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亲近的伤害

作者: 惜兮予兮 | 来源:发表于2022-03-17 00:09 被阅读0次

    “你再弹一下试试,我不给你砸了。”不用判断都知道是楼下的声音,这个闷声闷气的调调,正是楼下的男主人,弹琴的是他小学四年级的儿子。

    大约停顿了一分钟,琴声又起。

    “停下!”一声呵斥,琴声立止。

    “你不听是吗?啊啊啊,气死我了!”被挑战了父威的男子气的嗷嗷叫……

    我是真真被楼下这男子逗笑了。该是被气成吗样子,才能发出如此嚎叫。

    “你作业什么时候才能写完?”男子的怒气依旧不减。

    孩子的声音轻而含混,提到了老师二字,其余不清楚。

    “我上班能不完成任务吗?能吗?能吗?”三十公分厚的混凝土无法阻拦男子的嘶吼声穿墙而过。这语气,这声调,倒不像一个父亲和孩之间的对话,而是像极了革命者对反动派的怒斥。

    钢琴声彻底中断了。一个毫无防备的女声刺破长空,尖利而熟悉,哈哈,孩子的妈妈也参与进来了,形成了二对一男女混战一孩童的局面。一家三口,全员参与,真该给他们颁发个“最佳默契奖”。

    说到楼下这家人,还真的是很有意思。吵架是他们家的专属沟通方式。从人数来分的吵架模式也是多样化的。经过十三年的观察,统共四种组合:男对女,男对孩子,女对孩子,男女合体混战孩子。

    再说说吵架的时间,不分工作日,休息日,也不分早晚,任性的可以,想晚上吵便晚上吵。

    但是,他们家吵到最后都是那个最尖利的女声占了先机。男子以一声老牛般的哀嚎妥了协,孩子会一声声求饶的呼喊“妈妈……”,然后退避三舍。

    或是男子太过压抑。劫后一般都会戴上耳机,在歌声里诉说悲苦。自以为可以余音绕梁,但实际是用“声嘶力竭”,还是“鬼哭狼嚎”来形容更合适,我也说不清。我选择同情他。

    其实,我更同情那孩子。很难想象,这孩子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他爸爸,也娶个母老虎回家,用从他爸爸妈妈这里习得的技能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似乎可以预见这孩子的未来了。

    生活中越是来自于亲近的伤害,越不被看见。父母爱孩子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伤害也是不自知和不易觉察的。总以为,不打不骂,就是不爱。“给个好心,别给好脸”,这是我的很多长辈曾经说过的话,也正是他们的教育观,在不自觉中,我们或许都使用过。邻居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及一家人相处的模式,绝不是个例和偶然,不自觉的伤害也在默默的蔓延。

    心理学证明,婚姻中出现的问题,都是童年的创伤所致。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所以,我们正在代代相传的伤害下一代。

    我想,如果有一天,儿子需要找个相伴一生的姑娘,我一定会建议他,找一个长在温馨和睦家庭里的姑娘。

    遗传很可怕,不是基因,是家庭模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亲近的伤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wm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