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曾经引以为傲的手艺,后来却渐渐消失的唢呐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坚守着传承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尝不是现有社会的常态。
最开始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缘于豆瓣上的一篇影评,之后还没来得及看,便被朋友圈的方励下跪为《百鸟朝凤》求排片刷屏。
对于这个事件,网上有人支持,有人在说道德绑架。也许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我相信他也有他的无奈,他只是想有被大众看到的机会,而不是让这部电影像唢呐一样被人遗忘。
未增加排片之前,很多场次不是过早就是过晚,有些人想去看,却又对这种排片无奈,而很多看了的人都做出很好的评价。这部电影值得你去看一看。
唢呐,在我们那也称为“吹喇叭”,他们这些乐队不起眼,只是每逢喜事或是白事总要请他们来。
小时候,网络不发达,电视还是黑白色,那时每逢喜事或白事的晚上总有的热闹,左邻右舍的人总会问,你去听响去吗?(听响:去看吹响人表演。和电影中去看唢呐人表演一样)最开始会有很多人去看热闹,后来慢慢的长大了,这些乐队地位也不如从前了,现在虽然还会有,只是去听的人少了。
《百鸟朝凤》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却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时代变迁,很多手艺绝活都慢慢消失,不再被重视。
天鸣的父亲一直想当唢呐人,但没有师傅收,于是便一心想让天鸣当唢呐人圆了自己的心愿。故事便从天鸣拜师学吹唢呐开始,天鸣可以出师了,焦家班变成了游家班,这个时代也开始改变。
唢呐在焦三爷的年代讲的是传承,在游天鸣的年代讲的是坚守。
在游家班开始接活时,西洋乐队开始成了主流,唢呐人也开始不被尊重,基本的生活也成了问题。游家班最后一次接活,焦三爷坐在太师椅,为徳高望重的村长吹响了百鸟朝凤。当血顺着唢呐喷出时,我们看到了焦三爷憋着一口气,闷着一口血,仍旧想坚持吹完百鸟朝凤,但他身体不支了。他只能将这带血的唢呐交给天鸣让他继续吹完。
焦三爷是将唢呐吹到骨头缝里了,即便时代变了,他仍想让唢呐传承下去。焦三爷希望天鸣能用卖牛的钱置办批新的设备,希望他能将唢呐传承下去。现实的残酷,也许就是,你有心但无力了。
焦三爷:我死了,你给我吹个四台就行。
游天鸣哭着说:我给你吹百鸟朝凤。
最后游天鸣连四台也没有凑齐。
游家班散了,师兄弟都已另寻出路,唢呐人有的成了街边卖艺的。只剩天鸣一个人在坚守着。
在焦三爷坟前,徒弟天鸣含泪为师傅吹奏百鸟朝凤。吹着吹着仿佛他看到了,师傅做在太师椅上听着,然后慢慢的站起身来一个人走了。
影片至此结束。最后的镜头定格在焦三爷一个人向前走,慢慢的模糊了背影。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唢呐这门手艺也像焦三爷一样,慢慢的开始消失,唢呐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部电影看完,让人感到压抑,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有多少不被看到不被重视的手艺,也在渐渐的消失。追求发展的同时,能不能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不让它们成了故事里存在的东西。
一曲唢呐,两代匠人心。失了传承,一代文化将可以为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