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晚餐与健康的关系。其实,关于这个话题,也是老生常谈了,只不过,我们有时候不太愿意正视罢了。
因为工薪阶层的日常总是忙碌不堪,所以,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或者也没有心情好好准备早、中餐。而一家人能在一起好好吃饭,聊聊天的,恐怕也只有晚餐了。
故而,晚餐应该是一天中最丰盛的。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多吃了许多。
其实,晚餐吃太饱的话,会加重肠胃及肝胆的负担,让机体更早的走向老化。要是吃多了运动又少的话,肥胖那是自然而然的了。
要是不加节制的大快朵颐,尤其是肉类过量,还容易造成睡眠时脂肪沉积在血管壁,造成血压升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一日三餐,早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人说:“早餐应该吃得像皇帝,中午像大臣,晚餐则尽量简单,就像乞丐。”
关于如何吃,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你是你吃出来的》,讲的就是饮食和疾病的关系。

作者夏萌,原来是北京三甲医院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但医生同样会生病,而且,面对某些疾病,可能同样会束手无策。
夏萌就曾经面临这样的困境。她不幸患上了慢性肾炎。虽然,作为首都医院的医生,她的手头,拥有较普通百姓多得多的医疗资源。但在看遍了多家西医、中医后,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后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她参加了一家营养学的培训课程。按照老师的指点,对于饮食进行了严格的调控。想不到,三、四个月后,身体各项指标全部恢复了正常。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她可能也会同我们一样,觉得不可置信。
也因为这样的经历,让她对营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走上了专业的道路。在她的饮食治疗方案下,许多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善,甚至通过饮食得到治愈。
作为尚未患病的人群,通过饮食和运动,来防患于未然,给自己一个强壮的身体,让精神更饱满,精力更充沛,这完全是可行的。
书中有很多专业化或太细化的标准,我想我们也不可能记住太多,个人总结,有以下这些,操作起来简便可行:
1.膳食要均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七大营养素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为了健康着想,我们不能太偏食。日常饮食,应该注意荤素搭配,粗细粮比例恰当。
2.食物的种类尽量多样化。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成分不尽相同,多样化能达到营养的互补。再者,我们时常担忧有些食物含有激素或化肥、农药的残留。那么,尽量换多些的种类,也可避免隐性毒素的重复吸收。
3.尽量吃纯天然的或加工简单的食品。
食物越是减少人工制作的过程,就越趋于健康。比如,能够生吃的水果和蔬菜,营养成分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而添加了各种防腐剂、化学成分的东西,如反式脂肪酸等等,都是有悖于健康的。像奶茶、饼干这类东西,都是属于加工过度的垃圾食品,尽量少吃。
4.地中海式的饮食是最健康的,值得推广。
地中海饮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简单清淡,富有营养。
它包含主食,不但是我们日常的大米和面粉,还有玉米,薯类、土豆等根茎类。
蔬菜尽量吃新鲜的,如西红柿、黄瓜等可生吃。水果也要多品类,不要单一。
蛋白质有鱼类及禽畜类,鸡蛋和牛奶每天都要有。
至于油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定的配比。
除了这些,咱们的老祖宗还曾强调过:“不时,不食。”也就是说,当季的食物,是大自然给予的最好的馈赠。我们依据节令而进食的新鲜食材,于人体大有裨益。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了饮食之于健康的重要性。配合运动。“管住嘴,迈开腿”。自律的人生更出彩。

网友评论