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晚上,在喜马拉雅上面录了一小段音频,因为不懂其中的规范,直接用了作者的名字,因为版权的问题,没有审核通过,对此,自己深感抱歉。
今天,再次拿起《目送》这本书,我轻轻翻开它的第一页,是给人温暖感觉的黄色装点的一面,里面写着“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
往后翻一页,应该是扉页吧!里面有书名《目送》,作者龙应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右上角还写着人生三书之三,白色的页面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
扉页上除了这些,还有我写的一些话,记录着我开始读它的日期。三次拿起这本书来读,前两次没有读完,这一次希望自己可以读完,可以更深刻的去理解文章的内容。
2
我往后翻过目录,翻到代序这里,代序的名字是《你来看此花时》,读了几遍,不知是心不静还是阅历不够,不是很理解,这里的花是指这本书,书里的内容吗?
因为里面写到:很难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
我相信每个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也相信,其中也会有一些相似的部分。
特别喜欢里面的这句话: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我们总说社会太浮躁,其实浮躁的是你自己,能够静心做事情的人很多,但你总是走马观花的那一个。一个人独处,才能够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也更能观察和欣赏到周围的风景。
3
第一篇文章《目送》,里面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作者和儿子的事情。
作者写华安上小学第一天,送孩子去学校,看见许多带着怯怯眼神的孩子,来到新的环境。上课铃声响后,作者看着孩子奔向门口,最终消失在门里。
孩子长大,十六岁时,要去美国做交换生,作者送孩子到机场。临别时,照例拥抱,孩子可能是年龄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妈妈的拥抱,作者说在勉强忍受。之后,作者看着孩子的背影消失在海关窗口处。
孩子二十一岁,上大学,虽然作者和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一个上学,一个教学,但是仍然没有办法避免孩子和母亲心理上的距离变化。里面提到孩子坐公车的情形,公车开来,挡住孩子的身影。车子开走,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这一部分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作者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目送孩子慢慢脱离父母,开始独立行走在人世间。
4
第二部分是作者和父亲的事情。
作者读完博士学位,回到台湾教书,父亲开着廉价小货车长途送她,但是没有把她送到学校门口,因为怕丢了孩子的面子。最后,父亲的车子在转弯处看不见了,作者还站在那里,旁边有一口皮箱。
看着父亲的车子消失,父亲的背影消失,此时父亲的话还回荡在耳边,作者内心是有些心酸难过与不舍的吧!
再接着,是十几年后的时光,父亲坐上轮椅,作者每周都会去看望。临别时,看着父亲轮椅的背影,消失在玻璃门后。
我想,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一次次的远离。
最后,是在火葬场的炉门前,看着父亲的棺材进入焚烧炉,作者深深、深深的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写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当时内心是波涛汹涌还是风平浪静呢?大概都有吧!就连我这个不太懂离别是什么滋味的人都感受到不舍。
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讲述了母子和父女,一次次的目送,一次次的远离,里面透漏出作者对孩子,对父亲浓浓的爱。
之前理解的目送,是我们作为子女,目送着爸爸妈妈不断衰老,不断远离,直至死亡,而我们却无能为力,只有此时此刻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现在理解的目送,范围更广。目送也可以是,为人妻为人父,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一点点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目送孩子的背影。
那应该也可以是,哥哥姐姐目送着弟弟妹妹,一点点成长,一点点去独立承担事情?
不论是哪方面,里面都有一种远离,这种远离是无法避免,不可改变,也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我们能够做的是做好当下,珍惜当下。
那你,又是处在哪个阶段?在目送谁的背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