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天气,正值夏日,烈日炎炎似火烧。这持续的高温天,使人变得烦躁和懒散。或许是炎炎夏日比寒冷冬天还更难适应的原因,我对炎热夏日有着深刻的印象,儿时的夏日图景一时浮现在面前。
对于夏天的到来,儿时的我本能上是拒绝的。因为春光是无限好的,还是很愿意徜徉在美丽春光里。当感觉树木日渐变得茂密起来,池塘里的荷叶开始舒展时,往往还没有心理准备,炎热就悄然而至了。
步入夏天,烈日便肆无忌惮起来。室外热浪滚滚,室内更加燥热。那时农村没有空调,有吊扇算是很不错的了。我家里最早是在1990年前后买的吊扇,我那时也才五六岁的样子,买回来时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安装吊扇的场景,悬挂在客厅里。吊扇是“舒乐”牌吊扇,现在也不知有没有这个品牌了。这个吊扇现在仍然还挂在老屋里,只是有段时间不用了。
面对炎热夏天,总得要找个乘凉处。人们往往走出家门,到通风处,树荫下,池塘里。而去池塘里玩水算是避暑的最佳方式了。那时农村的小孩子们基本上七八岁就学会游泳了,一有时间,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就到村里的池塘玩水、游泳。
有些回忆会被风雨冲淡,有些岁月会被回忆揩糊,有些悲欢会被岁月抹去,有些图景却一直在那,不曾遗忘。
夏天的冰棒。夏日里最美味的零食莫属于冰棍了,我们那里叫作冰棒,冰棒有两种,冰棍和雪糕,冰棒嘛,五分钱或者一毛钱,雪糕一毛钱或两毛钱。记得卖冰棍的人经过村里大声的喊着,卖冰棒了,卖冰棒了。听到叫卖声,吸引了一群孩子过来,买到冰棒后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我依然记得我拿着五分钱买到冰棒后的那种开心和快乐!
烙脚的土路。到了夏天,天气突然变热,而且高温持续。烈日当空,不仅风是热的,大地变得灼热。烈日普照大地,农村是土路,土路变得滚热。而那时我家里穷,作为农村的娃,穿鞋倒也成了难题,家里也不舍得花钱给娃买双塑料拖鞋,只能破布鞋将就一下,夏天的更多时间是光着脚丫度过的。光着脚丫的我,走在这滚烫的路面上,脚被烫的真是受不了啊,这在我们那里叫路烙脚,把路面比作烙铁,人走在路面上感觉烫脚,就叫烙脚。
梦想的塑料拖鞋。那时,家里的拖鞋一般都是用家里的废布料做的,成本花费很少。而集市上有卖塑料拖鞋的,我记得是七块钱一双,黄色塑料的拖鞋居多。而在农村的夏天,早晨有露水,每天早晨,我还要早起到田野里拔草喂牛,而穿布拖鞋容易弄湿,不是很方便。另外,去池塘洗澡洗脚时,布拖鞋明显不如塑料拖鞋方便。因此,那时能有一双塑料拖鞋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可惜家里穷,我也只能穿布拖鞋,很羡慕那些穿塑料拖鞋的孩子。当时真梦想着有一双塑料拖鞋呀!
夏忙抢收季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夏季抢收变得越来越有仪式感,比如,乡镇政府动员,提供一些夏收信息,农户人家去集市买一些酒肉及避暑类食品,像过节一样丰盛。那时农村中小学放假两周,全力保障夏收。烈日炎炎下,农村里的每家每户老小齐上阵,用镰刀割麦子。我还记得收割小麦时,大汗淋漓,汗水汇集到眼睛里,眼前模糊起来,我努力的眺望远方,天空飘来一片云彩,很美,我多想飞出脚下的麦田,离开这方天地。
在这烈日灼心的夏天,很多过去的夏日图景依稀还那么熟悉、那么近,仿佛还是昨日。烈日灼心,或许就像陷入一种困境,才使人挣扎,才有所思,有所想,有行动,有努力,有跨越。正如经历炎炎夏日后便迎来收获的秋天一样,迈过烈日灼心这道坎,会海阔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