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奏曲
艺术没有发展,只有变化。
--毕加索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说个小段子。有个学Marketing的妹子,有一次作业不知道怎么做。作业是一个原本研究哲学的老师给留下的,该老师先是布置了一个论题,让同班分为几组讨论,讨论结果由各组派一代表上台演说,然后用一台小DV把整个演说过程在课堂上现场录制。同一话题,若干演说,录成一条视频,素材大概两个半小时左右。然后老师把这一完整视频素材丢给各组娃娃们,题目是:剪辑若干视频,要体现信息的三种应用模式。于是,妹子懵了。
妹子:xx哥,这个怎么做啊,不太懂唉。(睁着大眼睛看着我)
笔者:(呦!这么萌的心机妹砸)来,哥跟你说。喜欢电影明星吗?
妹子:喜欢喜欢!(眼睛更大了)
笔者:哥以前拍过明星的哦。有一次啊,哥去拍一个电影的发片会,导演主演都到场了,好多明星啊。但是呢,哥是带着任务去的,没工夫去给明星要签名,只能守着个破机器在下面一站,录吧!录完了整场发片会,视频素材大概也是两个多小时吧。哥的任务呢,就是用这两个小时的素材剪出几十条短视频......
妹子:哇!怎么这么多!(难以置信的样子)
笔者:没办法啦,干活嘛。那么要怎么剪呢?大概有三种方法,首先呢,就是剪个正标题出来,比如《XXX发片会在XX举办》,这个呢,就是你们老师所谓的Info. Extraction(信息萃取)了,这个有点像我们小时候语文课的“提取中心思想”......
妹子:喔!这个我懂!
笔者:是滴,只要能说清楚,都是好懂滴。第二种方法呢,就是标题党了。比如某某明星在现场多看了导演几眼,这个时候就要把它拿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事件,再给个爆炸标题《XXX和导演眉来眼去》。这种伎俩可以多次使用,比如现场某个人说了某句话,或者某女星裙子太短,行动不便,都可以单独出来,成为一个新的事件点,加上编辑者的主观猜测,八卦,就是这么产生了。这个放在你们老师的案例里呢,就是Info. Distribution (信息发散)了。这里面每个信息点,跟核心事件本体,可以是相关、弱相关、甚至无关。
妹子:嗯!这个也明白了。
笔者:最后一种呢,就是Info. Restructuring (信息重组)。这个主要集中在跟主题不相关的信息点,再融合更多的非相关信息,形成新的事实。比如,还是某女星裙子短,我可以根据事件主题之外的信息,搞一个2xxx年暴露短裙Top10。
妹子:全明白了!
笔者:呐,我帮了你大忙了,你要怎么感谢我啊?
妹子:我请你吃饭吧。
笔者:我忽悠你这么半天就为了一顿饭?!太小看我了吧!这样吧,静静,以后不要叫我哥了.
妹子:那叫你什么啊?(说着脸红了)
笔者:叫爸爸!
(以上内容部分虚构,如有雷同,同就同吧)
二、综合立体主义
从分析立体主义到综合立体主义,感觉上好像是有新思维,有前进的趋势,其实把全景图Zoom out一下,我们就会得到跟毕加索同样的感触,只有变化。
就着景物本体分析多点透视,画出来了,还不够有趣,怎么能更有趣呢?首先,彩之。
《墙上的小提琴》 1913主观的颜色加进来,能够达成两个效果。一是色彩的丰富,使画面更奇妙;二是色块的差异帮助解码(decoding)透视面。在色彩相对简单和还原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见前文),画一把吉他,都是同色,同色之间的色彩溢出效果会模糊透视面的边界,让人不太容易辨认。有了色块的加入,透视面变得更加明确了。
既然颜色都可以随心了,材质有何不可?所以第二步,拼贴。
《小提琴拼贴》 1914光拼贴还不过瘾,干脆连主体的符号都给他变形!不光是平面作品,三维作品也要变形。
《小提琴折纸》 1915连音孔都可以用矩形替代,琴弦可以用网格来代替,这才叫变化!
......且慢,怎么看着一点不像小提琴了?像王八、像短腿的婴儿、像Fn战斗机?有问题了。
三、Decoding
前文我们谈到Encoding(编码)的过程,现在我们来加入读取端,Decoding(解码),看看完整的流程。
三维世界 ----☛ 降维编码 (Encoding)---- ☛ 二维画面 ---- ☛ 升维解码(Decoding)---- ☛ 感知经验
先假借一个其他方面的案例:从网上下片儿,不管是高清还是标清,不管是mpeg4还是AVI编码格式,再强大的编码系统,都需要一个好的播放器以及解码系统来播放出流畅的视频,如果下了某种格式,大多数播放器弹出窗口说,无法识别该文件,或者干脆是乱码或者全屏马赛克,你会换个其他格式的文件下载,甚者再义愤填膺地留言吐槽两句。那么,这个编码系统再怎么高清,再怎么节省储存空间,都是没用的,看不了。
画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降维编码再怎么费劲心思,再怎么结构巧妙,解码端读取困难甚至读不出来,都会影响信息传递。跟视频编解码稍有不同的是,视频编解码可能由系统设计者同时编写编码和解码程序,即使不是同一人,编解码所依赖的基本语言是共通的。而作画,解码在各位看官,对于对于解码端的随机性,编码的人没招儿;反过来,编码端的随机性,解码的也没招儿。
作为欣赏绘画作品的升维解码过程,其特点在于和感知经验互为因果。
我们的感知经验,在瞬时状态是二维的,也就是单点透视;要使得多维的感知得以获取和积累,我们需要时间这个度量的积累:看一个小提琴,我们正面看完了,确实是可以继续看侧面、斜侧面、背面、里面,甚至把琴颈劈开看那没有上过漆的切面,但这些不可能瞬间完成,需要时间。而且每个瞬时状态,注定只看到一个面,这就是我们所执的眼根,没有时间,空间无法确立,苦。分析立体主义降维的编码过程,将原本需要的时间这一量缩减到单点,而包含的信息量,却是不符合我们视觉感知经验的,这种落差,就造成了解码的困难。有人会说,那多看几眼就好了嘛,盯着看几个小时,把细节的信息暂存到意根,最后不也能分析出全息图像吗?
而毕加索想的可能是:我到底要传递信息还是能量?如果解码的失真导致能量的损耗,这个编码方式还有没有意义?
四、短暂的古典时期
这个因爱而探求的人,从不拘于一格。1917年开始,毕加索开始往反方向探路。
《剖腹马》 1917 《花瓶和花》 1917 《浴》 1918 《睡着的农民》 1919 《风景-小清新》 1920 《鱼》 1922 《海滩三女》 1924这一时期的毕加索,虽然也会画一些属于立体主义的作品,但其实验的次数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少,其画作思路,也不再死扣分析立体主义的极端解码模式,而是慢慢回归到二维本质。线条上也逐渐摆脱几何线条关系的桎梏,更多的夸张的、随意的曲线开始介入。塞尚的影响,逐渐消退。这都是在为一个新的时代做铺垫。
《吉他》 1922五、超现实?
笔者是个俗人,总觉得在数量三维压缩版的二维平面说“超现实”是极其虚妄的事。要真的超越现实,等人们都能够顺利地跳出数量的时空思维,去重新审视奔跑的阿基里斯,那才叫超越。在此之前,毕加索说了,那叫变化,而已。
《斗牛1号》 1934这是斗牛系列最初的一张,也是最正经的一张。瞬间定格,如果是张纪实摄影,照片的张力已经一览无遗。对于毕加索来说,这只是静态的摹本,变化从心里反应开始,下面,我们来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推演。
反应No.1:“牛和马斗成一团,竟难分彼此”。(一个全景的大致感官印象)
反应No.2: “那马受这一击,痛苦扭曲,身体竟似要断了”。(从全景到局部的感官印象,并加入适当的经验推演)
反应No.3:“那牛不知有多大力道,一击瞬间,空间都支离破碎”。(参杂经验的理性思维引发联想,开始跳出直接的感官印象)
上面三段文字描述(引号部分)常见于小说中,比附把对象换成两大高手啦、两位白袍小将啦。如果从小说里上读到,我们有的人可能会在脑中生成一下每一句的具体画面,也有的人可能就过了(毕竟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有的读者对于剧情推进的偏好大于文学趣味)。可是忽略了文学趣味,抽象也就难以映射。比如这里的一团,是一团什么呢?不同的作者,可能会留下不同笔法,产生不同的想象,如“斗成一团肉块”,“斗成一团毛线”,“斗成一团绽放的花”......在毕加索这里,他把这种原本潜藏的文学趣味,也就是到底“斗成一团什么”,通过画演绎出来。这其中每一次演绎,又有新的联想空间,以展示其绘画的“文学性”。所以,第一重难分彼此的一团,形体交错,线条结构被分割成异于视觉经验的区块。
《斗牛2号》 1934第二重难分彼此的一团,大量外部线条和颜色融入,干扰视觉分辨,原来的形体变化加剧。
《斗牛3号》 1934第三重难分彼此的一团,把可辨识的符号特征最小化,或者完全异化。(斗出好几朵绽放的花)。
《斗牛4号》 1934反应No.2: "那马受这一击,痛苦扭曲,身体竟似要断了”。同样,这也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我们再通过毕加索来过过脑。扭曲能扭曲成什么样子?比如,通过反向和反转。
《斗牛5号》 1934反应No.3:"那牛不知有多大力道,一击瞬间,空间都支离破碎” (这牛练过降龙十八掌)。
《斗牛6号》 1934上面,我们实验了一下用正叙的方式来解构,下面,我们倒叙。
《杂技演员3》 1930这大概是杂技演员这个系列里面最后一张。我们除了能大致辨认变形的肢体,没法直接从图像中阅读出“杂技”的属性。按照我们的想象(参杂经验),更像是舞者,只不过身姿已经柔入化境。其实,她/他真的是杂技演员变的。
《杂技演员2》 1930 《杂技演员1》 1930柔,一个看似比划清晰的方块字,其意境却可无限深远。所以,每次你惊叹那柔的人,总有思维奔向柔本身。
六、结语
略观画史,论变化思索,至今无人出毕氏之右。天纵之才,却依旧不懈努力和探求。
他的桃色新闻很多,从部分18禁的手稿来看,岂是一个“淫”字能概括...但这些却不见得有损他的人格魅力。或许就像那淫僧一休,任你装模做样假慈悲,小僧销魂入梦骂轮回。
毕加索于1973年去世,年终92岁。其一生经历一战、二战、女人若干,大历史看似贯穿命途,实则昙花一现。因为这世上总会有人,
前世梦里化蝶,今生歌舞云烟。
七、与画心平行的世界
1924年 -- 乔治▪格什温谱写《蓝色狂想曲》;列宁死了...
1925年 -- 卓别林出演《淘金者》成名; 菲茨杰拉德写《了不起的盖茨比》;希特勒写下《我的奋斗》...
1926年 -- 海明威写下他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莫奈去世;伊丽莎白二世出生...
1927年 -- 德国发生“黑色星期五”事件,开始经济大崩溃;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第一部交响曲...
1928年 -- 乔治▪格什温谱写《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迪斯尼制作第一部彩色米老鼠电影;苏联开始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 美国股灾爆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开始;海明威写下《永别了,武器》...
1930年 -- 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在德国大选中获得107个席位;法国开始修建马奇诺防线...
1931年 -- 爱迪生去世;身在瑞士的拉赫玛尼诺夫被苏联政府判处死刑,罪名是“颓废的作曲家”...
1932年 --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纳粹党在芬兰起义;苏联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 -- 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希特勒任命德国总理并组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