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式:以自己的方式和进度,任选角度、任选篇章、读《世说新语》,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小系列:我读《世说新语》。
————————————————
原文
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人物介绍
谢安:又名谢太傅,字安石,陈郡阳夏,现在的河南太康人,太常谢裒(póu)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东晋政治家、名士。
阮光禄:名阮裕,字思旷,河南陈留,即现在的河南开封人,东晋哲学家,历任临海太守、东阳太守、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侍中。阮籍的族弟。
译文
谢安少年时代,请光禄大夫阮裕为自己讲解《白马论》,阮裕专门写了一篇论说文给他。当时谢安没能马上理解阮裕的话,就反复请教一直到全部都懂为止。阮裕就赞叹说:“这个问题,不但能够解释明白的人不好找,就是寻求透彻了解的人也很难找啊!”
感悟
这篇文章讲述了谢安年少时,请阮裕为自己讲解《白马论》的故事。
《白马论》是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的一个哲学论题,讲述的是一个逻辑思维的概念,意思是说:马是指马的形态,这样的形态称为马,白马是指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在逻辑学上其实是一个偷换概念的问题。把白马和马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于一个问题来进行论证,是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为一谈,因此这样的问题是无解的。阮裕见谢安如此的好学也深为感叹,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难解的题,学与讲都确实很难。
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阮裕的爱才,他为了回答谢安的问题,竟然专门写了一篇论文给他讲解,当时谢安年少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反复的询问,而阮裕也不厌其烦地讲解其中的道理,直到少年谢安能理解了为止。一个虚心好学,一个不厌其烦的教,我想,即使在今天,当老师遇到一个总爱提问题的学生时,心里也一定是高兴的,无形中促使自己要有更多的知识去给予学生。即所谓“教出一杯水,心存一桶水”,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会成就教学相长的一段佳话。而这种学生虚心好学的学,与老师诲人不倦的教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今人效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