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生百态

作者: 盛夏之颂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5:44 被阅读3次
那些老人
一、桃树奶奶

我们村子最南边,住了一对老夫妇。他们院里原来有一片桃林,足足有两三座房子那么大的地方。桃子结果时,那桃子紧紧簇拥着,像叽叽喳喳无处不在的麻雀,蔚甤壮观。两位老人面含笑意,仿佛拥有的是令人长生不老的蟠桃园。

可那桃林真就变成了房子,是打工回来子女的宅子。白砖碧瓦,高墙玉石。如今只老人院里留了寥寥几棵桃树,桃子也还是不少,也见母亲手里捧了一捧回家。

是老人非要塞的。母亲皱了眉头,我是不愿意拿的,毕竟,他们两人也不舍得吃呢?

几树的桃,不吃厌就不错了,怎会不舍得吃?这是我心里的疑问。

母亲凑近,有种蛊惑的意味说,两位老人可是把这个当饭吃的。我心瞬间如过凉水一般,被一种悲哀浸透。

我常常在我家东边的菜地看到那位奶奶,她坐着给菜地修边。为了把带刺的枣枝插进泥土里,她头几乎要蹭到松软的泥土地。我从远处看,只见菜地边伏了一团黑影,像卧着的一条老狗,有着清澈的眸子,眼睛里的哀伤却令人不敢直视。

二、讨厌奶奶

一位还硬朗的老妇人在我家跟母亲借米借面,像钥匙串一样吊在母亲后面抱怨电费多算了一度菜又涨价等,母亲没有说话,装少量的米面让她带走。她苛责任何从她手里收钱的行为,说话永远是恨咄咄的,言语像滂沱大雨一样浇在母亲身上。没有知己的热烈回应,她也毫无尴尬地唱着独角戏,任密仄的牢骚充满了每寸稀薄的空气。我明显表现不悦,甩脸色,出言不逊。

母亲劝我,那是你奶奶。

我当然知道,全村的老婆婆都是我奶奶。哪个奶奶像她这样不讲理,日子过得苦的又不只她一个。我心里是有比较的,南边的桃树奶奶怎么就那么慈祥和蔼,每次见了我都哆嗦着要往我手里塞饼干。脸上稠密的皱纹都是柔和的曲线。不像她,庸俗不堪,声音尖锐响亮,眼里只有钱。

她每次来买酱油盐之类的,明明知道价钱,还不死心地再问一遍,我回答了以后,她总是强势地说,是三块吗?你不懂,问你妈!我不悦地大叫一声,妈!拖着长长的尾音。母亲过来,说多少多少钱。她听了以后,照例抱怨一句,这么贵!这才掏出一叠钱,翻来覆去地数,最后依依不舍地将亲亲宝贝递给我,且迟迟不松手,无比贪恋那里的温度。我通常猛地一抽,空中腾起了潇洒的弧度。

隔几个月回村,她却像变了个人,令人惊骇。肚子上挂了团肥肉,走一步晃三晃。左腿似死了的沉木,右脚迈一小步,提溜着左腿。见她把五官揪成笑容,我的惊慌无处可逃。

从没觉得生病如此可怖,原来苍老不只是岁月坎坷的缘故,更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病刮过。

三、耶稣奶奶

国庆七天,归乡。

西隔壁的奶奶见到我,很高兴,妮,你回来了!有空去我家,我有几个字儿要问你。

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每星期日都斜挎着布包迈着小步子匆匆地走去教堂“开礼拜”。她抄了一本子圣歌,有的字不认得,在门口遇到哪家闺女路过,就热情地招呼人家教她认字。她家门口生长了几块石头,她只要有空都在那里坐着 。夏季的夜晚,我吃过晚饭会坐石头上跟她聊天。离了屋内逸满灯火的闷热,去除了视觉干扰。半明半暗间,一老一少侃天侃地侃村子里的人,黑雾里漂浮着繁星,别有一番韵味。

她丈夫早逝,六个孩子如今都各自成家。大儿子早年丧妻,出门打工,一儿一女留给她照看。又过了近十年,村里都传她大儿子从四楼上跳了下来,血糊糊的场面,据说是为了一个女人。具体细节我不知,但大伯伯死了是没错。我通常过年才见一次的伯伯,以后再不能见了。

孙女孝顺文静,前几年回来总为她买袄买手机。最近却不常见,原是嫁人生子了,定居县城。孙子在远方打工,受着既残忍也精彩的世界。隔壁的房子成了空壳子,人一个个走了,只她在守着。她张罗着把大屋翻了翻,其他子女也出了力。这是要给孙子娶媳妇用。

迟早,房子是人家的。

我听人说,她信耶稣是为我早逝的爷爷,愿宽容无私的耶稣治好她丈夫的病。我爷的命没能保住,信耶稣这件事却保留了下来。

暮色苍茫,一人进灶房。她只需做自己的饭就行,不用问谁要吃什么,没有谁抱怨她的厨艺不行。一点期待都不必有了。

她近八十岁,走路铿锵有力,好像离了谁都可以。我却害怕她太过坚硬,像锅巴,嘎嘣脆,易折。

四、东邻娘娘

再忆起东隔壁的伯伯,就要放出我的小时候,一切都被抹了夕阳颜色。他在自家的灶房,秃了顶,只留两耳处的发,炉里的火烧的正旺,他的脑门也被映照得红彤彤的。

他很和气很慈祥,不像我娘娘,总编了瞎话唬我。她脸色生动,神秘兮兮,妮,你二姨来了,带了一大兜好吃的,你弟和妹吃得正欢呢!我急哄哄回到家,只有灶房里擀面的母亲,哪有好吃的?哪有二姨?长大通事理了才明白,我扰人家事了。

别人都道她重男轻女。

闺女在家里做饭洗衣服,儿子出去玩逛。不舍得给闺女花钱买参考资料却愿意给儿子买玩的用的。他们不过差两岁!

女儿上了中学父母总更会和善些,我们村好多家重男轻女的都这样。每到我星期路过她家,她总拦了问我,我们家静儿啥时候回来啊!有时候到我家,妮,你帮我们静儿捎几件衣服。

好景不长,打工期间,伯伯跟人去抬什么物件,遭了电击。我从别人口里听来,多年后只见一张黑白照片放置在桌上。

其他人还像平常一样过日子,波澜不惊。我只一丝怅然一丝感叹一丝怀念。

除了娘娘。她家的两根顶梁柱塌了一根,那另一根就辛苦很多。她咒骂伯伯,我原觉得逝者已逝,况且他没做什么错事。后来才懂,他的离去就是最残忍的错事。

家里的活儿压在娘娘一个人身上,包括上头的一双年迈公婆。女人的韧性总比男人要强,她照样把地里的活儿侍弄得像画一样,庄稼没有一丝杂草,喝足了水精神饱满。粮食产量是我家的两倍。猪圈还尽心养着两头肥猪,她不敢出远门,怕饿瘦了家里的猪。

可子女都是要飞的。嫁人的嫁人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她的房渐渐只有她一个,清晰听得到自己的呼吸。

她问我静儿的次数频繁,常常自己咕哝,说你回来了我家静儿怎么没回来呢?她见了我,多次邀我,吃过饭来我家里,咱俩聊聊。只是我久不归家,有时间都去看望七大姑八大姨了。

我也感觉到她四处扩散张扬的寂寞。人都是敏锐的,你越寂寞人就越躲着。即便在外人家陪你笑了闹了,回家面对的还是空旷。

余生漫漫。

五、消逝的白莲

我幼时曾在姥姥家认识了一个小女孩,与二妹同岁,姥姥家隔壁是她的姥姥家。她留着空气刘海,不张扬不呆板,洁秀灵动,成绩优异,就像上帝静植在众人心底的一株白莲。

我经常在门外大树下看见她讲话唱歌,声音娇稚悦耳,银铃一般,温柔了很多人的疲惫的脸庞。偶尔想,这样的姑娘在班里一定很受欢迎,说不定也吸引了许多男孩子,不像我,性格沉闷,在人群里是黯淡怪异的存在。

我升中学之后,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挤满了,只零星见过她几次,都是来去匆匆。

又过了几年,母亲跟我说要“回娘家”。我问,去看姥姥?她摇摇头,说,去看看我发小秀芬,你姥姥家隔壁那家的闺女。我扒了口饭,问,她怎么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秀芬闺女同她置气,灌农药死了,白养活那么大了。母亲直盯着我,眼神意味深长。

我想了好一会儿,才从记忆河流中滤出一朵白莲。

是她?怎么会?她挺活泼外向的啊!我惊道。

显然母亲站在她发小的立场。

怎么不是她?你说,她跟她妈置什么气,她妈是仇人吗?母亲逼问我。

她在敲山震虎。虽然气势很足,我仍看得出她内心惶惶,是怕我有一天也想不开走了这条路。

我凝视着苍白几近透明的天空,想看出什么来。

最终对母亲表明我的态度,道,真不值得。为多大的事也不值得啊!

是啊,所有人都在叹息不值得。

可是她已经听不见了。

也有人说,她在学校里受了委屈,或者学习上有了什么难处。总之,人生并不是绸缎,能光滑顺溜地到终点。

我想起那些幼时的同伴渐渐疏离,一个个沉稳安静了起来,成了眸子里都藏匿着故事的大姑娘。

也许她也是其中一个吧。

来自天际尽头的风一阵阵刮过这个平静的小村庄,携带着众人的悲欢离合,留下面目平静的我们压抑着内心的波涛汹涌,继续人生。

当第二日的朝阳如约而至,挥舞着光芒闪烁在世间的每个角落。你看这小村庄的众人,依然喂马、劈柴、热情地问候归人。

面朝大海,温暖花开。

还在微笑

相关文章

  • 乡生百态

    一、桃树奶奶 我们村子最南边,住了一对老夫妇。他们院里原来有一片桃林,足足有两三座房子那么大的地方。桃子结果时,那...

  • 正月二十三日题园中石

    百态玲珑石经年伴此乡支亭身作铁卧水孔生凉步稳溪中柱花开陌上香娲皇曾弃置散福亦悠长

  • 不思不念 不嗔不恋 芸芸众生 一如往生 历历万乡 你我皆幻 红尘俗事 虚实为度 百态横生 聚散浮生 因果循环 有无...

  • 百态狗生

    夏季,气温升高,小区空地的人涌现出来。家中的猫猫狗狗也结伴出现在了小区的草坪,空地,你嗅嗅我,我闻闻你。整个小区一...

  • 茶生百态

    泡茶时忽然看到水中的茶,恍然觉得,人生亦茶道。 你瞧,有几片茶叶早早沉到杯底,一蹶不振;又有几片茶叶在水面不断的探...

  • 蔬生百态

    人吃五谷,常生百态。 心有萌图,借喻蔬菜。 五颜六色的蔬菜瓜果,随便怎么看,都是很漂亮的画面,看看小画,轻松一乐!??

  • 猫生百态

    都说人生百态,其实猫生也有百态。 这是我从爷爷的那群猫里悟出来的。 你看它们一样的体态柔软,可每一只猫,都有自己的...

  • 狗生百态

    狗生百态 春日正午阳光 从街上走过 ,路经某人家临街的大门前 ,几位上了岁数的人 ...

  • 猫生百态

    我家王小咪,我是越来越服他了。。最近午后一睡就是一下午,这是我趁他睡觉的时候偷拍的。。捂脸绝对不是因为害羞,而是我...

  • 狗生百态~

    自家土狗,纯散养,嘻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生百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v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