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暑假,我的高考分数勉强达到分数线,做好了被三流学校录取的准备。一天,我到学校送报考志愿,庆幸自己总算考上了大学,却一眼看到考分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的同学,在七月的骄阳下挥舞着羽毛球拍。清华大学、所有一流大学,离我是那么遥远,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清华大学有半点关联,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像他一样考上像清华这样的好大学。
22岁毕业参加工作,偏好文科的我没想到要在工厂里做底层的技术工作,而且连底层的技术工作都做不好。当时我的日子大概用浑浑噩噩来形容也不为过吧,每一天、每一天我都像一个没有灵魂的驱壳,痛苦、麻木、抑郁,我看不到出路,也没想过改变。我从来没想过,除了这里,我还能去哪里;除了这样,我还能怎样。
33岁,我开始炒股,初衷不过就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如今在股海沉浮将近10年,我并没有赚到钱,或者说我赚到过钱,但是没有落袋。赔进去的除了金钱,还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我并不是多么愚笨,但是我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会真的能从股市赚钱。
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到今天,我一直没有放弃英语,但是我的英语是什么状况呢?说不能开口,写不能下笔,读不能读原版,到如今我痛苦地客观评价自己的英语水平,初二、初三的水平吧,虽然多年前考过了大学英语六级,有一个在那个年代熠熠生辉的证书。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真的流利地使用英语。
多年前,参加普通话测试培训,当时有一个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看起来25、6岁的样子,相貌身材姣好,名牌大学毕业,一毕业就在IBM公司工作,刚刚跳槽到另外一个著名的公司霍尼韦尔。询问她想考什么等级的普通话证书,人家淡定地说“一甲”。“一甲”是专业语言工作者的标准,虽然普通话标准,音质也不错,但是我没敢想自己能考到“一甲”的水平,我想“二甲”才是适合我的目标。结果,我真的考了一个“二甲”,虽然离“一甲”的分数并不遥远。
前两年,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拓展培训,有一个空中跨越的项目,我做了两次,第二次才成功。原本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能跨越过去,所以我作为团队的第一名爬上去做这个尝试,但是我失败了。我犹豫了,害怕了,我不敢。等别的女同伴做完这个项目,我再一次上去尝试,相对轻松地就完成了跨越。反思第一次的失败原因,是因为我没有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到。我没有眼见别人的成功,我不相信自己能复制别人的成功。等别人成功了,我能够复制了,时机也错过了。
这些年过去了,我为什么没能在哪怕一个方面取得成功?原来,我从来没相信过自己,没相信过自己能真的成功。
不自信自己能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三种:没见过、不敢想、不配得。
没见过,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身边的人没有在某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就算有,也没有见过人家努力过程中的目标分解和过程实践,自己没信心做到。年少时,只是知道自己应该考上个大学,至于考什么样的大学,没有明确目标。身边也有考上好学校的个例,但是我只是看到结果,不了解人家是怎么分解目标、逐个击破、分段努力、最终达成目标的。没见过,让我从来不相信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
不敢想,从来不敢想自己能成为最好的,能做到最好。也许因为习惯,也许是为了省力,往往,我就取一个中庸的、“适合”自己的目标,实现了就算志得圆满。至于那些更高一些的目标,我从来不敢想。最好、最优秀,那不是我的习惯,或者因为偷懒,不想费那么大的气力,我就是没能往高处想、不敢往高处想。
不配得,心灵深处的深度自卑,让我觉得所有的好东西都与我无缘。年少时,我不漂亮,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优秀异性的青睐,不敢对视心仪者炽热的眼神。工作后,我不优秀,不能成为领导信赖的主力,潜意识里我觉得我不可能成为单位的骨干,忽略了自己本来具有一定的实力。社交中,我不会察言观色,虽然有一颗赤诚之心,但是难以得到他人的回应的回报,其实,是没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
从来不相信自己能成功的我,怎么能成功呢?
前提是相信自己能成功,首先要自信起来。
失去自信多年的我,如何才能自信起来呢?
不外三个途径:回想成功经历、科学地刻意训练、及时地正向反馈。
回想成长过程中的成功经历,能让我获得自信。找到曾经骄傲和自豪的时刻,让我认识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美好的体验可以迁移,美妙的感受可以复制。自信,从曾经成功的经验中得来。
科学地刻意训练,能够让我获得自信。科学的方法,刻意的训练,把目标分解、步骤细化、统筹安排、步步落实、逐个击破。系统的训练是成功的保证,也是重拾自信的基础条件之一。
及时地正向反馈。每当取得点滴成功,及时地打赏自己。比如看完了一本原版英语书,可以奖励自己一个甜食;花费4个小时学会一项新的技能,奖励自己休息一刻钟;炒股小赚一笔,拿出15%来买件自己喜欢的衣服。
要相信自己能成功,相信自己至少能在一个方面成功,要有自信——成功,并没那么难。只要你敢去想、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去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