乐价值,如放松身心,像眼下流行的古装剧、游仙剧、魔幻剧皆是这类作品。

    和希腊文化相似,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同样强调功利性,如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讲究“诗言志”,所谓“诗言志”不是表达普通的生活感受,而是蕴含庄重、严肃的社会或道德主题,如政治怀抱、家国情怀。这种人生理想并非风花雪月或谈情说爱,而是和经济仕途有关,和家国责任有关,如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乐府诗(《卖炭翁》)都属于这种类型。

    正因如此,中国传统文化才把诗歌、散文视为中国文学的正宗,而非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通俗艺术。换言之,和希腊悲剧一样,中国文化同样重视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而非单纯强调美的娱乐价值(如休闲、消遣功能)。

    希腊审美文化除了包含社会、道德意义外,还包含宗教内涵,这是希腊艺术的特色,也是其区别于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标志。

    比如希腊雕塑。希腊雕塑是希腊艺术的重要成就,体现出希腊人对艺术美的独特理解: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温克尔曼《//》)。以现代审美标准看,希腊雕塑主要表现了人的形体美,如《掷铁岭者》(公元前5世纪)、《断臂维纳斯》(公元前3世纪)、阿波罗的雕像等。

    但在希腊文化中,希腊雕塑大都和宗教有关,并非仅仅为了表现形体美。如希腊著名雕塑《掷铁饼者》,这幅作品的原件已经遗失(作者是公元前5世纪的米隆),保存下来的是罗马人的复制品。该作品刻画了一位男子运动员的健美形体。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掷铁饼者》的创作背景和纪念宙斯有关(《/》)。

    在希腊时代,运动员参加体育赛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纪念希腊神灵,如宙斯、赫拉、阿波罗、雅典娜、阿弗洛狄特等希腊诸神,像位于古奥林匹亚竞技场旁边的神庙遗址即是为了纪念赫拉而修建。这是希腊雕塑艺术(包括体育竞技)的宗教意义。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希腊思想家提出了独特看法。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事物有普遍本质,这个普遍本质就是美的“理念”(ideal)——美本身。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美本身”不是美的事物或美的现象,如一朵花或一件衣服,而是美的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柏拉图称之为美的范本或美的模型。

    比如一朵花之所以是美的,因为这朵花分享了美的理念;一件衣服之所以是美的,因为这件衣服分享了美的理念。

    在柏拉图看来,美的事物千变万化,有始有终;美的理念普遍永恒,不生不灭;美的事物在世俗人间,美的理念存在神界。这是西方美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来源。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古典美学的代表:在西方人看来,美的事物有普遍原型,有共同标准,凡是符合原型或标准的事物才是美的,否则就是丑的。

    从数学、几何学(科学)角度看,凡是美的事物必须符合特定的数学比例或尺寸,具有形式美的要求,如符合“对称”原则,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等(//)。这是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起源。

    希腊审美文化把“美”的存在定义为事物的形式,这种观念和中国美学区别很大。

    西方人认为,美是”和谐”;西方人认为的“和谐”,是“外部形式”的和谐,如对称、比例,和人的思想情感无关。中国文化也讲“和谐”,中国文化的“和谐”是指“内外”的和谐、身心的“和谐”。两者存在重要区别。

    比如儒家文化讲究“以德润身”(《////》),所谓“以德润身”,是指通过人格修养,达到身心和谐的目的,如身体健康、心态平和,这是“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人格美。

    用通俗的话说,君子要想追求“美、善合一”的生活,需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待人豁达、处事宽和、温柔敦厚、与人为善;只有如此,身心才能健康和谐,人生才能幸福。这是儒家文化的养生之道,也是儒家人格美学的重要内容。

    希腊审美观又被人们称为古典主义美学(美有“模型”或“标准”),这种古典审美意识直至中世纪始终没有改变,只不过西方人把美的来源从希腊诸神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

    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美的事物的源泉是上帝,上帝创造了世上所有美的事物;绝对“丑”的事物不存在,世界上只有绝对的美,没有绝对的丑(奥古斯丁认为,“丑”源于心灵认识的不完善)

    对于美的形式特点,基督教文化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美学的看法,认为事物的美在于“多样性统一”,如对称、比例、尺寸。基督教文化的审美意识,直至19世纪才发生根本改变。

    从启蒙运动以后,西方进入现代社会,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诸多领域出现许多新变化。就审美意识而言,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开始崛起——审美的“现代性”(meden),又叫“现代性”审美意识。

    所谓“现代性”审美意识是指一种时尚的、前卫的、具有反传统色彩的审美意识。根据这种审美意识,美的存在没有“本质”,没有“范本”;美的理想不是“理念”——普遍性,而是“个性”——独特性。用瑞士美学家鲍桑葵的话说,这种审美意识开启了西方艺术的现代阶段,即学者们所称的“现代性”审美。

    西方“现代性”审美的主要形式是现代派艺术,如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恶之花》)、法国的“意象派”诗歌(艾略特的《荒原》)、20世纪30、40年代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如卡夫卡的《城堡》、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如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相信许多读者读过这部诗集之后,都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有人称之为“恶心感”)。因为《恶之花》没有描写美的事物,反而描写了许多丑陋、肮脏的东西,如苍蝇、尸体、粪便、臭水沟。这些丑陋之物,在古典美学中没有立足之地,现在却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成为现代人的审美对象,这无疑是对美的亵渎和侮辱。

    但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写作手法,恰恰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重要特点,其目的是营造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换言之,《恶之花》的审美意识带有反叛色彩,目的是揭露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如人性的异化、感觉的异化、审美的异化。这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核心主题。

    再如卡夫卡的著名小说《变形记》。小说的主人公割裂高二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无法和家里人交流;在家人眼中,割裂高二成了一个怪物,被家人嘲笑和看不起。

    如果从生活角度看,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人怎么会一夜之间变成大甲虫呢?但这正是现代派艺术的独特精神:采用象征、暗示、隐喻、夸张等手法,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如精神的异化、情感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

    值得一提的还有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如法国萨特的荒诞派戏剧(《苍蝇》《恶心》),加缪的荒诞派小说()。荒诞派艺术追求一种陌生化的表达效果,如夸张、隐喻,目的在于表现西方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以及生命的虚无感和荒诞感。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人的审美意识又出现了新特点——后现代主义精神。

    后现代文化反对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革命意识(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转向提倡一种平民意识、游戏意识,就像///费耶阿本德所说的那样:填平鸿沟,消除界限,一切皆有可能。

    西方后现代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如拼贴、混搭、互文、蒙太奇,目的是解构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本质主义和精英意识,追求一种诙谐、调侃的审美效果。

    如美国后现代艺术大师杜尚把一个男性用的小便池写上创作日期和自己的名字,放到艺术馆,并给它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喷泉。这件艺术品已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杰作,影响甚大。

    另外,他还把一些工业制品,如自行车轮胎、塑料脸盆,稍加改装或组合,当成艺术品。

    显然,根据西方传统审美标准,杜尚的艺术算不上美的对象,实质上是一些生活消费品。但这就是后现代艺术的审美精神——消除艺术和生活、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追求一种游戏化、平等化的自由风格。这也是西方后现代文化的核心主题。

    总之,自古希腊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探索美的“模型”到追求美的“个性”,从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到追求艺术的“游戏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正如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美的事物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审美意识探源:何者为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rw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