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

作者: 一任梅花作雪飞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6:49 被阅读230次

为了“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一九六O年代后期到一九七O年代初期,各农村生产大队每年都要搞一次忆苦思甜活动。

活动以社员大会形式举行,先是找几位苦大仇深的老贫农痛说悲惨家史,再是由大队党支部书记或公社包队干部讲话,新旧对比,借老贫农现身说法提供的活生生的例子,对万恶的旧社会作进一步的声讨、控诉;再由解放后生活的变化,总结出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后,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幸福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或者是“吃着甘蔗上楼,步步高节节甜”;最后概括拔高到制度层面,充分说明新社会的优越性和旧社会的残酷无情,慷慨激昂地喊几句震撼天地人心的口号,然后同吃忆苦饭,忆苦思甜大会结束。

忆苦思甜会议由生产大队组织,在刚刚开春、粮食蔬菜青黄不接的时节召开。吃忆苦饭的环节,由各生产小队负责安排,分头做、分头吃。所谓忆苦饭,就是“吃糠咽菜",记住旧社会“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的穷苦非人生活。一般是用蒸笼蒸些地瓜秧子地瓜叶,不加油盐,社员们装模作样吃两口就算完事。

我读初一时的春天,大队又召开忆苦思甜大会,也让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忆苦饭随家长到各小队吃。那天我们六队用豆面蒸的小苔菜,味道特别好,加上已到午饭的时间,都饿了,忆苦饭一抬出来就被抢食一空。没捞着吃的人,还一肚子不满,抱怨做的太少。

会前和吃忆苦饭时,都会播放悲切又满带深情的歌曲,“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小时候一听到这首歌,我心里总是慽慽惶惶的,心头总是袭过阵阵冷意,唰地起一身鸡皮疙瘩,瞬间生出一股恐惧感来。现在知道了,这是让这首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感染的。

赵玉俭作为我们大队的资深老贫农,年年登台诉说他的苦大仇深,以及翻身作主人的扬眉吐气。说来说去就那几个事,特别是说到新社会给他带来的幸福,他老是用一件事来印证,全体社员都背过了。所以,他一登台,下面就有人脱口而出:“老少爷们啊,俺那两个儿子都是割出来的!”

什么意思?

赵玉俭个头高高的,但长相一般,加上家里穷——包括解放后也穷,将就着说了个残疾媳妇。他媳妇的残疾,主要是个头奇矮,上下身不成比例,行动不方便,生孩子不能顺产,只好剖腹产,两个儿子都是抱出来的。

剖腹产就得割肚皮,所以赵玉俭说是“割出来的”。他认为,这事儿只有新中国能做到,要放在旧社会是做不到的。在旧社会,象他媳妇这种情况,就生不下孩子来,他也就没有儿子了。因此,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他是满怀感恩之情说的掏心窝子的话。但年年都说,就有点絮叨,不但没了新鲜感,而且还变成了笑料,广大社员就拿它“抖包袱”。


说到笑料,我听上一辈的人讲过一件事。土改时斗地主,也跟忆苦思甜大会似的,请贫下中农上台揭发。村里有户家道中落的人家,去了个女人指着地主的鼻子,义愤填膺地说:“俺家里三顷六十亩地的时候,你赖了俺两个金元宝去!”她讲到这里,下边哄堂大笑。据说,挨斗的地主家,当年还比不上她家富有。

我印象中,大集体时,她家生活水平尚属中上,但家庭不和睦。女人变成老太婆了,在自己的房间门框上上吊死了。她儿子一直干会计,后来身体瘫痪了,前几年在病苦折磨中去世。他们家的日子,终是没能过出“芝麻开花,节节高"和“吃着甘蔗上楼,步步高节节甜”的境界。

我对芝麻甘蔗之类歇后语描绘的情形,总是极尽想象和无比向往。

那时,为保公粮保口粮,生产队里几乎不种植油料作物,我小时候也就从没见过芝麻长什么样,它开的花会是如何的一节比一节高呢?只能想象。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统一调拨,物流阻滞,甘蔗在北方就成了稀罕物,过年正月里才有卖的;村里都是平房,包括旁边的城区也没有高楼,吃着甘蔗上楼是种怎样的体验呢?我琢磨不出来。就盼着等哪一天有条件了,要买根长长的甘蔗,一边吃一边上楼,亲自体味一下那种感觉。

现在,条件早已具备,家里住楼,办公室也在大楼上,甘蔗一年四季都有卖的。在吃的问题上,却讲究忌高油高脂高糖,反倒轻易不去吃甜甜的甘蔗了。我虽没有真去践行小时候嚼着根甘蔗爬高楼的愿望,但确实感受到了以它为题材的歇后语的含义,并且很真切。

相关文章

  • 一本感人的绘本

    除夕前夜,忆苦思甜… 晚上,读到一个特别的故事,战争的主题,忆苦思甜,看似沉重,却很有意义。 爸爸在远方打仗,妈妈...

  • 孙保兴《北京145中记事【109】忆苦思甜》

    【109】忆苦思甜 一九六八年九月底,新生入学教育已经顺利度过批斗黑帮阶段并进入忆苦思甜教育阶段。 自九大窑偷鱼事...

  • 听马会长作报告

    刚上初中那年,学校请贫下中农作忆苦思甜报告。那是我听到的唯一一次忆苦思甜报告,之前也有但我没赶上,之后就没有那样的...

  • 忆苦思甜

    每年放寒假后,我都回老家过年。过了腊月23妈就开始忙碌起来。蒸包子,蒸碎馍,蒸大馍,蒸追巴鱼馍。这几天特别忙张,尤...

  • 忆苦思甜

    Remember me I hold you in my heart "Remember me , I hold ...

  • 忆苦思甜

    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农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公交居然是。看到人就停。的公交。从小到大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我,第一次,发现这...

  • 忆苦思甜

    昨晚,在临睡前,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忆苦思甜。 前几天的时候,和朋友们聚了一下。其中,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宗彩也难...

  • 忆苦思甜

    今非昔比,时过境迁。 今天早上,一个人炒了俩鸡蛋,卷了仨煎饼。虽是一小蝶炒鸡蛋,不算多。可卷进三个煎饼还是“透肥”...

  • 忆苦思甜

    孩子问我:爸爸,忆苦思甜怎么写。原来是老师布置的作文。 我看着共产主义接班人不禁感慨。 这一代孩子就没...

  • 忆苦思甜

    这两天,大家反复的都在重复着两种情感表达:伤离愁,期待再聚!都在伤感,更在期盼! 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们这四天三夜经历...

网友评论

  • e4701feb46fd:喝着棒槌粘粥,吃着豆面蒸的地瓜叶子,那时候觉着杠好吃来
  • 坚果_4f01:安阳来...忆苦还吃这么好的饭,记得东小关大队忆苦吃得是蒸槐花...
    一任梅花作雪飞:@坚果_4f01 ,那更可口。
  • 白桦林666:小苔菜豆腐很好吃😊
    一任梅花作雪飞:@白桦林666 唔。
  • f0e9722674df:文章确实写的不错,五、六十年代的人感受最深。
    一任梅花作雪飞:@扬帆_4ea4 永远不会忘却。
  • 烟云留痕:我们学校在教室里吃忆苦饭。如果吃不下,就是阶级感情不够。
    一任梅花作雪飞:@烟云留痕 那个年代,还真不是装的。
  • 1aa2bc3651ea:确实是。那个年代就是。现在看像笑谈。孩子们见不知道了。哈哈。我们是四类份子。哭不出来。为此我好在家里练过。就是不会哭。
    一任梅花作雪飞:@随缘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骨子里反动!
  • 明月秋声:👍
    一任梅花作雪飞:@明月秋声 👏👏
  • 1e4d803d2ef6:我对开忆苦思甜会,吃忆苦饭也记忆犹新。那时候贫下中农当家做主,记得有一次请老贫农代表上台发言,对于他的苦大家早已不感兴趣,无非是吃不上穿不上,他娘的袄上一个扣,他爹袄上一个鼻,晚上扣起来当被子。对思甜充满向往,有人问他,那你说将来过上好日子咱们吃啥?他想了半天也说不具体,后来只听他大喊一声:“吃啥?吃好gao!(好东西)”……
    1e4d803d2ef6:@一任梅花作雪飞 😁😁😁反正想起那时的事情来有许多有意思的事,记忆满满。
    一任梅花作雪飞:@原上草_cd2c 寿光、青州的“gao“,可意会,也可言传,但很难界定其涵盖的范围。
    一任梅花作雪飞:@原上草_cd2c 这个情节精彩,可惜不是我的记忆!
  • 秋风宜人:嘿,还真是忆苦思甜,这东西只有我们这个年龄的能知道。读来很亲切。
    一任梅花作雪飞:@秋风伊人 经过了的,再由岁月沉淀后,都有别样滋味。
  • 乐道也:往事不堪回首。
    海杯子:🍵🍵
    一任梅花作雪飞:@乐道也 增加阅历的厚度。
  • 谋云九幻:👏👍🌹🌺✌
    一任梅花作雪飞:@谋云九幻 😛😛
  • 旺草老牛:以前忆苦思甜,说着,说着就走样了,都是说三年自然灾害如何苦?组织会场的领导,敲桌子,说走题了。中国是极左,三年自然灾害比旧社会苦。
    一任梅花作雪飞:@旺草老牛 哈哈,这不是段子,是确有其事。
  • 远方_dina:那三年困难时期,真的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河边的树皮都被扒光了……
    一任梅花作雪飞:@远方_dina ,我够不上,没有体会。但听老一辈人说起时,还是感到可怕。

本文标题:忆苦思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m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