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昨天下午到县商务中心听家庭教育讲座,我的思想又一次被洗礼被教育。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01.说教是最没有用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最擅长做的一件事就是说教。比如孩子成绩不理想,我们会语重心长地和他谈上大半天。
可是事实也并不是我们期望的那样美好,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
试想,如果每天领导看到我们总是一句:好好干啊!我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很显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反感,甚至抵触,我们并不会因为这句话而且努力,相反,我们甚至会出现逆反。
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
我今天学到一个新的词汇,叫“本能脑”。本能脑是最原始的反应,比如对抗,逃避和不作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正念,用正向语言去给孩子下定义,否则孩子很容易开启本能脑,一旦开启就会出现我们现在面临的困窘,孩子不听话,不努力………
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一辈子不能讲。
说教是最无力的,与其不会说,说不对,还不如不说。所以张教授说父母话越少,孩子越优秀。
02.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处在焦虑状态,我们的担心大部分来自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360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放眼望去,这个世界上的职业又岂止360行呢?与成绩相比,最有用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我们必须学着去接纳孩子所有的不完美。很多时候我们口中,眼中,心中的孩子都是问题,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都比自己孩子强,这是严重的思想偏见和错误,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攀比和虚荣。
最怕的就是给孩子贴标签,我们认为孩子怎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比如我们说孩子没有自信,那么孩子就真的不会有自信了。
我们的右脑负责下命令,而我们的左脑负责执行。我们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我们不能用正向的语言给孩子的右脑一个美好的画面,右脑看不到希望和美好自然就不会去下指令,而左脑也不会产生执行力,这就是我们说了很多遍,但是孩子就是纹丝不动的原因,他看不到美好画面,自然就不会付诸行动。
所以我们要接纳甚至悦纳孩子的一切,不以成绩定义孩子,让孩子以本来的样子生长。
唯有欣赏方能塑造行为!
03.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都是经验的复制与粘贴,所以,当面对孩子的一系列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亡羊补牢,希望为时不晚。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问题家长,所以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我们必须给孩子足够多的安全感,这样孩子才能有自信,而不会出现攻击,多疑,对抗……有足够多安全感的孩子他们会更加自信,感受到更多的尊重,从而在右脑形成美好画面,然后右脑给左脑下达命令,最后由左脑去执行。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我们心中的存有美好与善念,甚至善待。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弥补与修正,就需要彻彻底底改变自己。教育不是改变,而是影响和帮助。
这次的讲座对我来说是学习更是教育,我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偏执和错误。
在改变的路上,我需要对自己精装修。
希望为时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